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阐述英语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方式

阐述英语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方式

收藏本文 2024-02-22 点赞:3793 浏览:97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急需国际化的人才,因此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是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以英语基础教学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支撑、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为补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 信息化 专门用途英语
[作者简介]吴非晓(1966- ),男,吉林长春人,空军航空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王成祥(1978- ),男,吉林镇赉人,空军航空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实践。(吉林 长春 130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军事航空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PA115031)
[]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发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院校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在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三个不适应:首先,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有效交流能力与全球化需求不适应。虽然这一点是大学英语界的共识,但由于课时在减少,生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等原因使得改革进程步履维艰,特别是在非重点院校中更为突出。其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与工作的实际需求不适应。普通用途英语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表现出它的不适应性。很多学生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可毕业仍不具备有效交流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另外,学生的自主学习条件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有了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可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英语,但由于缺乏引导,不知道如何利用,不知道选取什么材料,如何来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经常会因为感觉不到进步而去干些与外语学习无关的事情。因此,应构建以英语基础教学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支撑、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为补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对语言教学规律的再认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人类对语言的掌握要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认识,才能抛去语言的外壳,掌握其内在的、深层次的规律。
人类第一语言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学会了语言的深层结构。这一深层结构的获得是靠大脑在无数语言材料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形成的结构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大脑中保留的时间很长,甚至终生。
中国人学习英语多数情况下是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的。这时采用的方法多为演绎法,即先给出语法规则、拼写规则、读音规则、语意规则及文化规则等,再通过实践去练习。这样获得的语言结构多是独立的、零散的,不易结成有机的整体,记忆不深,保留的时间很短。因此,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中既应注意语言的输入,也应强调语言的输出。Krashen提出:“二语习得产生的一个条件就是习得者需要比他(她)现有水平更高一点的语言输入。”Swain认为,“可理解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固然作用很大,但仍不足以使习得者全面发展自己的第二语言水平。如果习得者要使自己的第二语言既流利又准确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输入”,更需要“可理解输出”。 输入是基础,输出是目的,两者互补互动,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三、以英语基础教学为核心

(一)打好英语基础的必要性

学习英语就是要把它当作一个工具,而要掌握这个工具,首要的是要打好基础。那么大学阶段是否应该继续打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的词汇量为3500左右,对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有着明确的规定。可通过对非重点院校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认为自身英语水平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学生约占40%,认为自己听力和口语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约占43%,可见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城乡之间教育的差别在扩大,并且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学生和教师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投入较大,不够注意培养能力。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这样也造成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继续为大学生打基础。

(二)大学阶段打基础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识主体积极地建构,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因此,教师应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注重方法的传授。
1.既要重视输入,又要强调输出。输入主要靠阅读和听。没有足够大的阅读量就掌握不了交流需要的词汇、短语和表达方法,就无法加深对各种语法现象的再认识,就缺乏对目的语文化的更全面的了解,等等。因此,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讲解阅读的方法,更应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任务的布置和检查。没有足够的听力的量,辨音能力就弱,对语流的切分能力就弱。学生在真实语境的听由于有肢体语言的提示,还比较容易听懂,但中国人的英语听力能力多数是要在虚拟的语境中练习的。在听的过程中不仅要泛听,更应强调精听和非标准语音的听力训练。听主要是靠学生自己练。说、写和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输出形式。在中国,很多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应试。课堂上时间紧,人数多,说的机会很少;课下又难找到说的理由和交流的对象。英语专家丁往道说过:“学语言光听不说,光读不写,是学不好的。” 2.学习英语既要重视学习语言知识,更要强调能力的培养,而要提高能力就要不断地练习。英语专家胡文仲谈如何学习英语时说过:“学习英语无捷径。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英语专家吴冰也曾说过:“学习外语‘懂得了’不等于‘掌握了’。”如对中国人来说,理解she和he二字并不难,但用起来却每每出错,因此要常练、多练、反复练。
3.课程要立体化、内容要弹性化、方法要多样化、教学要层次化。课程要立体化是指应为学生提供立体化的课程,应开设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讲座课课程,既要提供培养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课程,也应提供学习文化、文学等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弹性化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内容的题材应多种多样;二是教学内容的难度应适当具有一定弹性。方法要多样化是指教师要将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翻译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来化解教学中的难点,掌握教学重点。教学要层次化是解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有效方法。分层次教学可使教师的备课、上课的针对性更强,能做到因材施教,就不会出现“有的吃不饱,有的够不着”的情况。

四、以信息化技术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支撑

进入21世纪,教育在迅猛地发展,其中的一个标志就是教育信息化。如果教师还是只靠粉笔、教材和一张嘴讲授英语课程,那就会事倍功半。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语言学习更加生动形象、信息量更大、语言学习环境更加真实,真正突出过程学习。而网络课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水平进行语言输入,超时空地与人交流,进行人机交互。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前教师发布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前自学,课上进行展示,课后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复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正如英语专家秦秀白说过的那样:“好学生都不是在课堂上由老师‘教’出来,而是靠老师在课堂内外‘导’出来的。就学习英语而言,不要把‘宝’都押在课堂教学上,而要靠自学。”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各种英语竞赛、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主题活动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实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真正实现Franklin所说的:“Involve me,I’ll learn.”

五、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为补充

英语基础打好了,学生就一定能胜任未来从事的工作吗?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即使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到国外后仍然交流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专业英语掌握的少又不能灵活应用是主要原因。
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部分高中毕业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外,也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应何去何从呢?答案就是要采用非均衡发展的办法,积极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1980年我国就颁发了《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该大纲将大学英语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和专业阅读教学阶段。专业阅读阶段:使学生具备比较顺利地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的能力。国内许多专家认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的重心应逐渐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方向转移。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外贸英语、医学英语等。专业英语有着不同的词汇特点、语法结构、篇章框架、表达方式和理论。ESP教学的精髓就是用什么学什么,学用结合,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果一味地去学习普通用途英语是浪费时间,应学习和积累一定的专业词汇、熟悉专业英语的特点,以便能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基础,适应自己未来的工作。但此方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多数大学英语教师认为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专业教师的事,另外多数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除了教英语的基础知识外还不胜任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因此,一方面应丰富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应实现师资共享,即把专业教师中英语水平高的进行培养和使用,使他们懂得语言教学规律,不仅注重专门用途英语(ESP)知识的传授,也重视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使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和基础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能够相互促进。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要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处理好普通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关系,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满足时怎么发表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邓刚.计算机辅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助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相关问题[J].中国外语,2007(3).
罗卫华,佟大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与研究方法[J].外语界,2009(1).
[3]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Hutchinson and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