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编导 >有关于抗战《孤城落日》:英雄、历史和抗战价值取向结论

有关于抗战《孤城落日》:英雄、历史和抗战价值取向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33415 浏览:1490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国民党时期“右翼”文人王平陵、王梦鸥在抗日大后方重庆合创的电影剧本《孤城落日》,依托史书记载,既正面塑造了张巡、南霁云等英雄人物的果敢善战、忠诚仁义,又借诸多反面人物来衬托其计谋超群、胆识过人与忠君爱国。作者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又充分地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以此彰显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该剧本创作的时代背景,还是故事内容,都与当时的抗日战争有着惊人的相似,显示出作者文艺抗战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孤城落日》;英雄;历史;抗战
无论是王平陵,还是王梦鸥,早已沉寂在历史的尘埃中。要想了解这两位国民党时期的“右翼”文人,只能在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里寻出点蛛丝马迹来。至于两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大后方重庆合创的电影剧本《孤城落日》,更是鲜有知晓。该剧本完成于1944年,时值中华民族全体抗日的后期。“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

源于:查抄袭率职称论文www.udooo.com

战争。”①诚然,在1937到1945年这一特殊时段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党派不分国共,抗击日寇侵略成为全民族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任务。那么,在此背景下的剧本创作与那个特殊时代有无关联?吊诡的是,不管文学史也好,还是作者的自我创作概述,皆没提及《孤城落日》。究竟是作品质量低劣到连作者自己也无颜面对,抑或是囿于时代因素的被动性遗忘?基于此,本文拟将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到具体文本,尝试解读《孤城落日》所蕴涵的意义。

一、英雄的史诗

“构成电影剧本的三个元素,是主题、人物、情节。人物又是这三者的中心。……观众最关心的就是银幕上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人物形象越突出,典型性越大,对观众的吸引力就越强,教育价值也越高。电影剧作家的首要工作,就是运用鲜明、生动、精确的视觉形象,使自己的人物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眼前。”②《孤城落日》的一大亮点就是人物形象突出,尤其是英雄人物。
主人公张巡并非一般层面上的封建官吏,他身上浸染着儒家的道德思想。从其出场到最后的牺牲,编剧都是集中着墨为其塑形。张巡一出场就是骑马冲出谯郡城门,旷野飞奔。这个画面给人以紧张感,定是所为何事,竟如此火急火燎?接着,编剧为此安排了一场对话,对话的双方是张巡与其妻子,背景是“杨太守”逼迫他去降迎安禄山。编剧告诉我们他的情绪为“悲愤填膺”,表现为“长吁短叹”“声音悲愤”。悲愤杨太守的卖国求荣,吁叹的是追随错了对象。在夫人劝他辞职的时候,他表明了不为个人一己之利害得失,团结不肯投降的民众,坚定了抵御外辱的决心。随后,张巡在黄帝庙前面对群众演讲,呼吁民众“把骨肉铺成一条道路”去迎接敌人的铁蹄。黄帝庙前的演讲,本来就是一种政治性修辞,既证实了先前张巡对民众中蕴涵着蓬勃力量的预知,也造成了张巡作为抵御侵略的领导人的资格与权力。如此一来,众多“我”就汇集成“我们”,“‘我们’代表的不仅是一种集体的、多数的力量,更是真理、信仰,具有道德的崇高性”③。从第六场驰援雍丘开始,张巡就正式踏入反击侵略的征程。第七场贾贲战死,张巡获得统一领导权。第八场,张巡义斥令狐潮,表明了儒家知识分子讲究礼义廉耻的立场。第九、十、十一场,张巡在城上指挥军民退敌。因为箭已用完,张巡谋划草人借箭,其中第十场描写了部分军士和妇女不解张巡缝扎草人之意,以此衬托张巡智谋之诡。第十二场张巡以死士扰敌,最终打败令狐潮,致使“贼兵惨呼崩溃”。到这里,应该是剧本的一个,抗击斗争亦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第十三场,睢阳太守许远告急,张巡率部救援。这种救援并非盲目,而是一种战略意义上的救援,“睢阳又是宁陵的后路,检测如不保,那我们就孤立了”。第十四场,睢阳百姓欢迎张巡。第十五场,在军心有动摇的危险下,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打败尹子奇。第十六场,张巡在物资与人员匮乏情况下,抗敌的信心稳如磐石。第十八场,张巡与南霁云谋求救援。第三十二场,张巡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持守城;第三十三场,张巡与守城百姓肝胆相照;第三十四场张巡被捕;第三十五场,张巡从容就义。由上可知,作者以线性的叙事描述了张巡的抗敌历程,体现了张巡卓越的军事素养和亲民爱民的仁德精神。
在1940年 “中国电影路线的讨论”中,郑用之在《民族本位电影论》中明确提出:“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和、平等,本是东方文化的基本特质,并将是民族本位电影的整个内容。”④电影路线讨论发生在中华民族一致抗日的大背景下,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为电影的一种主动追求。张巡其本身事迹在精神取向上是暗合这一创作诉求:不为利诱,为国为民是为忠;主从有序,谦虚有度是为礼;运筹帷幄,奇谋迭出是为智;爱人亲民,体恤部属是为仁;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是为勇;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是为义……显而易见,王平陵与王梦鸥以张巡为主要英雄来完型,是对“中国电影路线”的精神自觉践行。
除张巡外,南霁云也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英雄。南霁云是张巡爱将,作战勇敢,且有方略,追随张巡屡立战功。相对于史书简略的记载,编剧用了仅次于张巡的篇幅来表现这位将军。他追随张巡多次退敌,显示出忠诚与骁勇一面。尤其是一箭击中敌军统帅尹子奇的眼睛,本领不可谓不高强。作者给予他更多笔墨是在外出搬兵上。他身负挽救睢阳安危的重托,率领三十骑冲出重围,找贺兰进明求援。贺兰进明嫉妒张、许的声名与勋绩,不愿出兵,可又欣赏南霁云之才华,欲留为己用。为此,贺兰进明或用优越的生活条件软化南霁云求援意志,或请说客劝服。但是,南霁云心系睢阳安危,不屑荣华富贵,在金香软玉面前不为所动,于大庭广众之下严斥贺兰进明不够仗义,并断指与之决绝。尤其是在故事中,作者添加了一位女性人物梅姬。她是贺兰进明的伺妾,本想游说南霁云留下为贺氏效力,结果却为南霁云的大义凛然、忠肝义胆所折服。在贺兰进明意欲加害南霁云的危急时刻,及时通风报信,助其脱险。在剧本中,梅姬的戏份比张巡的夫人还多。显然,梅姬在此充当了一个观察视角,南霁云的高大与完美,正是通过梅姬由质疑至仰慕来完成的。南霁云虽然搬兵不动,仍然未放弃救援之心,带领廉旦的人马艰难地靠近孤城,直至最后与张巡等一起遇害,表现得从容不惧。当然,还有其他的正面人物,比如主动让贤、团结守城、同甘共苦的太守许远,作战勇敢、临死不屈的雷万春,不畏敌、不怯战、不妒贤的贾贲等,都是作者颂扬的英雄。不过,相对于张巡与南霁云而言,他们的地位与形象不那么突出,却能起到很好的陪衬作用,凸显出张巡的杰出的军事才华与人格魅力。
有正面的英雄人物,必然有反面人物与之对应。“去掉坏的人物,戏剧的力量也就消失了;这些人物是戏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⑤作者主要设置了三个反面人物,分别是令狐潮、尹子奇与贺兰进明。令狐潮不仅是张巡等人的冤家对手,更重要的是其特殊的身份,是从大唐投向安禄山的叛将。他与张巡是旧识,作者在第八场特意安排了他们两人的对话:
令狐潮抬头见到张巡,在马上招呼:“啊!原来是明远兄!久违了。”
张巡在城上和颜悦色地回答:“是的,想不到我们又在这儿相见了。”
令狐潮见张巡的表情,甚为欣喜,手玩马鞭,良久,叹一口气说:“唉!你也应该明白了!在豺狼当道的局面下,哪有我们出头的希望!我们都是被委屈的朋友,现在,我这样干,想你也会同情的吧!”
张巡冷笑着回答:“哼!哼!你原来是为着个人的升官发财呵!不错,你现在的官是升了,但是,你从前是讲礼义廉耻的,现在呢?”
显然,这段对话有其用意,意在与令狐潮对比中,彰显张巡的忠君爱国,不图一己的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国家的安定与自我道德完善。简言之,张巡等毋宁说是智勇双全的战斗英雄,还不如说是德才兼备的道德英雄,道德的辐射力远胜军事上的攻城略池。尹子奇将帅十几万大军围攻睢阳,久攻不下,多次战败。张巡只不过区区几千人守着一座孤城,却能多次出奇谋,出奇兵,以少胜多,后来是在弹尽粮绝、外援不至的情况下才被尹子奇破城俘虏的。客观条件如此悬殊,双方鏖战累日,敌我双方的统帅智慧与谋略立判高下。另外还有妒贤嫉能的贺兰进明,他与张巡同朝为官,按照常理,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理应团结对敌

中专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一致对外才对,可是他不但不发一兵一卒,还想方设法强留张巡手中大将南霁云,结果坐观城破人亡。这与张巡援救许远,共同守城,先后赴难有着天壤之别。
总之,三个主要反面人物的出场,让张巡等人形象更为丰满和高大。张巡等与令狐潮的对比,实则是礼义廉耻的对比;与尹子奇的对比,实则是智慧谋略的对比;与贺兰进明的对比,实则是信义气度的对比。所以,一个个德才兼修、仁爱忠义的英雄的牺牲,其崇高的悲剧美也就呈现出来。

二、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孤城落日》塑造的是英雄,但是英雄皆有出处。历史之于人们来说,一是客观存在的过去,是线性的时间流程中的事件和人物;一是不断被演绎被言说的历史,其只是个体阐释观点的砝码,带有很大主观性的人事认识与判定。作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创作,一个基本的原则即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历史的真实是其基础和生命。没有历史的真实,艺术就容易流于戏说和荒诞,成为无根之浮萍;缺乏“美的规律”主导的历史素材,电影就缺乏生命力和审美性。
《孤城落日》的故事元素基本符合史实记载。电影中的几个关键故事情节张(巡)贾(贲)会合、贾贲牺牲、怒斥令狐、草人借箭、死士退敌、冲锋陷阵、南八求援、断指名义、城破赴难等,均有文献记载。例如剧本中最能体现张巡足智多谋的是“草人借箭”和“死士退敌”,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记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军大乱,焚垒幕,追奔十余里。”⑥相较于这段文字记载,电影剧本内容丰富了,人物鲜活了,有了情感,有了爱憎。但故事基本内核依然未变,这说明作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其人物构造、故事改编仍然符合历史的真实。即便人物的性格,大多也不脱离历史原貌。比如张巡,剧本通过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呈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基本上是吻合史笔表述的“聪明有才干……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⑦。一般而言,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最重要的功能是借古喻今,若果是子虚乌有的人物与故事,其教育与讽今的效果大为减弱。
当然,我们要历史题材的电影符合历史的真实,并非强调原封不动移入,也就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尊重电影这门艺术的自身规律。所以,相对于历史文献上的“张巡传”,《孤城落日》剧本有了艺术的加工,使其更符合电影的拍摄和呈现,更符合观众审美的需求。史传叙事,侧重于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大多是实录其事,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不做过多的艺术处理。其叙事结构一般而言比较单一:开头生平介绍、品性总结;正文部分大多是按照时间顺序,撮其要简略叙述平生事迹;结尾附上品评。电影,是一种以图像的形式呈现的视觉性艺术,它需要动作、语言、故事与节奏,尤其是结构的安排需要真正给予观众以“戏剧性”效果。所以,剧本叙事不仅节奏感更强,而且故事更加注重戏剧效果和跌宕起伏的观感。相对于史书重事实不重技巧而言,电影剧本在创作时,更加注重表达的效果,更加注重故事的衔接与过渡,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细节化、丰满化。柯灵认为:“电影为了在放映时自始至终吸引观众,在剧本的结构上,特别需要明快和简洁,尤其是连贯——包括情节的连贯,思想的连贯,情绪的连贯,节奏的连贯。”⑧为了故事演进的缜密和可视效应,编剧在尊重文献记载的前提下,又有所添补。毕竟,电影叙事是基于直观化的视觉形象呈现,这要求剧本作为二度创作蓝本应为实际拍摄预留创作空间。
似乎可以这么说,艺术的真实,实为编剧叙述的真实,源于所述故事的整体是否统一,是否和谐。编剧为此,可以对历史事实进行裁剪和粉饰,以期获得故事的连续性、完整性、真实性以及由故事的真实伸延而来的与观众无限接近的可能。例如,《孤城落日》的首尾都设置了“双圣庙”的背景,无论新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皆没有表述,但作为剧本创作或者电影拍摄,此处设置颇见匠心:一是故事的结构首尾圆合;二是保证了主题的连贯。尤其令读者感觉有趣的是编剧平添了两位女性人物,一是张巡之妻,一是贺兰进明之伺妾。或许她们真实地存在于那段时间流程中,但被史家屏蔽在纸质媒介之外。在此,她们不仅是作为一种迥异于男人的性别存在,更是作为象征符号而存在。它让神话的英雄食了人间烟火,让英雄的精神有了新的展示方向。简言之,王平陵、王梦鸥的电影剧本《孤城落日》,脱胎于历史事实,但只截取了其中典型的故事加以演绎。更重要的是,剧本并不停留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单纯“再现”,而是以此为基础,生发出具有强烈现实指向的阐释性力量。
三、结语
“一个民族敌人深入国土这一事实,起着决定一切的作用。”⑨外敌入侵,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战争叙事成为那个时代最根本的叙事内容和形态。无论是日常生活书写,战场一线的直接描述,还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文艺再现,都被纳入到战争文化的麾下。并且,文艺抗战,成为那时期国家价值导向的重要实践部分,它的宣传与教育价值远胜口头说教。正如夏衍所说:“抗战以来,‘文艺’的定义和观感都变了,文艺不再是少数文人和文化人自赏的东西,而变成了组织和教育大众的工具。”⑩《孤城落日》述说的是过去的故事,塑造的人物也是千年之前的英雄,但故事发生的实质内容与抗日战争有着惊人的重复。若要以艺术性来审视《孤城落日》,便会发现其在构思上稍显粗糙,故事架构虽然完成,却不跌宕起伏;过于强调一两个主要英雄人物,而辅助人物与对立人物形象单调乏味;气势不够,无法与卓绝的战争相适应……但是,文艺工作者与民众一样,希望通过一种艺术形式获得一种精神慰藉和行动鼓舞,而非纯粹的审美愉悦。换言之,剧本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创作诉求,阻隔了文艺作品审美空间的拓展,思想与道德的张扬遮蔽了艺术上的缺陷。
王平陵也好,王梦鸥也罢,撇开其时身份不谈,单是阅读剧本依然能感觉到强烈的时代气息,感受到作为国民在国家处于危亡之际的拳拳热心,感受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udooo.com

到文本故事与外部现实的同构。所以,《孤城落日》在任何时候都能洋溢着特殊的审美意义,因为它不仅关于艺术,尤为关涉到民族存亡与人类生存。
注释:
① :《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47页。
②⑧ 柯灵:《电影文学丛谈》,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57页,第8页。
③ 钱理群:《大众文艺丛刊研究》,《21世纪》,1997年第4期,第40页。
④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⑤ 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页。
⑥⑦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536页,第5534-5535页。
⑨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1页。
⑩ 夏衍:《抗战以来文艺的展望》,《文学运史料》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4-35页。
[作者简介] 汤天勇(1979—),男,湖北谷城人,硕士,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与文艺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