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衔接和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衔接和教学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16542 浏览:709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攻坚阶段。但当前中小学教育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更为突出,这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向

源于:论文格式排版www.udooo.com

纵深发展。为使中小学教育保持应有的一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笔者就以中小学语文科的衔接研究为例略加论述。
语文学科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在新课程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重视和加强中小学语文的衔接研究,挖掘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中小学语文教学虽处于不同的阶段和层次,但就其知识体系而言,仍然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中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允许有阶段和层次,但不应有脱节和鸿沟。我在教学中就十分注意中小学教材的内在联系,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方法如下:

一、树立语文教学的整体观念,认真钻研教材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作整体性研究。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体系,找出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方面的区别和联系,结合自己有的知识结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组织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加强学法指导

二十一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初一学生的年龄大都在十二岁到十四岁之间,身心发展处于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变化大,起伏大。这一时期,学生普遍带有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好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需要逐渐适应,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也不很适应。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十分必要。
根据以上认识,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育。
一是重视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是加强“过渡期”的引导。学生由小
学进入初中,心理和生理上有了变化,教育的方法也应随之改变。特别是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为题,多与学生沟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表现欲。
三是进行初中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教会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笔记的方法等,尽量在内容上注意衔接,在方法上加以指导,注意教学的直观性,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三、优化课堂教学,放慢教学进度

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学生就真的“会学”语文了。

2.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要善于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做一个称职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放慢教学进度,重视信息反馈

教师要深钻教材大纲,明确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认真备好课,尽量放慢教学进度,使学生有一个适应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四、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初一的语文教学,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外,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内容衔接,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做”,“思考”和“体验”中,体验和感受生活,把学习语文和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