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安全工程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特征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特征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32703 浏览:15461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为对象,揭示了园林空间的有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和空间的隐喻性。并着重从边界与内外、层次与序列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园林空间的本质特征。旨在探究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艺术,实现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园林空间;有机性;系统性;隐喻性;特征
中国传统园林是由山、水、石、木及建筑等物质元素构成,空间是由物而起,却是抽象的、虚无的。它消解了形式的羁绊,拓展了表达的界限,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真。正所谓“芥子是心,须弥是万卷,纳之于心,何所不可?”山水画家能在两度空间里用笔墨渲染皴擦“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里之峻”。造园者也能在三度空间中以土石营造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无限可能。“神与物游,思与境谐”表达了园林的实与虚、景与情的美好境界。“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空间一种视觉的艺术,中国传统园林它正是在既定的空间上进行经营、分割,进而深化空间、拓展空间,从而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精神空间。园林中山、水、建筑、花木的高低错落、进退变化,存在着一种有机和谐的内在体系,这与西方古典园林理性、严谨的数理秩序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观空间形象。这种异化也深层次的反应出中西方传统园林的空间布局结构上的差异性。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在结构上是自由的,它的系统被隐喻其中,所谓形散而神不散。通过要素间的自由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空间系统,而这个自由的结构却因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这一造园宗旨而体现出了强烈的整体性。所谓有法无式正是这种现象的最好注解。

1 空间的整体性和有机性—边界与内外

消解的视觉边界,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交融与渗透,有效的拓展了园林空间的有限尺度,模糊了空间的界限,强调了空间的整体性,创造了有机的、无限的自然空间。

1.1边界

空间的构成有许多因素,如地面的延伸与起伏,植物竖向上的高低变化,都会构成环境的空间感。园林空间界面围合作用在隔断外界视线,造成内向的空间的同时又成为观赏者观赏的景面。同时,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具体事物的形体、尺度、材料质感等多种构成方式,形成了丰富界面效果,达到虚与实、围与透的视觉效果。园林中山、水、花木与厅、轩、馆、堂等建筑空间构成了园林中的主要界面元素,也构成不同的形态和肌理。这些不同元素之间的穿插、组合,不仅丰富了园林的空间效果,同时也消解园林内部体系中明确的界限关系,模糊了空间的内外,极大的强调了园林空间的有机性和整体性,形成了心理感知的自然基础。

1.2空间的内外复合

空间的内与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园林中空间的内与外在不断转换之中,既内而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合的整体空间模式。园林空间的两种不同空间类型,即内向和外向空间。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建筑内部空间有相对明确的界限存在,站在建筑内部景观视点由内而外,外部的庭院空间就相对于建筑内部而存在,成为视觉的观赏点。游走于庭院中,作为园林组成的单元即成为了以园林为整体的外部空间的系统下和内部空间系统。然而,当我们借景视觉远点的自然山水,那么有限的园林就成为内部空间而存在了。空间渗透、视觉的转换、游走路线曲折通幽,使观赏者不断在视线与场景之间游动,园林空间的内与外也在山、水、花木与建筑之间重叠与变换。中国传统园林中这种内外复合空间的存在,加强了空间内外之间的联系性同时模糊了空间界限的存在,使它成为空间系统的有机表达。

2 空间的系统性—层次与序列

2.1空间层次

层次空间在园林环境中主要体现在景深的空间变化上,层次可以增加景观空间的景深,景深的层次变化又可增加园林视觉审美空间的丰富性。园林空间的层次和景深从视觉的角度来看,既涉及到园林静态观视的完整性,也包括园林动态切换变化的和谐性。受中国传统山水画追求画面空间层次和意境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将意蕴含蓄、景境深远作为园林审美的理想境界和营造园林的目标和原则。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也更强调动观的空间营造。
要造成园林空间丰富的层次和景深,空间布局的曲折变化至关重要。在古典园林中,这种曲折变化常伴随着行进方向而逐步展开。最有代表性的如苏州留园的入口处理,本来可南北贯通,却通过一系列狭窄的天井、廊院,转折七八次之多。中国古典园林中亭、廊、洞门和园墙是很特别的建筑,其视线是外向通透的,主线在分割空间层次的同时,也形成了两侧空间和景物的相互通透。如颐和园画中游西端透过敞轩的柱间挂落,远眺西山,柱楣挂落构成近景犹如景框,向外眺望西山风景更觉深远。水是分割景观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形成非常丰富的水景层次。江南园林虽空间有限,而水面分隔手法却丰富多变,以求得曲折幽深的空间变化。拙政园中部的小沧浪,是以小飞虹廊桥将水面分隔而形成的,越过空灵通透的廊桥北望,水流深远,空间极富于层次感。

2.2空间序列

园林空间组织不仅需要根据功能和自然条件划分空间同时需要从整体上协调处理好各个局部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形成主次分明、抑扬顿挫、变化统一的空间序列。
序列空间反映了空间排列的次第关系,两个以上毗邻的空间就存着序列关系,序列空间与时间要素密切相关,在特定时间内通过路径,穿越不同区域所体验到的,因此园林序列空间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整体性问题。园林序列空间的变化与空间的引导、排比、过渡、对比有很大关系,相邻空间的开敞闭合,或规整、或自然、或纵深、或旷朗,都反映了空间序列的存在。中国古典园林序列空间的典型过程可概括为:起始段——引导段——段——尾声段。但是就园林环境来讲,构成条件千变万化,有法而无式,很难进行机械的归纳,需根据园林规模、布局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园林空间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营造,每一局部空间的构成都与全园空间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边界空间是园区内空间的延伸,层次空间又构建起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外部空间的渗透性。由于园林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需求,动观又是其赏析的核心内容,因此无论是边界空间、内外空间还是层次空间,都存在着一个观赏视线运动和流动的过程,这又要通过序列空间的布局和营造而实现。因此可以说,边界空间、内外空间、层次空间构建起园林空间的丰富性,而序列空间营造则是使以上空间得到整体的统一与和谐,进而实现园林审美的完整过程。

3 空间的隐喻性

中国传统园林不仅受制于自然条件,同时也受到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隐逸文化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自两汉以来,饱受儒、道、佛诸家的浸染,使之在文化层面上表达出诸多抽象的语义与深刻的哲理,形成内涵丰富的隐喻性空间。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归隐之风盛行,园林这一充满自然气息的居住场所自然成为了士大夫阶层隐于自然的良好场所。士大夫阶层寄情于山水之间,赋予园林对人格、精神、情趣的追求和表达,从而在与山水的共鸣中发现和强化自身存在的意义。因此,这一点也深刻影响着园林建筑的空间建构。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空间随着观赏者心中的意境可大可小,可收可放,“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种被观赏者意化出来的空间,虽然是虚幻的,但其审美价值要远远超出空间表现出来的实体形象,它体现了观赏者内在的审美情趣,与观赏者的个人经历、内在修养直接密切相关。无论是儒家的“修身”还是道家的“养生”,都十分强调作为个体人的人格和品性方面的自我修炼和提升。中国文人从事的许多事情,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修炼自身,以达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升华,比如作诗、文章、书法、绘画等等。这其中,造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炼自身、抒发内在情感的手段。比德自然、寄情于山水,造园者都试图通过空间场景的构建将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和感受融入景物之中,而这些景物又反过来再次强化园主人传递出的情感,通过表达和再次展现,来强化和丰富人的内在情感世界,启迪人生。因此,虽然造园活动是营造景物的实体空间,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同样也是营造着个体的精神空间。同时,为了强化这种精神的传递,园林中的楹联、诗画、文章、匾额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所必备的造园要素之一,这些要素在营造园林隐喻性空间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园林的审美意趣,营造出了无限丰富的情感世界。
4 结语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有机性和系统性使园林空间有了整体性的表达,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强化了空间的趣味性和表达的可能性。同时园林空间通过隐喻实现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交流和转换,拓展和升华了园林空间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表达。伴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和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园林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以空间作为园林研究的对象,可以摆脱形式的羁绊去探究中国传统园林最本质的内容,从而建构起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契合点,实现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曹林娣.中国与世界园林扫描.华夏人文地理,2004(06):78-79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第一版北京.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2-13:5
[3]陈从周.梓翁说园.第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3-24
[4]肖艺.禅宗思想影响卜的古今日本建筑庭园空间.吴隽宇.中国园林,2003(09):18-20
[5]赵有声.中国园林空间创意的二层结构,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46-48
[6]周向频.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中国园林.1995,(03):89-9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