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试议实施主体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必定选

试议实施主体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必定选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28002 浏览:12312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主体性教育强调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走出困境、取得实效,就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借鉴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 主体性 思想政治实施主体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必定选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教育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立项项目“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7Jk095阶段性成果。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1]的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思想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革思路。就目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其实效性不高是不争的事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走出困境,取得实效,就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借鉴主体性教育研究成果,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时代需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在信息化的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世界的“中心”和话语的权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可能平等地通过网络传媒及时获得丰富的信息,了解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身处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简单接受现成的观点和理论,而是喜欢在已掌握的信息资讯的基础上,与教育者在平等、、开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争论、讨论、辩论,以寻求理由的答案,获得令其信服的理论观点、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使得人与人的交往突破了时空和社会等级的限制而表现为一种普遍化、自由化的交往。“新媒体信息这一双向互动传播的优势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为自身政治素质的效率,而且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推动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互动关系的形成和发展。”[2]因此,在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必须决绝摒弃形式陈旧、缺乏互动的单一灌输,与大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和讨论,通过说服引导的方式让大学生接受教育者所传播的教育内容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因此,随着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挑战中作出反思,并顺应时代的发展,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必定的选择。
走出主客二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以往的学校德育更多的是强调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对个人的独特性缺乏应有的尊重。”[3]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不是被作为主体加以培养和发展,而是被视为工具进行训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主客二分,乃至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主客二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明显存在种种不足,造成大学生主体性的严重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过度功利化的主客二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缺失了,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了“单一的、封闭的、线性的”教育模式。[4]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强迫式、注入式教育模式,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培养具有主体性的社会主体的需要。
如果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味地依靠教育者的单向灌输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通交流来推动双方思想品德的提升。因此,反思主客二分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既是社会实践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发展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社会实践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体需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作为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发展,致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始终处在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之中,这样培养出的大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改革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显得尤为迫切。
在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反思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失,用理性来把握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自觉地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有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最终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论[J].教育研究,2000,(8).
[2]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机遇与挑战[J].青年与社会,2012,(6):154.
[3]朱启涛.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J].中国德育,2010(5):24.
[4]沈宝莲.关于切实增强“两课”教育实效性的深思[J].扬州大学学报,2005(5).
作者单位:温锋 陕西科技大学纪委 陕西西安
沈宝莲 西安美术学院思政部 陕西西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