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安全工程 >高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分层次分类别三维教学法和实践

高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分层次分类别三维教学法和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1-13 点赞:9908 浏览:353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为了避免传统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的弊端,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教学方法,并经过实践的检验,结果表明高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法可以避免传统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一刀切”式教学方法的弊端。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三维教学法 分层次 分类别
Abstract:In order to oid the traditional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teaching, take a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hrough practica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 can oid the traditional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teaching method of " make it rigidly uniform " malpractice.
Key words:Basic computer teaching;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udooo.com

Hierarchical;Sub category
[]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此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已经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以研究和改革。

1.现状分析

1.1生源情况不同

地域问题、经济问题、学校问题、环境问题导致了大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差距较大。从入学时的基础来看,城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农村学生好,东部地区的学生比西部学生基础好,沿海地区比内陆学生好。同时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有基础的学生,大约只有10%左右的人比较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多数人学过一些计算机入门知识和基本操作,然而掌握程度却参差不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农村学生、西部学生、内陆学生中存在大量学习刻苦而且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这些同学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往往可以后来居上。

1.2理论与上机学时不够且比例不合理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绝大多数高校往往只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程,文化基础课往往讲授计算机理论常识、Word、Excel、PowerPoint,周学时分配往往为理论2 + 上机2,应用基础课通常为了方便学生通过计算机二级而讲授一门计算机语言,周学时分配往往为理论3 + 上机2。笔者认为其中存在很多弊端:
①计算机知识拥有整个一个理论体系,如果单纯地按照目前的周学时分配显然是不够的,虽然可以使学生获得部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然而却只能浮于表面,和现实世界的计算机应用却有很大的差距。
②计算机作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士学习和工作的工具,统一的授课会使得学生很难个性化发展,学生难以寻找和提高符合其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进而对就业和工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③对于已经有了一定计算机基础、学习刻苦或者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这些同学需要的计算机知识与其他同学明显不同,传统的授课也会阻碍其发展。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多数学校采用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来评定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其中笔试占60%,机试占40%。这种考核方式导致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上机实践能力。很多同学甚至到计算机所有课程都结课的时候依然不懂得如何安装计算机程序,不懂得如何使用网络资源来自学,不懂得如何使用不同格式的文件。更有甚者,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连论文排版都处理不了。传说中的“高分低能”出现了,试问这些学生如何参与到未来的工作中呢!?
由目前教学现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的统一任务、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一刀切”式教学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不再符合实际的需要,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予以改进。笔者认为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法势在必行。目前分层次、分类别的教学法和三维教学法还没有在所有高校全面展开,但正在被众多高校接受并试运行着,发展前景良好。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论文和文献,比如湖北大学赵婷的硕士学位论文《语文差异发展论及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将差异发展教学论的理论研究成果,引进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中;熊金成发表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08(14)卷的《卫生类高职高专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英语教学"目标+专业+发展"及分层次、分类别培养模式;采用"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3S中心"英语教学模式、"交际型"英语教学法开展教学。郑丽娟发表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月的《三维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这三个重要的方面;梁国就在《教育导刊》中2008年7期中发表的《新课改中开展“三维”教学的思考》,避免应试教育、提高基础知识和技能。
2.高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法
笔者认为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育的现状而制定,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各个学校的教学情况不同,每个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也不尽相同,这一切都导致了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因而首先需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次和分类别。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往往是大学新生入学以后第一学期开始的必修课,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以前即需要对其所在的专业进行调研,调查其今后学习和工作中所可能会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然后按照其对该知识和技能需要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分门别类地进行不同的编排,将非常需要的知识作为讲授的重点,将非常需要学习起来又比较困难的知识点作为讲授的难点,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参考学生个人的意愿;这样一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不同的专业所需要讲授的内容是由学生学习和工作中所需要的内容决定的,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用型,也就是说缩小了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学生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在学生入学的时候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测试,然后按照成绩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班,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体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合理和适当的调整。不同的分班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等分级培养。这样一来,不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有所不同,基础差学习能力也差的同学由于只掌握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容易实现;基础差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由于分班的调整可以在提高以后加深自己的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会一直学习比较深的内容,知识面也比较广;基础好学习能力差的同学会由学习难的知识点转为普及型,依然可以适应。进而我们可以看到基础好、学习刻苦或者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取与之对应的知识;同时学生个体的学习有了极大的进展。
在分层次和分类别的教学之中需要贯彻的是,分别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这三个很关键的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所谓的“三维教学法”。笔者认为在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需要同时采用模仿式教学方法、形象思维教学方法和抽象思维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意愿,设计比较综合而且贴近实际的例题,通过讲解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并对每个程序画出相对应的流程图,结合简单问题来介绍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强化实践动手动脚能力而言,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满足基础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设置不同内容风格、综合程度、难易程度的实验内容模块,并在实验之前允许学生充分预习,实验之后提出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并对不足之处作出改进,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笔者认为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结合,利用网络提供比较完善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指导文件、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日历、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各种素材、常用软件、习题解答与自测题、考核方法与标准等;同时充分利用电子邮箱和网络论坛作为网络答疑的方式,以学习较好学生带动和指导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定期指导,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3.实验
为了验证高校计算机基础应用分层次分类别教学模式的效果,我们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和使用了相应的教材,经过教学结果证明大多数学生都比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证明笔者所提及的方法可行、有效。
辽宁省社科联2012年项目,高校计算机教育分层次分类别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 2012lslktjyx-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