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德性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孩子德性结论

德性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孩子德性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24099 浏览:1088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的着力点是:“着眼生活、突出活动、增强体验”。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活动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发展学生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活动来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品德,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活动;游戏;体验;实效
1671-0568(2013)12-0039-03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 “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教学有效的着力点是:“着眼生活、突出活动、增强体验”。教师有效地指导多种教学活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活动时的教和学都是相似度检测,这就要求执教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纯、说教式的品德教育方法,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体验实践的教学方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实行学生个体的大解放,让学生充分享有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因此,作为一位品德教师,我们应积极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快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发展了学生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活动来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课前活动准备,学生良好道德的初体验

课前准备活动是学生品德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课前活动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丰润学生的感观,为进一步的课堂学习埋下伏笔,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搜集整理资料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品德课的课前活动可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搜集资料、绘画、课前游戏……
1.与其他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取消了学科间的界限,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课堂”。要求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同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有机地结合,强调学科间的渗透、知识的整合,以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知识。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品德课前教学准备,做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中的《学会辨别东、西、南、北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之前,为了把品德课与美术教育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品德教材的美术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精心设计了这样的课前活动:前一节课学生已经把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室画了下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家里画一张学校的平面图,并要求学生上课时带到课堂上。课堂伊始,笔者惊喜地发现:每个学生在课前都把学校的各个地方准确地画出来,由此可见,学生人人都参与了课前准备活动。学生通过绘画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了有德性的人。但当笔者让学生介绍美丽的学校的各个方位时,学生描述不清楚,这时,笔者相机导入新课《学会辨别东、西、南、北》,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种途径搜集活动所需要的资料及相关知识,获得感性体验。资料的搜集从生活中来,怎么写作于课堂教学。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课堂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影音等资料,既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感性体验。如在四年级上册《家乡的故事》中的《家乡人生活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中,课前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学生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家乡。课前在安全的条件下,笔者组织学生参观镇上重点企业“南发针织厂”、“利亿针织厂”等,了解工业发展的态势,到“南青果场”调查“绿色”水果的销售情况。随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从建筑、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到乡村社区进行调查、访问、搜集和拍摄,填写好家乡变化的调查表。这一系列的课前活动,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以及热爱祖国的感情。然后带领学生再回到课堂上,交流信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感慨万千,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如此课前准备活动,学生在体验中对比感受到如今生活的美好,我们应该珍惜如今美好、幸福的生活,并发奋学习。

二、课堂实践,让学生全心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动作是智慧的根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但可以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还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它会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效果。
1.游戏互动,快乐体验。好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愉快的游戏中,儿童很容易接受道德知识,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将特定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进行教学,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道德知识,加深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道德水平。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这一课中,在第四个教学环节“付行动,实践英雄精神”中笔者提问:“在中,我们的少年英雄们在生死间选择了勇敢,在危难中选择了担当。那么如果现在地震再次降临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地震演练(教室内)。”通过游戏,学生都能迅速、准确地选择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方法,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生存自救的方法,在生活体验中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学会辨别东、西、南、北》这课中,在学习“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口诀辨方向时,学生对这一口诀较难理解,笔者在重点讲解、示范后,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游戏(全班一起游戏、师生互动、小组内游戏等 ),让学生来辨别确定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学生亲身体验利用口诀辨方向,在快乐体验中深化感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2.走出教室,走向生活,实践体验。“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使我们明白了实践体验对掌握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上,活动不是教学的目标,它只是个载体,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最终有感受、体验、认识,以实践激活学生生活,就能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学会辨别东、西、南、北》时,笔者根据内容特点以及农村孩子的认知特点,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在室内实地辨别方向,学会辨别方向的主要方法;第二课时到操场上去实地辨别方向。教学中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进行实地辨方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三结合,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通过开放的活动学习生活,获得道德认识、情感及行为的发展。

三、课后延伸,让学生体验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法国教育学“经典作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在教学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落实,我们不能只限定在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范畴。借助课后延伸活动,教学内容就能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社会实践,提高道德认知及感知生活、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大家庭中游刃有余。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我为集体添光彩》这一课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懂得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乐于为集体做贡献。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后延伸活动:请每个学生为争当优秀班集体提出建议,开展一次“我为班级建设出主意”的班队会。班会上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交流,个个表现出的是班级主人翁的态度,班队会的气氛非常浓烈。再让中队长归纳、整理学生的发言,制成公约,然后张贴在教室里。学生在班队会的体验中懂得建设一个好的集体,为集体添光彩,人人有责,从而使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得到深化和落实。
《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追求的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德,在体验中学会做人。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落实教育创新,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笔者认为,活动教学是主旋律,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体验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丁芳.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