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法学 >> 比较法学 >联网物联网时代法律需求

联网物联网时代法律需求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7917 浏览:320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物联网的发展逐渐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互联网的今天便是物联网的明天。随着新技术开发应用的不断加快,物联网的时代即将到来。但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行业规则目前还没有被重视,本文就是对物联网时代的法律需求进行浅议。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的安全;法律规范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的特征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三、物联网的用途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的应用则比如:一家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的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你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但空间还有剩余,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笨蛋,该发车了!”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四、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在物联网中,传感网的建设要求RFID标签预先被嵌入任何与人息息相关的物品中。可视人们在观念上似乎还不是很能接受自己周围的生活物品甚至包括自己时刻都处于一种被监控的状态,这直接导致嵌入标签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权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射频识别技术以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
在物联网中,射频识别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有可能预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物品中,但由于该物品(比如衣物)的拥有者,不一定能够觉察该物品预先已嵌入有电子标签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射频识别技术以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和法律问题。

五、前瞻性的制定有关物联网的法律规范

前面我们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特征、用途及一些安全方面的情况。就目前世界技术发展的速度来看,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会很久远,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向着物联网设计的方向发展。技术上的进步改变生活方式,同时在社会规范上我们同样需要未雨绸缪。当初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时期,我们就是由于很多政策、法律上滞后导致很多不规范、违法性的

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udooo.com

的事件产生而没有相关制度、法律来及时进行制约。物联网不单单是基于互联网而发展,它更具有自己的特性,更加融进于人本身的社会生活。下面我们就几个可能产生法律后果的情形加以剖析。

(一)隐私权问题

当一个芯片植入到人随身的物品当中,比如衣服、鞋帽、随身包等等当中,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社会行为都会在物联网的监控之下完成,这对于希望无限“自由”的人们来说是不能够接受的,尤其当这种监控被无限制的滥用甚至违法使用的时候,无疑这是对我们个人隐私的侵犯。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未雨绸缪的事先对这种可能加以防范,尤其是制定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加以制约。

(二)民商事纠纷证据规则

在物联网时代,我们的一些商业活动、生活方式都不同于现在的传统,甚至与互联网时代都有所不同。商务往来,社会生活交往不在依托传统的现实交易,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交易也有所不同。依据前面对物联网的介绍,我们看到更多的社会生活是通过芯片与终端来完成,一切的过程都是通过各种无线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换、存储。当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纠纷时,如果来采集证据并对证据加以运用,这些在目前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中都是空白。我们必须加快对物联网的认知度,同时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全面研判,使物联网产生的问题能够有相对应的解决途径。

(三)行政纠纷可能产生的问题

物联网的时代不会缺少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行政主体,无论社会如何的改变,我们都无法脱离与行政主体的联系。在物联网时代,行政主体同样会处于一个主导者的地位。行业的发展指导、规范、纠纷解决都无法摆脱行政主体。既然如此,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同传统方式一样行政主体同样有可能处于矛盾纠纷的另一方。目前的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业法规等法律规范无一条文对物联网时代可能产生的行政纠纷起到规范作用。因此,在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的行政主体同样有责任和义务提前对这些规范进行规划。
法律的制定通常具有滞后性,往往很多情形下在出现需要制定法律的条件下我们的立法才刚刚开始,这给社会公民及法律工作者尤其是执法者带来很多障碍。其实,针对很多新兴事物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前调研,通过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现象来前瞻性的剖析,并随之尽快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行业规则,这对我们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来说是很有裨益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