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安全工程 >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长2油藏储层特征

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长2油藏储层特征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21477 浏览:958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下寺湾油田雨岔区块属于低渗透区块,主要开采层位是延长组长22油层,目前已获得很好的开发效果。但是从开采过程中长2油层体现无自然产能、自然递减快、投产初期含水高、挖潜效果差及导压能力差等特征,为了有效解决长2油层递减速度快和加强合理有效注水开发,加深油藏储层特征的认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特征孔隙特征
下寺湾油田雨岔区块位于下寺湾油田西北部、志丹县与延安接壤处,东接下寺湾油田泉63-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65区块,南临南沟区块。构造简单,整体显示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发育鼻状低幅度隆起。近年来由于储层特征的研究的不够深入,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和稳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主要说明研究区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及成岩作用等的控制因素。

1、岩石成分特征

雨岔地区长2储层以河道砂坝沉积为主,一般埋藏深600~750米,雨岔地区长22储层的岩性以灰白色细粒长石、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粒、极细粒、细粒-中粒长石、细粒钙质长石、含泥砾中粒长石和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对该地区泉82井和资11井51块样品的砂岩岩石薄片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结果为:长2储层砂岩多为浅灰色~灰白色含钙质细粒长石砂岩,其砂岩矿物主要成份为石英34%~53%,长石 32%~61%,岩屑2%~18%,岩屑主要由岩浆岩岩屑组成。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硅质、钠长石及粘土矿物组成,砂岩多具斜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底部混杂(见图

1、图2电镜扫描图片)。

图1 资11井长22 绿泥石胶结物及粒间孔特征 图2 资11井长22 绿泥石胶结物及粒间孔特征
800.86-800.92m, ×500800.86-800.92m, ×1200

2、储层物性特征

2.1孔隙度特征

表1为雨岔区块2008年专门为该区储量计算所打的一口资料井-资11井的140块取心物性分析统计表,从表中可见,长22储层的孔隙度平均为1

3.6%,孔隙度中值为1

5.7%。

表1 雨岔地区长22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统计表

由孔隙度频率分布图看出,本区长22储层孔隙度集中分布在12%~18%之间,孔隙度大于1

1.5%(有效孔隙度下限)的样品占77%(见图3)。表明该储层为特低孔储层。

图3 雨岔地区长22孔隙度频率直方图

2.2渗透率特征

雨岔区块资11井岩心分析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长22储层的渗透率最大值为24.7×10-3μm2,最小值为0.02×10-3μm2,平均值为4.49×10-3μm2,渗透中值为

2.78×10-3μm2(见表4-7 )。

从渗透率频率分布图(图4)可以看出,长22渗透率集中在0.3~7×10-3μm2之间,占样品总数的70.9%。渗透率大于0.55×10-3μm2(相当于孔隙度大于1

1.5%)的样品占77%。表明该储层为特低渗储层。


图4雨岔地区长22渗透率频率直方图

3、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通过岩芯、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统计分析,雨岔区块长22储层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有次生溶蚀孔隙(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隙和晶内孔隙。主要的孔隙类型为次生溶蚀孔隙的粒间溶孔,其构成该区储层有效孔隙的主体部分。该区总面孔率为5.28%,其中晶内微孔粒间孔占总面孔率的2.65%,晶间微孔占总面孔率的4.55%,粒间溶孔占总面孔率的74.8%,粒内溶孔占8.7%,铸 模 孔占总面孔率的14.01%(见表

2、图5)。

表2 雨岔区块长22孔隙类型


图5 雨岔地区长22孔隙类型分布直方图

4、储层成岩作用

根据雨岔区块的化验分析等资料统计结果,本区长22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等。

4.1机械压实压溶作用

储层压实和压溶作用相对较强,导致碎屑颗粒在压力下形成普遍的点-线接触。研究区内资11井50块岩样中48块碎屑接触关系为点-线接触,占总数的96%。

4.2胶结作用

该区内碎屑岩的胶结作用很普遍,常见的有绿泥石薄膜胶结、碳酸盐岩胶结、石英及长石次生加大、硅质胶结等,这些胶结矿物呈不同的形式充填粒间孔隙。

4.3溶解作用

该区内砂岩储层的溶蚀交代普遍发育,溶蚀作用主要表现为碎屑颗粒溶蚀(长石、岩屑)和填隙物溶蚀(方解石、粘土),以碎屑颗粒溶蚀最为重要。长石、岩屑沿其解理缝、微裂缝及颗粒边缘被溶蚀。
5、结论
(1)雨岔地区长2储层以河道砂坝沉积为主,一般埋藏深600~750米,其岩性以灰白色细粒长石、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
(2)长22储层孔隙度集中分布在12%~18%之间,孔隙度平均为13.6%;长22渗透率集中在0.3~7×10-3μm2,平均值为

4.49×10-3μm2,表明该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

(3)长22储层主要的孔隙类型为次生溶蚀孔隙的粒间溶孔,其构成该区储层有效孔隙的主体部分。该区总面孔率为5.28%,其中晶内微孔粒间孔占总面孔率的2.65%,晶间微孔占总面孔率的4.55%,粒间溶孔占总面孔率的74.8%,粒内溶孔占8.7%,铸 模 孔占总面孔率的14.01%。
(4)长22储层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其次还有自生矿物充填作用、交代作用及粘土矿物转化重结晶作用等。
参考文献:
(1)高岭,李天渊.横山地区长6油藏储层特征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12年6月。
(2)高振东,宋和平,耿传林.下寺湾油田延长组长2油藏综合研究【R】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2006年。
(3)苏存娃.浅谈下寺湾低渗油田开采特征【J】延安大学学报.2012年6月。
(4)曾联波.低渗透砂岩油气储层裂缝及其渗流特征,地质科学.2004,39(1):11~1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