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安全工程 >探究地下室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小结

探究地下室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27322 浏览:1217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地下室工程长期处于水的包围之中,而水的来源与成分又极为复杂。往往包含很多有害介质,所以地下室防水的目的不仅包括防渗,还应包括对结构的防护,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物结构主体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内建筑工程中正负零以下混凝土工程的体量日渐增大,各类建筑的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但由于地下室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地下混凝土结构长期渗水,其不仅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同时还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从而破坏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进而影响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 地下室及外墙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运 输→浇 注→养 护
1.1 混凝土搅拌:严格按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每种材料用量,投料顺序:石子、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水,加水后搅拌3分钟,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车车过磅,塌落度160-200㎜。
施工过程中定期抽查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施工中如遇雨或其它原因,砂石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及时测定其含水率并调整混凝土搅拌用水量。
1.2 混凝土运输连续均衡,间隔不超过2小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及坍落度损失,手推车装运混凝土严禁漏浆;若出现离析,浇注前进行二次拌合。
1.3 混凝土浇注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是地下室防水工程成功的关键之

一、处理不当将功亏一篑。保证施工流水作业,施工缝留设同后浇带。

1.4 地下室防水底板、挡土墙抗渗混凝土浇筑,以变形缝、施工缝及后浇带划分施工区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底板、侧墙设计为抗渗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站浇筑混凝土,保证连续施工,不留冷缝。施工时采用先浇混凝土底板,施工完成后,浇注侧墙,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底板混凝土“之” 字走向浇筑,侧墙混凝土分层循环浇筑。
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杂物、积水,钢筋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检查预埋件、预留洞、管、止水胶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浇筑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米,以防产生石子堆积,影响质量。
底板混凝土施工: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二次振捣,多次抹压”施工工艺,可保证混凝土密性及抗渗等级。侧墙混凝土分层循环浇筑,两个班组同时进行; 混凝土分层厚度400mm,相邻两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2小时;振捣棒以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为宜。挡土墙壁钢筋、模板、混凝土的施工应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40%以上时进行。混凝土振捣棒严禁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浇筑过程中及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施工缝上浇注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保持洁净湿润再铺一层20-30mm厚1:1水泥砂浆,然后进行分层浇注,应用机械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不得过振或漏振。
1.5 基础底板、侧墙混凝土振捣抹压完成后,应及时采用混凝土养护膜覆盖、养护,防止早期裂缝。
1.6 穿墙管道:在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处,预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环,要满焊严密。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端用封口钢板将套管焊牢,再将另一端套管间隙用防水密封膏填严密,并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密。

1.7 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1.7.1 运用补偿收缩的原理,在混凝土中掺加微膨胀剂,使混凝土在早期强度增长过程中预先处于压应力状态,从而抵消后期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部分拉应力;
1.7.2 采用掺加部分低水化热值的粉煤灰等效替换水泥,掺加缓凝型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1.7.3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搅拌时要扣减砂、石含水率。

1.8 在防水混凝土墙身结构中,如有密集管穿过时,应采取相同强度标号的细石防水混凝土浇筑,保证防水混凝土浇筑密实,不发生渗漏。
1.9 防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养护、保温,并充分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外墙板在墙体拆模后及时涂刷养护剂或浇水养护 7d,使墙体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下增长强度。减小温度裂缝的发生,对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达到“不裂不渗”的效果。

2 地下室及外墙防水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1 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由于防水混凝土中水泥固有收缩作用的弱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客观影响,如保护层过薄则极易开裂,地下水极易从这些薄弱部位渗入,并沿钢筋爬向混凝土内部,在混凝土不密实处出现渗漏。在钢筋工程全部完成浇筑混凝土前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看有无垫块被压碎或移位的情况,并及时补放或调整。
2.2 模板或基底未清理即浇筑防水混凝土。模板或基底内杂物清理不干净,影响混凝土质量,浇筑后混凝土易发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施工前应用水充分湿润其表面,避免浇筑混凝土后,干燥的木模吸取混凝土中的水分而造成养护不良或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采用钢模时,每隔一定时间必须将模板内表面的水泥浆清除干净,以保证混凝土有光滑的表面。光滑的泛浆层可以起到防止压力水和保护钢筋的作用。此外,浇筑混凝土前,应注意清理模板或基底内的积水、泥土、木屑、铁丝等杂物,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混入其中,成为渗漏水隐患。
2.3 防水混凝土一次浇筑量不能过多。浇筑分层过厚,振捣器作用有效半径长度不够,易发生漏振、欠振现象。混凝土因振捣不密实容易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而影响其防水抗渗性能。根据防水混凝土采用的振捣方法来确定其浇筑层的厚度。施工时还应注意,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气温高于30℃时不得超过1h。
2.4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绑扎铁丝等不能直接接触模板。如果钢筋、铁丝等接触到模板,拆模后铁件裸露在外,成为渗水通道,水沿铁件通过混凝土造成渗漏。因此,钢筋不得用铁钉或铁丝固定在模板上,而必须用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块做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垫块宜呈梅花形设置,垫块要扎在竖向和横向钢筋的交叉点上。此外,绑扎钢筋或绑扎垫块铁丝的结头应弯向钢筋内侧,严禁向外接触模板。
2.5 防水混凝土在终凝前被水浸泡。若混凝土在终凝前被水浸泡,将影响防水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增大了混凝土的水灰比或混进泥水降低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施工前应将基坑或基底内的积水抽排干净,必要时在作业面四周设置挡水墙或堆起砂包,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终凝前积水流入。
2.6 后浇带部位渗透水的预防。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施工弊病的发生,后浇带处防水可采用挖梯形槽作法进行施工处理。在基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础底板后浇带垫层处挖一梯形槽,底边宽度每边比后浇带宽100mm,深度为一个垫层厚度,两端为45度角。浇注基础垫层也按此法施工,并依次做防水层。在做防水保护层时将梯形槽上日用垫层同标号混凝土填平。这样可以防止后浇带施工清理对防水层的破坏,也能高效控制水上浮力对防水层的损坏。施工缝处严格按照施工缝要求处理、凿毛、清理干净清水冲洗湿润,施工时在水泥浆中增加防水剂,在混凝土中增加膨胀剂,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浇注、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加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达到混凝土刚性防水和柔性材料防水相结合的效果。
2.7 墙体分批浇筑防水混凝土时,振捣深度不够,振捣器未插入前一层已振实的混凝土中。这样容易导致先后两次浇筑的混凝土界面间结合不严密,形成施工缝或局部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影响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整体性,成为防水工程渗漏的隐患。因此应消除分层浇筑的混凝土界面间的任何不密实缺陷。
2.7.1 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mm左右,分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气温超过30℃时不超过1h。
2.7.2 第二层防水混凝土浇筑时间应在第一层初凝之前,将振捣器插入第一层混凝土中深约50mm~80mm,并充分振捣,减除第一层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气泡,使两层混凝土混为一体,形成均匀整体的防水混凝土结构。
3 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对于工程造价高、设计寿命长、社会影响大的地下室以及外墙工程,参建各方都必须从各方面对工程质量引起重视。要想提高地下室以及外墙工程的防水质量和效果,除需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意上述事项外,还要加强专业施工队伍的资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健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及工序检查制度,并充分发挥业主、监理、政府监督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能和责任。
参考文献
郑志辉、于英霞.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

4.30(17)

张晓华.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

4.30(1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