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关于措施类和意义类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等要求

关于措施类和意义类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等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17247 浏览:7246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措施型试题一般以“如何解决(加强,改善)……”“采用什么措施(对策、途径、方法)……”“怎么实现……”等形式出现。这类试题有的指定了行为主体,如党、国家、政府、某职能部门、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有的则同有指定行为主体,需要学生依据试题内容自己确定。

一、解答措施类主观题的一般对策

对策一:落实主体
主体明确的要围绕试题指定的主体进行发散思维,所答内容要符合角色身份;主体不明确的则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的视角进行发散思维,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如企业应该怎样做,政府应该怎样做,个人(劳动者、农民、消费者等)应该怎样做等。
对策二:“三联系”分析对策
一是联系教材,解答措施型试题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意义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认识国家或社会生活中某种行为、某些重要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并加以分析和归纳。

二、解答意义类主观题的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
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的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
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便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
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作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
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然性、重要性。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
如回答我国重视产品质量的意义,就需要从消费者、企业、国家等角度去谈,体现由小到大的原则。
从“对牛弹琴”典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王月全
战国时代,有一个音乐家叫公明仪,他能作曲也能演奏,特别是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一天,他来到郊外,见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起,摆上琴,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公明仪想,是不是这支曲子太高雅了?要不就给它弹弹小曲吧,可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公明仪很是失望。这时旁边有人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于是,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改弹像蚊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果真老黄牛竖起耳朵,甩甩尾巴,赶着牛蝇,动了起来。
这个典故看似平淡,实则给我们很大的启迪。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中细致入微,津津乐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就是不感兴趣。是教材原因,还是学生原因?我看主要还是教师教学策略的问题。为此,结合“对牛弹琴”典故谈谈个人对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策略的粗浅认识。

一、强化学情研究是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

对牛弹琴,牛无动于衷,是因为弹琴的内容不适合牛的习性。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激而不发的现象,更多的是因为教师对“彼”的研究和把握不够。学情研究就是要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社会特征进行了解和分析,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特别是针对将要教

源于:论文例文www.udooo.com

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情况。教学中强化学情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预设,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指导,创设贴近学生语言的交际情境,策划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对牛弹琴,牛随琴而动,是因为琴声对路,激发起了牛的兴趣所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兴趣从何而来?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活”。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引进“活水”。教师在备课时要拓宽知识渠道,丰富教学内容,真正让教材知识背景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二是在教学思路设计上要努力求新,把课上“活”。教师在教学思路设计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鲜活”内容,认真设计好导语和结束语,创设好学习情境,选好突破口,真正让学生学习兴奋有趣。三是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实施新课改理念,切实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真正把学生教“活”,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一首诗,一幅画,一件寓教于乐的艺术品。

三、创设良好环境是从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

对牛弹琴,能牛琴互动,是因为环境和谐,没有别的影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学中应将师生的相互交流作为重要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互动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启迪共同思考,分享成功与失败,促进共同发展。要做到师生积极互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重要。只有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才可能更充分地师生互动与交流。
我认为在教学互动中创设良好环境,教师应做到:第一,尽可能地消除学生“戒心”。教师不仅要发现和重视学生的长处,多给予赞扬,更要容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多加以引导,真正消除学生的心理约束。第二,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将学生视为知己和朋友。宽松的环境不代表教师放任不管、学生为所欲为,而是教师只从总体上加以把握,适时引导,不随意插手和干预。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思考的机会。第三,尽量讲究批评的策略。教师批评学生重在启发他们的自我思考,通过思考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觉改正错误的目的。
总之,强化学情研究,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不失为初中语文教学的良好策略。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