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六字诀

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六字诀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10650 浏览:4546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初中语文教学贯彻新课标精神所必须直面的课题。“注”、“顺”、“读”、“品”、“背”、“积”文言文教学六字诀(六大环节),是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或许能给文言文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环节;自主;习惯
1009-010X(2013)08-0030-0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贯彻这一精神?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六大教学环节,概括为“注”、“顺”、“读”、“品”、“背”、“积”六字诀。
一、注
注,就是在文本中标注出难读的字音和重要的词意。此环节要求学生把重要的、关键的注释写在课文对应的词语上;课本上没有注释的,要借助工具书查阅、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也把字音、词意标注在文中。同时,要求学生在标注的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初步了解。
但在教学中发现,初中起始阶段的学生没有标注的习惯,口头翻译课文时,既要看文本又要看文释,目光在文本和注释之间游离不定,只顾着完成任务,哪里谈得上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口译过程常常是结结巴巴,口译过后莫名所以,既耽误时间、又没有效益,更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童趣》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学时应通过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手段交给学生“注”的方法,培养他们给课文做批注的习惯。示例如下:
这是一篇浅易文言文,写的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童年趣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注”的任务没有问题。示例中,“秋毫”、“物外”是文下有注释的,其余都是学生自己理解后自己标注的。因为这是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要求标注要细,达到根据标注就可以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可以说,没有注的第一步,学生就不能深入地理解文意,也就谈不上培养语感、领悟内涵、积累文言知识了。
二、顺
顺,即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其法有保留、替换、补充、调整语序、略去等,基本要求是能够用规范的语言准确地说出句子的大意。
这个过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古人文言表述的习惯,了解文言文句子的规律。省略句和倒装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顺的过程中就要加以补充和调整,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则应补充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 “何以战”应调整为“以何战”。 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学生文言文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官职等是可直接保留的,如“庆历四年”“陈太丘”等;而对于古今意思没有变化的词语,为了使译文顺畅就要进行替换,如“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无礼”一词尽管现在还在使用,但是联系上下文替换成没有礼貌则更顺畅;对于调整音节的助词,则可略去,如“公将鼓之”、“怅恨久之”中的“之”。
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可以让同桌学生互说互听、合作学习,教师往来巡视、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倾听并及时纠正学生说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对重要词语加以强调,然后让学生站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述说文章大意。
这一环节还要求教师要有耐心,特别是学生初学文言文的时候,要给学生充分的“顺”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一位学生草率地把“元方时年七岁”理解成“元方七岁那年”,显然,学生在不该调整顺序的地方进行调整了,教者不是简单的纠正,而是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让学生体会出文章突出的是元方的形象,便自觉在七岁前加个“才”字,将句子译为“元方这一年(才)七岁”,既纠正了学生的误解,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体悟,可谓一石二鸟。
三、读
如果说学生在“注”和“顺”的环节中的读是初读、粗读,这里的读则是深入地读,是精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有效的读,是进一步对话文本,理解文本,培养文言文语感,积累寻章断句知识的读。
读的形式有范读、领读、个人读、齐读、默读、朗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避免形式单

一、枯燥乏味的读。

读的要求要严格,正如朱熹所说“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达到“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的境地。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是古代语文教学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诵读,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出声”的“读”,它包含和朗读、朗诵并行的多种读的形式,包括读书时的左右晃动、引吭高歌等“伴读”形式。诵读注重强调以下要素:(1)注重多种感官的参与,综合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眼到、口到(相似度检测)、耳到、心到。(2)注重读的量,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反复多遍,直至成诵。(3)注重读的质,它是品读、美读,重在“整体直觉”地“玩味”,“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朱熹语),如此“涵咏”,方能达到心与书的融合,让书上死的文字化为人心中活的养分!
四、品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文质兼美”的力量。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说:“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语文教材用《鸿门宴》、《赤壁之战》等作为课文是取其文学性而入选的……《答司马谏议书》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书信,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信……只是由于王安石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拗相公’的形象跃然纸上。《活板》不是科学论文或科普文章,它本来就是从《梦溪笔谈》这部‘笔记小说’选出来的。”由此可见,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有“文”的意识,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品”所解决的正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通过议论、讨论、甚至是争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品“情”、品“景”、品“道”,将文言文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挖掘出来,以期收到培养鉴赏能力、传承文明的功效。

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学位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