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课程《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课程中定位

课程《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课程中定位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14591 浏览:603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两者知识内容梳理发现,社会工作与社会学联系密切,特别是在理论继承方面。在实际教学中,《社会学概论》课程由于理论抽象程度高等导致学生缺乏兴趣。通过准确的课程定位,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特点设置授课计划和方法可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会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关键词:课程定位 社会学概论 社会工作
《社会学概论》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为社会工作提供最为基础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等。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内,《社会学概论》是其中的核心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入门”课程,涵盖和架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由此,对《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进行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诸如: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不受重视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找到当前《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中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对其进行定位的建议。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一)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的“依附”与“游离”

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类,与具体的社会学学科地位平等。一般认为,在早期,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帮助有困难、有需求的人士改变其处境的活动。他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追求社会进步的取向十分接近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规律,而同时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现状的关注是密切的,尤其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对案主问题形成的社会原因的深层挖掘。由此,社会工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学知识的依赖十分明显。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工作在其产生初期是紧紧地“依附”于社会学的。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学借用的知识范围随之扩展。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不再紧紧依赖,这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的“游离”。他已不满足于是社会学的一部分,而要成为独立的一门科学。需要明确的是社会工作的相对独立并不认为是对社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udooo.com

会学的完全分离。相反,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以一种新的方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学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支撑社会工作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科大厦,同时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检验和建设社会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学概论》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就如:社会学中的生命历程理论以及社会工作导论中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都为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做理论指导。从根本上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相辅相成。

(二)社会学知识体系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在对社会问题的界定与解释和指导社会工作具体实务过程中等方面,社会学都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例如,社会工作导论中指出: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影响并指导着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行为的选择;关于人的成长理论成为社工师分析个案具体问题的前提;关于社会互动理论,如符号互动论时刻指导着社会工作师怎么写作的全过程;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理论,如结构功能主义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了解释,也为社会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性理论架构;关于社会保障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努力的目标。例如,关于贫困、老年、失业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去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以及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也发生着变化,从个案解决到小组社区,从社会救助到社会发展,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到一般社会人士需求的满足,社会工作实务范围的不断扩大,都要求对问题给予社会学的解释。由此可见,社会工作的任务对社会学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就如,《社会学概论》中,关于社区这一章节社区研究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以及社区研究方法(人类生态学的方法,人类学的方法,社会系统的方法)为社会工作者建设社区,促进社区的进步和协调发展予以社会学上的理论支撑。[3]

二、 《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抽象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社会工作专业是直接以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为内容,以培养职业社工师为目标的一个实务专业。但《社会学概论》由于知识涵盖面广,基本概念多,基础理论多,对原本就较多强调实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要求比较高,学生缺乏持续性的兴趣。要知道,在具体的教学中,纯粹的理论讲解是相当枯燥无味的,加之对理论的理解有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掉了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对社会学基础知识的“依附”又要求学生要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理论的社会学概论与重视实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隔阂,最终导致社会工作对专业理论的忽视。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理论就好比社会工作这座大厦的根基,对理论的忽视则动摇社会工作实务的根基,根基不稳,则影响专业技能在实务工作的发挥与运用。[4]就如我们只有理解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类型和社会运行模式、原则以及社会转型,才能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理论联系实际,从对案主个人问题社会成因的分析到关心更多的社会政治责任。当前的社会信任、公民道德等危机重重。老人跌倒扶不扶,同性恋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这些层出不穷的难题都需要社会学做出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专业教材在编写中集中于宽泛的理论解释,而忽略了案例,尤其是贴近中国实际现状的案例。[5]例如:在社会流动这一章节,若加入农民工这一庞大的流动大军现状分析,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总之,教材的外来性和理论性无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仅仅形成了理论自觉,而无法将之运用到实践。[6]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