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试析语感对培养初专生语感与语感能力学

试析语感对培养初专生语感与语感能力学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31770 浏览:1455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迥然不同,以感性见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入手,探讨培养幼专生语感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语感语感培养教书育人教学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感和语感能力培养在语文能力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感的特性与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初专生的语感和语感能力培养

一、对语感的界定

什么是语感?建国前叶圣陶先生在《训练语感》一文中引用作家夏丏尊先生提到语感时所说的话: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诣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由此可见,所谓“语感”,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力,也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迅速、敏锐、准确地感受能力。它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语感教学的意义

语文学习强调学习者本身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和吸收,而不是简单的海绵吸水的关系。应该是在学习时,将语言材料所包容蕴含的内涵融入学习者的智慧、情感、心灵之中的,更强调感情思维、直觉思维和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感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语感教学关注人文精神,它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语感教学又强调言语实践,语感的形成是言语实践的结果,语文教学为语感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目前师范生的语感及语感能力现状

1.初专生的语感状况。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在朗读课文时,有不认识字、不会停顿的情况;朗读作品时缺少情感,很生硬;赏析作品时,语无伦次,说不出问什么,也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说明她们的语言感受能力比较差。再者,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学自如”,可是初专生读的课外书比较少,文化底蕴比较匮乏,相关知识的链接不好,没有良好的语言积累怎么能有较强的语感能力呢?
2.阅读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情感因素的现象,甚至把语文课变成了“艺术的屠宰场”,变成了“情感的死囚牢”。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预设的问题中、预设的环节下,领着学生亦步亦趋、处心积虑的奔向“主题”——那个教师自认为的“终结真理”。课堂上不再是书声琅琅,学生们也对语文课逐渐失去兴趣。纠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面对一个陌生而开放的文本,如果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答案,何不就面向它亦步亦趋地求证并记住它,从而省去了许多自行求索的努力,这其实是人类思维惰性的自然体现;其二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形而上的倾向,这种倾向带给了文本,从而使教师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终极意义。通过反思我们会发现,对“终结真理”的迷恋也许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症结之所在。

四、语感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一)语感培养的途径

1.朗读。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它要求眼、口、耳、脑等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不同的语调、节奏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朗读与韵律感有密切的关系。而韵律感,是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把握语言的文从字顺、语流的起伏跌宕,以此来准确地表达审美感受,利于学生增强审美感受,体味其中的意蕴。
2.背诵。背诵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语文教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那摇头晃脑的涵咏背诵的确培养了读书人的语感能力。虽然在古代的私塾教育中老先生们没有明确提出“语感”这一名词和“语感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但他们在实际做法中已经隐含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大批的诗人、作家的功底非常深厚,现代人很难有人能超过他们,这都要归功于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不妨让学生多背一些名篇佳作,算作平时成绩的一项。
3.多读。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多读,首先是遍数多;多读,还要数量多;多读,还指品种多。扩大初专生的阅读范围,营造培养语感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刘勰曾经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箭而后识器”。华夏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面前,薄薄的几册语文教材显得多么苍白和渺小,紧靠这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udooo.com

些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形成语感的需要。所以要指导学生不仅要读文学作品,而且要读科技、历史、哲学方面的书;不仅要读中国的作品,而且要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读中国现代的作品,还要读中国古代的作品。总之,要从多方面吸收营养。

(二)选择好培养语感的教学策略

1.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语感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反对偏重理性化的琐碎分析,它重视形象感染。语感会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同发挥作用,注重在阅读中去体会和感悟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形象和丰富情感;形象感的教学策略,经常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唤起形象思维与美感。培养形象感,就是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
2.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情味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3.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语感教学也要注重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和新奇独到的见解,允许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不要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路和见解。
总之,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只有确立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培养语文能力,才能将提高体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王尚文 .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徐云知.语感与语感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国正.我和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