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归潜志》文学思想

《归潜志》文学思想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20208 浏览:936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归潜志》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学思想的学术笔记,它客观地了金代文学创作生长、发展的概貌,是金代文人关于文学理论思考的成果。《归潜志》的诗学思想是在评价、考察金人诗歌创作基础上建立的。在源流论上,它主张“以唐人为法”,即推尊“唐人风致”:“格律精严,辞语清壮,度越前宋,直以唐人为指归”,再者就是“师古风尚”:“诗学当自三百篇始,其次离骚、汉魏六朝、唐人”;在创作论上,主张诗人“发其喜怒哀乐之情”,为此要求诗歌一要“浑然天成”,二要“以情动人”,“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在风格论上,强调“有志于风雅”,诗歌创作应思想高尚、健康清新,风格刚健、凝练,崇尚“诗以取之旨”。刘祁与赵秉文、元好问、王若虚等金代批评家遥相呼应,其诗学思想代表了金末诗坛的理论倾向。关于《归潜志》的散文思想,刘祁在融合李纯甫“为文欲自成一家”和赵秉文“文章不可执一体”等文坛领袖散文主张的基础上,了“文章各有体,本不可相犯”的散文思想,“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如“散文不宣用诗家语,诗句不宜用散文言。律赋不宜犯散文言,散文不宜犯律赋语。皆判然各异。如杂用之,非惟失体,且梗目难通。”不仅如此,刘氏还身体力行,在具体散文创作中予以践行,做到知行统一,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其散文思想。《归潜志》文学思想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金代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具体表现为:金代末年的社会文化思潮对刘祁心态及价值取向的影响;金末文学批评的语境对《归潜志》文学思想和刘祁诗文创作的哺育与熏陶。具体的,包括赵秉文的“师古”与李纯甫的“师心”、王若虚的“纪实”与雷渊的“尚奇”,以及元好问的“师古风尚”和“以诚为本”等,《归潜志》文学思想产生的土壤。透过上述文化语境,不仅可以体察《归潜志》文学思想产生的原因,更的是它还使了刘祁及《归潜志》在金代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关键词:《归潜志》论文刘祁论文诗学思想论文散文思想论文民族文化融合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5

    目录5-7

    引言7-9

    章 刘祁家世生平及《归潜志》写作述考9-15

    节 刘祁家世生平述略9-13

    1. 出身"丛桂蟾窟"9-10

    2. 遭围而历国难10-11

    3. 北归潜心著述11-12

    4. 仕元卒于任所12-13

    节 《归潜志》创作情况略考13-15

    一、《归潜志》的创作及刊行13-15

    二、刘祁的其他著述15

    章 《归潜志》诗学思想15-31

    节 "以唐人为法"的源流论15-22

    1. 推尊"唐人风致"16-18

    2. 倡导"师古风尚"18-22

    节 "发乎喜怒哀乐之情"的创作论22-26

    1. 浑然天成23-24

    2. 以情论诗24-26

    节 "有志于风雅"的风格论26-31

    1. 贵"含蓄"功夫27-29

    2. 尚"实录"精神29-31

    章 《归潜志》散文思想31-42

    节 《归潜志》的散文主张31-34

    1. "为文欲自成一家"31-32

    2. "文章不可执一体"32-33

    3. "文章各有体,本不可相犯"33-34

    节 刘氏理论指导下的散文创作34-42

    一、主题思想的丰富多彩34-39

    二、艺术特色的形式多样39-42

    章 金代文化语境与《归潜志》42-52

    节 金末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归潜志》42-46

    一、国家不幸与救亡图存42-44

    二、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44

    三、黍离之念与薪火相传的遗民心态44-46

    节 金末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归潜志》46-52

    一、赵秉文的"师古"与李纯甫的"师心"46-48

    二、王若虚的"纪实"与雷渊的"尚奇"48-49

    三、元好问的"师古风尚"和"以诚为本"49-52

    结语 《归潜志》是金代文学批评文本52-5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