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语文教学 >何以培养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视角

何以培养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视角

收藏本文 2024-01-09 点赞:11000 浏览:448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批判性思维主要是对已有的知识、思想、理论进行回顾、反思和质疑,发现问题所在,立足于“破”。它是识别谬误、探索真理的思想武器,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从而成为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造就创新人才,必须实现由“共性”到“个性”、由“求同”到“求异”、由“接受”到“发现”的转变。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1673-8381(2012)05-0050-05

一、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与价值功能

(一)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批判性思维运动,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引入这一概念。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思维方式,对科技创新、社会发展有着特殊作用,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其研究越来越多,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定义。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开拓者恩尼斯对其下的定义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2\]。美国批判性思维理事会主席理查德 W. 保罗将其定义为:积极地、熟练地解析、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那些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是通过观察、实验、反省、推理或沟通收集而产生的\[3\]。美国哲学协会通过德尔菲法,得出专家较为一致的定义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4\]。日本青年认知心理学家之会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作出有主张的思考\[5\]。迈克佩克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在探讨中的问题领域运用适当的反省性怀疑\[6\]。我国学者钱颖一认为,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善于怀疑已有的结论,能够用多角度的、不同于常规的方式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并给出不同以往的新答案\[7\]。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尽管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概念的表述还不尽一致,有的侧重理性的思考方法,有的看成是一种思维技能,有的强调思维的否定性作用,有的注重发现问题的思考过程,有的不仅包括发现问题的思维形式,也涵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反省性怀疑、评价性判断是其基本内涵。
从词义上看,在英语中,critical thinking有怀疑的、辨析的、推断的、机智的、敏捷的意思。汉语中的批判,一是评论是非;二是对某种思想言行(多指错误的)进行系统分析。因此,本文认为,批判性思维主要是对已有的知识、思想、理论进行回顾、反思和质疑,发现问题所在,立足于“破”。可以说,这一概念反映了人们对“批判”一词的基本认识。它主要包括批判精神和批判技能,批判精神体现为不跟风、不盲从,习惯质疑,善于反思,客观、公正评价观点等思维习惯;批判技能包括分析、推理,归纳、演绎,解释、评价等。前者表现在“勇于批判”,后者表现为“善于批判”。鉴于我国大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贫弱及其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论述将偏重于前者。

(二) 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功能

1.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创新的前提。美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精神就是批判,就是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有新发现。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是在批判中发展的,真理是在批判中完善的,人类文明也是在批判中不断进步的。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正是由于对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的产物“同时性概念”发生怀疑,进而对其进行批判,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通过对牛顿的光的“粒子说”进行批判,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使得光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托马斯?扬在总结其创立新说的经验时说,“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是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万无一失的”,“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阻碍了科技的进步”\[8\]。整个科学史中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在创新过程中,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即所谓“准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反省、质疑、有根据地判断的批判性思维,是提出问题、进行创新的关键,只有对现存的一切持审视、反思的态度,从“定论”、“真理”、“既定事实”中发现不合理之处,大胆地想象、探索,才有可能突破思维定势、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有可能创新。可以这样说,对创新者而言,批判不仅是许可的,而且是最首要的金科玉律,迷信和虔信对他们来说是禁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以怀疑、批判为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前提的,由质疑到反思再到论证,直至得出新的结论。没有批判性思维,不可能发现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更不可能有革命性的创新。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是识别谬误、探索真理的思想武器,是创新的必经环节和必要条件,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批判性思维的缺失是阻碍创新的根本原因。
2.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首要素养。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人才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素养,既有思维能力方面的因素,也有意志品格方面的因素,如坚持探索,惟真是求的独立人格;不拘陈见,破除框框的批判思维;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学贯中西,宽广渊深的文化素养;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9\]。有的将其概括为洞察想象能力、综合交叉能力、反思批判能力、学术自主能力和合作分享能力等6个要素\[10\]。有的将其总结为好奇心和兴趣、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11\]。也有的认为,有控制与征服欲,聪明等是其显著特征\[12\]。还有的认为,可能“受到兴趣、爱好、情绪、意志、动机等意向的制约更大”\[13\]。由于创新是别有见地、前所未有的旷世绝俗的活动,具有反常规、反常识、反模式、反程序的特点。创新中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否定,敢于怀疑、批判、证伪是创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果认为现实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那么,创新也成为不可能的事了,社会的发展也就因此而停滞。我们因此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从这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这种学习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以获得知识为最高与最终目标,而是用科学家探寻真理的方式,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检测设并努力加以验证,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原理,形成概念,建构理论。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不再是温良的倾听者,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知识的主动求索者、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灌输者,而是充当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反思与质疑,分析与推理,立论与辩论,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鼓励他们凭借独立思考批判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建构自己的主张和观点,让他们在“发现”中经历失败、尝试、成功。发现式学习法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具体的、情景化的场景,在特定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
总体来说,我国大学在教学法上表现的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只是教学生怎样按别人想的去想,却忽视了叫学生按自己想的去想\[19\]。教师也分不清记忆他人结论的学生和凭借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作出结论的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很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一般不会辨析、质疑教师的观点,更不敢挑战权威,这样只会培养学生依附性人格。殊不知,具有依附性人格的人,只会泥古前人,迷信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注定不会有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之创造。美国大学的教学从来不将死记硬背一些事实作为追求,而是让学生去分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去分辨某一问题不同观点之间的矛盾,去发现问题,同时,努力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此,他们发展了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由一小群学生去立论,去辩论,在彼此苛求、相互批判中找到新的灵感,而不是盲目接受老师的观点\[20\]。哈佛大学就是一个典型,它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质疑,重视不同的思考,珍视个性化表达,注重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探求的精神和发现的能力。这值得我国大学教育认真借鉴。
虽然我们不能期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科学家,但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科学、努力进行批判性思考,不让他们在发现学习中养成反思质疑的精神、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我们期待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理想将永远只是梦想。

三、 结 语

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创新人才规模与质量,是判断其整个民族创新活力的基础性指标,是决定社会观念更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改进和艺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我国创新人才尤其是杰出创新人才匮乏的难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应该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改革。促进而不是遏制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发展,激发而不是抑制学生的反思质疑的精神、发现能力,冲击而不是强化学生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追究原理理论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权威的观点,质询评价真理的标准,启迪、激发和培养他们永无休止的批判精神,应是大学教育重建的目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现阶段我国主流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并不认同,可以断定地说,不是促进,而是阻碍。因为鼓励批判性思维,可能会让社会听到更多的反对声音\[20\]。但为了求解 “钱学森之问”,医治诺贝尔奖的“中国之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愿望,无论是大学还是社会,都要能够宽容思想偏激式的批判,容纳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怪才”与“偏才”,挖掘、呵护、扶持和引导他们成才,培养“具有勇气的知识人”,这不仅是大学教育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莱文.中国大学最缺对评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10):68.
[2] Ennis R H.Criitical thinking:A streamlined coception \[J\].Teaching philosophy,1991(1):5-25.
[3] Paul R,Elder L. Critical thinking: Teaching student to seek the logic of thing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1999(1):34-35.
[4] Facion P A.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e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ent and Instruction: ExEcutive Summary “the Delphi Report”\[M\]. Millbrae, CA: The Californial Academic Press, 1990:52.
[5]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6] 樋口直宏.批判性思维教学中思维技能统要\[C\]//日本教育方法学会.教育方法学研究.京都:明治图书,1997:40.
[7] 钱颖

一、批判性思维决定创新能力\[J\].现代国企研究,2011(11):7.

[8] 王桂林.试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2):23-27.
[9] 袁广林,陈 嵘,罗 薇.浅议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其培养\[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118-121.
[10] 叶志雄,李 娜.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学术批判反思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1(7):26-30.
[11] 朱清时.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EB/OL\]. \[2012-01-03\]. /detail_sy.asp?id=17.
[12] 阎光才.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J\]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中国高等教育,2011(1):37-39.
[13] 丁润生,胡金贤.无尽的宝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68.
[14] 张笑涛.“思想偏激”的本质是大学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充要条件\[J\].现代教育管理,2012(2):5-10.
[15] 刘 亮.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J\].教育评论,2011(3):138-141.
[16] 郭 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命题——哈佛大学的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1):60-64.
[17] 张菊香.胡适代表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4.
[18] 钱佳宇.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比较——对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的反思\[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8):55-58.
[19] 眭依凡.高等教育强国:大学的使命与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26-30.
[20] 理查德?莱文.通识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角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8-10.
(责任编辑 朱漪云)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