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试析探析探析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网

试析探析探析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网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31209 浏览:1438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我国农村地区,很多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十分落后的,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和很多城市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农村地区都从中受益,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近年来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升。尽管如此,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还是很落后的。本文将具体谈谈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 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 策略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和一个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是息息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在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80%以上,某种程度上,国家的生态安全与健康直接取决于农村生态文明的状况。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逐渐演变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

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农村地区的人民也从中受益。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农民的生态意识还很欠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直以来的“小农意识”左右着他们的思想,大家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愿改变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同时,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必要的生态制度,没有明确的条例对农民的行为及意识进行约束,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会很落后。此外,农村地区过度依赖化肥、农药来促进农作物生长,这对于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污染,然而,很多农民却完全缺乏这样的意识。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现今的农村生态文明状况不容乐观,加大农村生态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文明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低

农村地区人员由于普遍的受教育程度低,造成人员素质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的状况。很多农民都缺乏必备的科技知识和生态意识,这是造成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落后的主要因素。在很多农民看来,自然是可以任意改造的,“反自然”及“人统治自然”是再普遍不过的状况,于是,很多农民肆意的对自然进行改造,对于资源及能源大量开采利用,对于环境任意污染,当生态环境不堪忍受时必然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状况爆发,那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但为时已晚。

2.发展需求急

经济的发展是目前我国上上下下一致追寻的目标,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会采用各种手段,很多时候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种意识在农村地区更为普遍。由于自身的经济状况较为落后,想要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这会让农村地区的人民想尽各种办法来推动经济,从而脱贫致富。由于本身就缺乏生态意识,加上发展的需要,在求发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就给环境造成了无法逆转的伤害与破坏。发展不应当与生态环境的建设相冲突,然而,由于农民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让发展要求的迫切性成为自己思想的主宰,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给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留下问题。

3.规划管理弱

环境立法缺位、环境管理机构匮乏是农村生态规划管理薄弱的原因。除了政府相应的法律规章外,在农村地区很少有针对环境保护的法规,农村地区的很多生产活动是和环境密切相关的,如何让生产过程不至于对于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及有效的管理来对农民的生产行为进行约束。此外,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机构也很匮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与管理都依赖于环境管理机构来执行,然而,在很多农村地区缺乏环境保护机构,基层政府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分管生态环境的领导,由于管理体系的缺乏,这使得整个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规划与管理十分滞后。

三、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

1.转变生态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想要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要转变生态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对于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粗狂的生产模式要有所转变,尽量推进农村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及产业化。首先,要鼓励发展农村地区的资源综合利用,尽量采用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并且使用有机化肥,推进这种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其次,要不断提升农民的生产效率,要精耕细作,这样才能保证从单位土地面积中收获更多的农产品,从而提升土地生产率。此外,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这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对于各地的环境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第三产业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给农民增收。

2.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是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因素。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滞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生态意识不够,当人们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无法领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时,自然不会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为。对此,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要更多的给他们灌输生态文明的理念,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同时,要让他们摒弃“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陈旧观念,只有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促进双方的发展,才能促进他们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将其实践出来。

3. 建立完善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对于环境的立法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才能有效的约束农民的不当行为,从而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要加强环保责任事故的惩处力度,对于草场的污染,牲畜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行为要建立相应的防治条例。其次,要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有效的监测不仅能及时了解到环境情况,通过具体的数据能够充分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的不足,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
结 语: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不止体现在经济的进步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具备应有的生态意识,转变陈旧的观念及生产方式,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并且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党校;2011年.
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3] 文桢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