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试谈无话可说克服“无话可说”激发写作兴趣工作

试谈无话可说克服“无话可说”激发写作兴趣工作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20134 浏览:861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及技巧,并适时适地地创设条件,激发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困难,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校园文学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指导评价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从最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学生写作能力差,教师布置作文,学生就眉头紧皱,

中国论文中心www.udooo.com

很不情愿。学生难写,教师难教,是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教师轻松地教,学生有兴趣地写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做成什么文字”。可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培养其对生活独特而敏锐的感受能力,是使他们将郁积于胸的情愫流泻于笔端,将撩拨心扉的美好瞬间化作永恒的记忆,从而在生活中升华作文,在作文中再现生活的有效途径。
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素材,不断拓宽学生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可见,写作应贴近生活,从生活摄取写作材料。我常常告诉学生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乡土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记得有一次,教师带学生到村里家访:只见到处是成群的鸡鸭,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大片大片的庄稼绿油油……这天然的动物园、植物园,不正是写景状物的好材料吗?养鸡喂鸭、种菜锄草,这生趣盎然的生活体验,好不叫人动情!这时,学生还兴趣盎然地向我们介绍了多姿多彩的乡俗民情、婚丧喜事……这可是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后的真情流露呀!回来后,我及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记录下来,由于是写真实的生活、抒生活的真情,学生作文内容有了广泛的空间,写作高涨,于是趁这个机会,我便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罢了,关键就在于你愿不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一来,学生初步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农村学生的作文题材更宽、更广、更有新意。这时,我趁机要求学生养成写好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地积累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二、扩大阅读面,积沙成塔,厚积薄发

学生阅读面狭窄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严重失误,也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写好作文需要积累两个方面——生活和阅读;写好作文需要有底蕴,还需要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有人向苏轼请教作文成功的秘诀,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为使学生积累生动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项课外语言积累制度,我就规定学生每周利用阅读课(最好在校阅览室上)及课余时间阅读两至三篇优秀作文,摘录其中的美文片段或是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或记下作者的写作特色,甚至只是积累词汇或摘抄好的题目、题记等,教师则利用次周的阅读课,对学生的课外积累情况进行集中的反馈,读读、背背、说说、评评,然后每周进行练笔写作,写一篇周记。在选择和确定练笔写作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平时语言积累的情况而定,如写动物、植物、小物件、人物等的外形,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外积累选择最拿手的对象进行练笔,这时学生就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应用其中。语文教师都清楚地明白,学生作文是一个由仿到创的过程,学生把课外积累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精彩语言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能使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积累所带来的成功之喜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长期坚持欣赏美文,学生写起文章来一定能得心应手。

三、我笔写我心,自由练笔,放飞心灵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影响各不相同,只有将他们放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他们的思维才能真正地活跃起来,才有可能体现整个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从自我愿望出发,题目自拟,内容自选,体裁自己定,尽量减少束缚,鼓励其自由表达。在形式上不做硬性规定,几个片段组合亦行,长而精者更佳;内容上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点一面、一人一事,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或想象,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让学生驰骋在自由的天空,体验习作的轻松和快乐。如,八年级上学期的第一次作文,我就让学生写一件事,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曾经掀起你情感的波澜?这些事是让你感动不已,让你羞愧难当,让你愤怒无比,还是让你感到庄严神圣,感到妙趣横生?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字数不限,题目自拟。这样一来,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作文内容有了广泛的空间,学生写作的“米”找到了,写作便有了源泉。

四、以玩激趣,适时引导,写好生活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更多写作的趣味。在平时的自由活动时,我发现学生对打篮球、跳绳、踢键子等游戏比较感兴趣,常兴致勃勃地比赛、争论,有时还激烈地“讨价还价。”我灵感顿发,这不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吗?于是我便利用周六自由活动的机会,让男生进行篮球比赛,女生进行跳绳比赛。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玩得不亦乐乎。活动结束后,我趁机引导:“同学们,刚才你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么请大家利用晚上的时间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和感想写出来,作为下次作文课的素材。”学生听了以后,一反往日作文前的哀声叹气,欣然同意,到下次作文课,读着他们气息清新、鲜活生动的文章,想着他们神采飞扬、四溢的比赛情景,我深深感受到在作文指导中应该蹲下身子,主动接触,用心体察,关注学生的生活,捕捉他们的兴奋点,激发写作兴趣,就能引出作文的“源头活水”。

五、善于倾听花开的声音,展示花开的美丽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样一篇学生作文,用挑剔的目光放大它的不足之处与用赏识的目光去挖掘它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可能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只要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不仅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还会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从而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如在教室一角设“佳作展示栏”, 表扬写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把优秀习作展示出来,在班上诵读供学生们欣赏、评议,给他们信心和鼓励,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如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另外可以利用作文课进行全班作文互相传阅、修改及写评语活动,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或最满意的部分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互相评赏;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写信,给亲朋好友或老师写信、寄作文;逢年过节,还可以把自己作文里的“精言妙句”抄录在贺卡上赠给别人,学期结束,把自己的作文整理成册,出版自己的作品集等。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个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辐射的,张扬个性、充满快乐和智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语文教师,除要强化学生写作基本功外,还应鼓励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细心观察生活,博览群书。总之,中学生的心不是拒绝融化的冰,而他们更不是腹中空空的痴者。怎样吹皱那池美丽的春水,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利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来革新与优化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德伦:《作文指导百法》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2.吴伯妙:《新课程下看语文活动课与真实写作》《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5)

3.李玉梅:《创新写作之我见》《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9)

4.朱秀梅:《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尝试》《作文教学通讯》2002(6)

5.王秋珍:《把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写作当作一种游戏》《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9)
6.孙艳:《让我们走进作文教学的新天地》《作文教学通讯》2006( 7—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