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试述充满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试述充满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6177 浏览:1719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独创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平等的氛围中学习;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④抓住时机给予欣赏,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 充满活力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月牙状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卡等无一相同,但老师说:“你们都错了,这是小船。”可见,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定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这就在很多地方扼杀了学生,使课堂沉闷无活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能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独创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学习

赞科夫说得好:“就教育工作的效果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喜欢“静”,压制学生的“动”,让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声回答问题;还有的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一旦回答错误,就会大声批评。对学困生,不是给予特别的关护,而是讽刺打击,甚至是挖苦,是学困生更加丧失了信心。这些都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互亲互爱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与个体差异,从而创造一个双向和谐的优良教学环境。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就都能从双向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收益,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那时,教师就会把学生犯错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因材施教。此时的学生也就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主体。他们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或结论。
如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话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能按照我的思路回答,但有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前三段与母亲没有关系,这是作者的罗嗦。”这是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很尴尬,但我想这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的好机会,于是我请那位同学坐下,面向全班同学说:“刚才某某同学的发言很独特,不知大家怎样看这个问题?”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人认为前三段与母亲有关系,有的同意某某的观点。接下来的课很多同学抢着发言,连平时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也参加到学习中来了。正是我对学生的尊重,沟通了师生的心灵,是学生敞开了心扉,使课堂充满活力。

2.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教育学家第斯多德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说明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重要性。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导入。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时,我在黑板上挂了荷花的挂图,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色彩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把学生的心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们喜欢莲花吗?能说说莲花的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是怎样借莲花的这些特点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的。”然后我让学生聆听文章的配乐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开头,在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中,也常常利用它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中皇帝试穿新衣一段文字时,学到“皇帝在镜子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一句,我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模仿皇帝做了一转一扭的动作,把皇帝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得学生哈哈大笑。这样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皇帝的愚蠢、昏庸、虚伪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3.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必须把课堂的舞台留给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就不可能产生高效率。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方位的动起来,要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学习《羚羊木雕》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起来讲一讲在生活中发生的父母让自己无奈、伤心甚至落泪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就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把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解决,并分甲乙丙三个小组(甲方代表父母,乙代表“我”,丙代表万芳)就一场家庭矛盾的是非展开讨论。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
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改变学生被动的“听”,被动的“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到学习中,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4.抓住时机给予欣赏,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

渴望被欣赏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一句“太好了!”“你真棒!”对学生来说比任何语言的美好,他会让学生的笑脸更灿烂。记忆中有这样一个难忘的镜头:“哪位同学起来朗读?”她把头低得很低,生怕我叫到她,“你来读。”我把信任的目光落到她身上。她站起来,紧张得不知所措。“别紧张,你能读好的。”我微笑着鼓励他说。她开始读了,声音很低。“请坐下,你读的真让人感动。如果声音再高点我相信会更好。”这以后我发现他开始举手读课文了,而且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可以使人具有成功感。欣赏可以起到点石成金或锦上添花的效果。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他们都是可爱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差生,他们同样有进取心和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老师亲切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会永远的温暖着学生的心。
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取成功,让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充满了活力。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