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论新课程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科革新教学学术

论新课程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科革新教学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9837 浏览:363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受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思想的制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受到教师本身的素质、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以及教师教学风格、学生学习习惯的制约,因此,教学模式应用本身并不是一种目的和内容,而是实现特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工具和手段。
“创新教学”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呢?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1.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创新的教学方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情境的创新,而课程的导入如果能够生动有趣,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一节课有好的开头,就能把全体学生的心带进课堂。因此,创新的导入需要我们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知识的铺垫、台阶或过渡,和学生一起运用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问题情境”,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就用了“鸡兔同笼”这个名题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兴趣。又如我在上“数轴”这一节课的时候,就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是利用直观性的教学原理,与两个学生一起在教室内表演课本中甲、乙两人的左右移动来学习有理数的简单加减运算(教师在此间代表原点)。这样教学,学生的理解程度很高。而这种方法在有理数的简单乘法教学中也适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化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具体形象的表达,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学生的“意识参与程度”很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中,从笛卡尔观察蜘蛛网发明坐标系的故事入手,使学生高昂,跃跃欲试;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时,创设了游戏情境,让数学学习在师生互动的猜年龄、猜日期中不知不觉地完成。

2.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教学本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过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往往被忽视,但随着新的课程改革,动手操作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起来。学生通过动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创新意识,增强求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怎么写作于生活,这些都是人类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沉淀和积累。
如我在“无理数”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用纸片剪裁出边长为1的两个正方形;然后要求他们将这两个正方形用剪、拼的方法组成一个大正方形;接着提出问题:拼出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边长又是多少呢?再剪裁出两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用同样的方法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继续要求同学们思考:这次剪拼出的大正方形,面积、边长又是多少?同学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计算,发现这类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用我们没有学过的一种数来表示,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在自我探寻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无理数知识有了深刻认识,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知识真正地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3.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创新数学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开展数学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我把教学时间这样分配:自主探索25~30分钟,拓展运用10~15分钟。即使学生的一些方法比较繁杂,教师也不应加以否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有所体验,从而感知用哪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方法。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多边形一个顶点为公共顶点一共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先阅读课本的内容,然后要求他们相互提出问题。生1问:我们知道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呢?生2答: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内角和180°,两个三角形内角和就是360°。生1问: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呢?生3争着答:我们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把六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根据每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就可以求出n边形的内角和。我马上鼓励他说:很好。教师再提出:如果不把三角形的公共顶点放在多边形的顶点上,能否放在多边形的边上或放在多边形内部呢?是否有同样结论呢?这个“合理猜想”、“类比联想”、“转化推理”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再创造”过程。这样演变和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交流,学习的动机更加强烈,目的更加明确,效果更加明显。

4.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紧密地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了,更注重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的大背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又怎么写作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较难理解的一块内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很多,如:求成本最低、用料最省、产量(面积)最大、造价最低等应用性问题常可归纳为函数最值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确立自变量的限制条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有时这类问题还与几何图形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这种题型几乎每年的中考都会出现。
总之,创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问、概括、检测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鼓励和评价学生积极参与。总之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