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对于就业问题关于社会体育就业理由

对于就业问题关于社会体育就业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3-04 点赞:8949 浏览:3457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机遇和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体育 专业 就业
A

1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机遇

1.1 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结构完整、市场运营成熟、客户群稳定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加大了对体育消费的投入。体育消费的内容将会进一步扩大,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物品购写到今后深入各个行业的体育消费必将会伴随在每一个市民的身边。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就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岗位。
1.2 企业体育文化的开展。社会的高度现代化在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负担如果不能有效化解,会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长久下去必定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是身体健康。现在不少企业已经投资建造了体育场馆和设施,组织员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定期为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企业充分认识到了员工健康的身体的重要性,健康的身体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在全社会对职工体育重视的同时,社会体育的就业契机就将来到。
1.3 社区生活的需要。社区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活区域,在人们重视余暇生活的同时,势必将体育这一生活方式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当中。社区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是新兴城市的社区,会出现更多地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形式。开展社区体育不但能增强居民的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密切人际关系,培养社区情感,增强社区凝聚力,强化社区意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随着国家健身条例的颁布,社区体育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体育这块儿将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1.4 体育保健康复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心脑血管病、肥胖症、糖尿病等“文明病”,现代人逐渐意识到最好的医治方法不是药物而是运动。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使身体免受疾病的干扰,但药物不能代替运动。而通过体育锻炼治疗这些文明病是一种最积极、最廉价、最有效和最方便的手段。不仅带给人们充沛的精力,还可以减轻人们的压力。随着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全民健身进入一个新阶段,体育保健康复有着广阔的市场

源于:论文模板www.udooo.com

前景。

2 就业面临的问题

2.1 人才的供需结构配置“错位”,需求方的期望值过高。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其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及素质远远满足不了现有用人单位的要求及社会的需求趋势。用人单位和社会急需既精通体育又懂管理、经营、营销等的全才毕业生,由于社会体育专业起步较晚,办学经验不足,课程设置和内容难以契合市场的需求,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注重体育指导技术和体育教育技能,忽视了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因而,一方面是人才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则是需求方得不到人才,这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供需结构配置的“错位”。
2.2 毕业生自我估价存在偏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社会体育专业是指以培养能怎么写作于全民健身计划、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和专门技能的、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非师范类本专科专业。也就是说,毕业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各类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体育新闻单位、各类体育经营管理单位就业。但由于毕业生对专业培养去向缺乏了解,导致毕业生择业的盲目性。其次,对自己的专业素质、专项能力缺乏全方位认识,造成对自己能力的估计过高或过低,其结果是错失良机。
3 建议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针对社会需求应把专业定位为培养能从事运动健身指导、运动专项指导、社区健康促进与管理和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从业人员,使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更为科学。加强健身指导、企业管理、产业政策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实现职业能力结构与综合素质结构的有机衔接,真正体现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3.2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充分分析社会体育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和与之相关联的职业能力要求后,在选修课的方向上突出学校特点和地域特点,体现课程设置特色。把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纳入了培养方案中作为奖励学分,使职业标准、证书考试标准与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互相衔接,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强化实践实习环节。逐步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环境,不断寻求合作伙伴,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能真正的走出校园,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让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亲临金融危机的第一线,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新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忧患意识,为将来合理选择就业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3.4 提高创业实践能力。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由该专业有经验的教师主讲,同时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结合当前经济形式就如何提高创业能力进行辅助讲座;鼓励学生把自己所学应用到创业活动中,如在健身俱乐部充当实习健身指导员、辅助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经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进.南京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3)

2 杨俊川.浅析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前景[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5)

3 冯晓霞.从山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看课程设置[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4 童莹娟.宁波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