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高三地理教学有效性探究

高三地理教学有效性探究

收藏本文 2024-02-02 点赞:4117 浏览:133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习的紧迫性,导致地理学习成为文综中最难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感到困惑。本文主要从高三地理教学有效性入手,分析地理教学存在有哪些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地理的困难?
关键词:地理教学有效性问题策略
笔者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很多年,如何发挥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下探索。

一、第一轮复习阶段(10月——次年1月)

第一轮复习为学科内单元复习,以达到打牢基础,利用知识网络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自主探究、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三年级更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多与学生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困惑,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真正发挥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
在教学设计时,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其充分地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讲课时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加插一些地理小故事,如在讲到密度流时可以引用二战中联军的潜艇在德军的严密监控下,成功地利用地中海深处的洋流,关闭发动机,借助底层洋流运动,成功地躲过了德军的监视,成功实现了诺曼底登陆”。再配以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更加妙趣横生。
2.看图不如画图,讲画同步
俗话说,听过的不如看过的,看过的不如亲手做过的。学地理的关键是识图,“识图不如画图”,最好的方法是当堂作图,讲绘同步。教师把地理知识与绘图结合起来,边讲边绘边填,地理位置找得准,直观性强,学生记忆深。再者,便于学生摹仿。在“画中”思考和领悟,这样,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记忆更牢固。比如画洋流分布规律图,教师在黑板上绘图、填图,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画起来。长期训练下去,便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绘图、填图水平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既“活学”又“活用。
3.重视基础,强调过手训练
在高三教学时,教师要认真把好关,为学生挑选一份好的教辅。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剔除一些偏、繁、难,选择一些难度适中,基础性强,覆盖面广的供学生做。在教学时以其为参考,增补或者删减一些东西。
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不牢,地理很多的知识点杂乱无章,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记忆并能熟能生巧。我坚持课堂知识“堂堂清”、“周周清”、 “月月清”,把全班分成几组,每周两次组长抽背,每节新课内容要求学生都背下来。

二、第二轮复习(2月——4月中旬)

如何科学高效的组织第二轮地理复习备考,是高考成败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是突破教材原有结构,将知识相关的内容和学法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新建立逻辑框架体系。通过整合,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复习层次,以求达到基础扎实牢靠,知识系统条理清晰,能力实现飞跃。
1.强化主干,构建知识框架
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方法)。根据这个精神,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命题主要围绕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地图、经纬等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其中时间计算、天气和气候、陆地和海洋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城市化和城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地图等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点,也是复习备考的重点。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应用,要学会地理思维方法,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应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和反思,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象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要学会运用系统地理原理综合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2.重视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制图者,移目天上概览人间;读图者,聚焦方寸胸怀寰宇”。现代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地理高考试题几乎是以地图为载体出现的,学生应该做到心中有图。
地理图表类型常见的有:坐标图、统计图表、示意图、区域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这些地理图表突出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同时所设计问题的解答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层次差异。从高考试题中地理图像的呈现形式和类型来看,区域分布图、等值线图、地理统计图、地理原理图等尤为重要,地理景观图等也时有出现。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进行分类整理,总结读图规律,要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审图”能力。在读图时我常要求学生遵循以下程序:“先读图名,再读图例,然后读图的位置,最后读图的局部特征”。
3.专题训练、试卷讲评落实到位
专题训练是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必不可少环节,也是检查专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否达到《考纲》或《课标》要求的能力标准,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检测出来。通过训练,去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通过训练,找出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改正,要准备一个错题本,以便最后一轮“查漏补缺”时巩固。
作业处理遵循“有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的原则,对作业与试卷处理必须严谨细致。在试卷讲评时,要注意去分析试题考查的目的;了解试题覆盖的知识点,分析归纳出解题方法;还要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帮助其找出原因,如:审题不清、题意不明、看错题目、错解题意、不明要求、答非所问、出现错字甚至填错答案等,提出解决措施,做到及时纠正。
试卷点评,还应该注意点评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对综合题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要求学生尽量运用“地理术语”表述,避免答案“口语化”。
4.总结答题技巧
选择题 “仔细审题”是关键,明确题目结构,搞清基本信息,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其次,依据题干的要求,从题肢与题干的关系上对备选项进行认真推敲,利用不同的方法如优选法、逆推法、排除法和比较法等选出最符合题意项做答。
综合题 学会从自然因素、社会和经济因素(人文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入手。自然因素又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入手;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人口、科技、经济状况等方面入手。根据地理答题的这个特点,构建出答题模式,学生在答题时就有方向性,不至于找不到“北”。如回答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方面时就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去套,再结合具体的区域特点,准能拿到高分。

三、最后冲刺阶段(4月中旬——6月上旬)

此阶段以回归教材、跨学科热点综合复习和强化训练为主,通过以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寻找学科切入点,培养学生在学科间进行知识的转换

怎么写论文www.udooo.com

能力,通过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解题能力和技巧,贴近高考。
1.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回归教材是历经多年的教与学的验证,是千锤百炼出的精华。回归教材就是回归根本,将曾经发散开来的、拓展延伸出去的知识与思考聚拢起来。正是这聚与散的过程形成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专门给足时间让学生看书消化,考生可以找到一种踏实感,同时也能找到知识的遗漏点,便于及时查漏补缺。
2.收集热点知识: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张亚南/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如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食品安全问题,水污染等。
3.精心编制和挑选试题:
可以整合历年来的高考试卷以及高考模拟试卷上的试题,精心编制和选择几套好题让考生在考前做做,保持良好的做题状态,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通过试题的整合与精挑细选,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