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简论渗透数学教学中渗透对应思想

简论渗透数学教学中渗透对应思想

收藏本文 2023-12-23 点赞:23732 浏览:1077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95-3089(2013)22-0-01
所谓对应即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联系的把握。对应关系在小学数学中处处可见,但却在数学教学中平素较忽视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突出对应思想,本文试举几种对应关系加以分析:

一、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对应

在教学复合应用题过程中,关键要把握解题思路,找出题中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天津到济南铁路长357公里,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同时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79公里,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公里?”
这是行程问题,正确列式为(357-79×3)÷3(用其中一种解法来说明),解题关键要抓住慢车所用的时间相应。
慢车行的路程………357-29×3
慢车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3对应
这样分析理解,强调了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应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
又如“两块试验田种小麦,第一块2.5亩共收小麦1200千克;第二块

1.5亩,平均亩产收500千克。这两块试验田平均亩齐量是多少干克?”

这一题有的学生错列为(1200+500)÷(2.5+1.5),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出两块试脸田总产量(第一块产量+第二块亩产量×第二块亩数)与两块试验田总亩数的对应关系。若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对应思想,像这类问题就迎刃而解。.

二、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对应

分数应用题的最大特点是:“单位‘1’量”确定后,每个分率都有一个具体数量与之对应。解题关键就是要抓住具体数量对应着一个分率。学生往往由于找错了对应关系而出现一些解题错误。为减少这种错误,就要重点进行“由量导率”或“由率导量”的练习。
例“一捆电线,第一天用去30米,占全捆电线的,这捆电线长多少米?”
在这里,要引导学生“30米”(具体数量)和“一捆电线的”(分率),是相互对应的。
又如某工广三月份烧煤160吨,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煤20%,对应关系有:
三月份用煤量160吨………“1”
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煤量…“20%”
四月份用煤量………“1—20%”
三月份比四月份多用煤量……………20%÷(1-20%)
两个月一共用煤量……1+(1一20%)
这种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明确分率和具体数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应思想,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借助于图形直观、形象特点,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如在教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时,应通过实物演示或集合图来说明,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为了使一年级小朋友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在进行实物演示或集合图直观说明过程中,要突出“合并”或“去掉”这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的操作过程,强化数与形的对应关系。
在教学中通过集合图的演示,并注重体现和运用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理解。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贯彻教学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渗透对应思想。因为找准对应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通过这徉练习和培养,强化了对应思想,也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正确性。

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