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北欧文学 >简析部首“辰”部首组成诸字是“龙”文化文字化

简析部首“辰”部首组成诸字是“龙”文化文字化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35030 浏览:1595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辰”部首为主组成的诸汉字,是“龙”文化的文字化 。这些“辰”部首为主组成的诸汉字,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龙”的各种活动及其社会影响,其中当然包括着先祖们对于“龙”的评价。
关键词:辰;龙;龙文化
1005—5312(2012)27—0111—03
古汉字体现了先民对于自己所处社会和自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体现出古代先民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对自然界的看法。古代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农业的国家对于水利以及农业用水的重视是摆在第一位的。靠天吃饭,这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是一种完全自然而又无可奈何的想法。在当时,强大的无可逾越的自然力使古代先民臣服于巨大自然力的面前。对自然力的依赖和敬畏使他们制造出龙这样的神奇动物。龙主宰天气,龙行云播雨,龙成为农业的主宰和救世主。对龙的看法,是古代人们对于天气,对于雨、雪、冰、霜规律性的一种模糊的看法,并且以“龙”神话形式出现。我们不必严厉的去责问古代先民这些想法的近于虚妄,但却可以从“龙”神灵的检测设,看到自然力对于农业的巨大影响。
古代传说里,行云播雨的龙是身材伟岸、躯体庞大。在《尔雅翼释鱼》中,是这样描写的:“龙,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蛰,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头上游物如博山,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关于龙,从古到今都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全国各地也有无数个的龙王庙来祭祀龙王,我们从下面一些文字中就可以比较深刻的领悟到,龙与中国农业和自然的紧密联系了。
比如“辰”部首组成的诸汉字,它们是作为“龙”文化的文字化。
在古文化中的“龙”,是一种很神妙莫测的神灵,龙有兴风作浪,腾云驾雾,行云播雨,以及身体大小可以随环境需要而变换自如等许多特点。“龙”由于为人世间怎么写作——它适当播撒甘霖,滋润万物生长,因而也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
“龙”(龍)字本身的写法,就是一种很特殊的动物的表象。在古汉文化中,“龙”既有着硕大的头,庞大的身躯和长长的尾巴,又有着目光如电的眼睛,血盆大口,以及锋利的爪牙,浑身闪闪发光的鳞片等。正因为龙的这些特点,它在汉字中的表现非常的不平凡和神奇。“朦胧”的“胧”,指龙在行云播雨的过程中,即使在大白天里,也能够遮住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当然,要看清楚“龙”是怎样行云播雨的,那是困难的,只能模糊地看。
在古汉字中,“龙”的另外一个别称是“辰”。就是说,凡是有“辰”出现的地方就有“龙”的出现。
而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经济,更是和“龙”(即“辰”)直接相关的。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农业的收成就来自于老天爷的赐予,风调雨顺的年景里农业就丰收,而在水旱虫灾的年代,农业就减收,甚至颗粒无收;农业年景的好坏,直接与龙怎么写作的好坏相关系。也就是说,“龙”能不能搞得风调雨顺,是农业能否丰收的关键所在,因此,农业的“農”(农)由“曲+辰”组成。这里的“辰”就是龙,而这里的“曲”代表农田和水利灌溉的意思。
和“龙”相关的字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我们还是从以下由“辰”部首组成的诸字来谈龙的文化吧。
龍(龙)。在甲骨文中,“龍”字是龙的象龙形。“龍”字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足、有角,能腾云驾雾、行云播雨的神异动物。甲骨文里我们看到的龙非常酷似现代的鳄鱼,但是龙比鳄鱼的本事大多了。龙能屈能伸但他到天上行云拨雨的时候,他是一条力大无比,能够腾云驾雾,将雨水播撒到人间,播撒到田野山川的一条巨龙。而龙遇到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他也会见机行事,委曲求全,将自己幻化成其他的动物;有时也会把自己变化成一条小泥鳅,这也是龙的一个变幻手法。龙在行云播雨的时候,驱使雷神、风伯用闪电雷鸣,的场面,来增添龙的威严和本领。正是这些特点,奠定了龙及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在中国,从奴隶社会开始以来的许多统治者,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真龙天子的模样,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普通的老百姓对于龙的功过也一清二楚:一方面它会播撒甘霖,风调雨顺,使农业丰收,使人民的日子好过些;同时龙又会耍脾气或者猛下暴雨,导致洪水泛滥,百姓痛苦死亡;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或者干旱无雨,赤地千里,百姓无衣无食,辗转逃亡,死于沟壑。但是,农耕社会的中国是离不开龙的。因此,老百姓更多地在龙王跟前虔诚敬畏,各地均建筑有“龙王庙”,以经常祭祀龙王;另一方面有时也要发泄对龙王偶尔恶行的不满,用耍龙灯等形式来戏弄龙王;但目的还是想讨好龙王,让龙王施恩泽于百姓。
由龙字组成的词组有:龙舟、龙灯、龙宫、龙驹、画龙点睛、龙蟠虎踞、恐龙、龙颜、龙体、龙袍等。
辰chen:从“辰”字本身来看,像拖着长长尾巴,挺着有明显区隔成一段段鳞甲的胸脯,并且有着长长尾巴的爬行动物的样子,或者就像“恐龙”的样子,也像中国古代描写的“龙”的样子。中国古代把“辰”列为十二地支中的一个,“辰”被指为“龙”的代表。正是因为这一点,古汉字中有些字就与辰(龙)字相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古文化中,有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对应着十二种动物,子对鼠、丑对牛、寅对虎、卯对兔、辰对龙、巳对蛇、午对马、未对羊、申对猴、酉对鸡、戌对狗、亥对猪。在十二地支中,辰对应的是龙,为什么辰对的是龙,而又不显现龙的模样呢?因为龙可以幻化成许多的动物。这里的辰从外表看有一个长长的尾巴还有脚,还有一节一节带着鳞甲的躯体,但看不出整条龙的形状;只是龙的一个局部,而不是龙的一个全局,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么一个局部而否定它就是龙。如同一滴海水,反映大海的面貌一样,龙的一部分躯体也同样表现出它是龙。因为龙在腾云驾雾,行云播雨的过程中,人们对于龙往往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能看到龙的局部的身躯,特别是自古以来,中国古文化就认定辰是龙的另外一种表象,那么我们应当肯定的:辰就是龙。
“辰”字本义:辰就是龙。
由辰字组成的词组有:文辰、汉辰、辰符、辰母、辰典、辰句、辰里、行辰间辰、字斟句酌等。宸:宀+辰。“宸”字,由“宀+辰”组成,表示在一所大房屋下,住着一条“龙”(“辰”就是“龙”)。汉语字典中解释说,“宸,旧指帝王住的地方。也是王位、帝王的代称”。这种解释是正确的。历代的帝王又称为“真龙天子”。那当然宸就是作为“真龙天子”的帝王居住的皇宫了。古时候,“宸”也指的是北极星所在的地方。“宸”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由宸字组成的词组有:宸极、宸居、宸章、宸札(帝王的书札)、宸游、宸翰(帝王的书迹)、宸垣(京师)。
宠(寵):宀+龙。为什么把龙放在家里叫做宠?大家知道“宠”字有宠爱的意思。问题是这种宠爱有点没沿没边了。把龙拴在家里面,让龙住高大的房子,让龙锦衣玉食,让龙无事可做,让龙养尊处优,这样做表面上是在爱护龙,是在尊重龙,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却是非常错误的。龙应当有自己的职责,有自己的事业和工作,那就是龙应当根据上天玉帝的旨意和民间的需求,行云播雨,撒甘霖于人世间,只有这样做龙才真正成为“龙”。
可是“宠”的做法,却总把龙拴在家里,那么龙还能继续工作吗?龙不工作了,还是名副其实的龙吗?龙应当经风雨见世面,在闪电雷鸣,风雨大作的情况下去行云播雨;艰难困苦,恰恰是成就龙基业的基本条件。而养尊处优、惧怕困难,龙就不能履行这些龙的职能,龙只能是一事无成。这样,龙与“虫”(蛇的象形字)又有什么区别呢?俗话说,“马圈难养千里马,花盆难栽万年松”,与这里的“宠”(把龙养在家里)的做法错误,讲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的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往往一个独生子女有四到六个老人来照顾他,多数的孩子是健康成长,但是,也有少数独生子女,由于他们的家长们都千方百计的宠着他,这对小孩不是有益而是害。这种宠的做法是小孩从小养尊处优、无忧无虑,但是,没有经历任何的艰难困苦,使小孩难以在成长后应对各种复杂的艰难困苦的挑战,同时使一些独生子女的感情脆弱,稍遇困难和不顺就会怨天怨地,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战胜困难,有个别的甚至在困难面前丢弃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如果追根溯源,那么,这些青年人在小时候得到大人们过分的宠爱,以及这些年青人没有经历艰难困苦的考验,乃是这些年青人悲剧发生的基本原因。
“宠”字本义:把龙放养在家里,而龙应当遨游在大海里,或者在天空中行云播雨。“宠”,这是一种错误的行动。
用宠字组成的词组有:宠爱、宠若不惊、宠臣、宠妃、宠儿、宠惯、宠任、深得宠任、宠辱不惊、宠信、宠幸、宠遇、宠爱等。
辱:辰+寸。“辱”字中的“辰”,指的就是一条行云播雨的巨龙(辰);而“寸”可以做两种解释:其一指的是“手”,其二指的是“长度”——寸。那么,“辰+寸”就包含着两种含义:其一是,龙在人的手中,也就是巨龙被人玩于股掌之上;其二是,巨龙(辰)被迫变成了只有几寸长的“泥鳅”。不论是这两种状况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对龙的巨大贬低和侮辱。
在“辱”字中,躯体庞大无比、威力强大的龙无论被人玩赏于股掌之上,还是被迫变成了一寸长的“小泥鳅”,这都是难以忍受的巨大侮辱。众所周知,古代的中国龙,是一种神灵,能在瞬时间遨游云端,給民间行云播雨,并且能够发出震天动地雷声的。但是,在龙处于困境的时候,原本庞大身躯的龙为了获得生存,被迫能屈能伸,使自己变成几寸的泥鳅大小的动物。但这种变化本身对于龙来说,确实是奇耻大辱。
“辱”字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本义:巨龙被人玩赏于股掌之上,那是对龙的侮辱。引申后,指被人欺压的现象就是“受辱”。
由辱字组成的词组有:侮辱、辱骂、耻辱、受辱、辱没、宠辱不惊、羞辱、折辱、辱承、辱赐、辱命、玷辱等。
褥:衤(衣)+辱。人们睡觉时垫在屁股下面的布(衣),称为“褥子”。试想如果是人被压在屁股低下,那不就是“侮辱”吗?
由褥字组成的词组有:褥草、褥子、褥位、坐褥、褥垫、褥席等。
縟(缛):糸+辱。人们睡觉时垫在屁股下面的丝绸,称为“缛子”。
由缛字组成的词组有:缛礼、繁文缛节等。
耨:耒+辱。农田中用木制的“耒”压着农田的地面,把杂草弄掉。“耨”,古代锄草的器具。
“耨”字本义:锄草,耕作。深耕易锄草。
由耨字组成的词组有:深耕易耨等。
震:雨+辰。在中国古代图腾中,“辰”为“龙”。龙是在海洋中生存并且是主宰海洋水域的天神,同时,它执行上天玉皇大帝给大地与人世间行云播雨的使命。古代人认为,天上下雨是龙在下雨,同时龙还让雷公、电母和风伯,发出电闪、雷鸣和狂风来帮助自己行云播雨。当龙在行云播雨时,由于电闪雷鸣,使得天空和大地都为之震动,甚至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特别是当雷电交加的时候,传说“雷公专门打死坏人”,使得做过亏心事的人,更加恐惧和心神不宁。古代汉族先民大致看清楚了下雨与海洋水域的自然联系:雨水流入江河湖海,成为海洋水域中水的来源;而后,江河湖海里的水又蒸发成为水蒸气,形成雨云,遇到冷空气,凝聚成雨水再降落到地面上,雨水再流入江河湖海中或者渗入地下。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龙在起作用。
“震”字本义:龙在兴云布雨时候,电闪雷鸣,,天地震动,引起人们心灵的强烈震撼和反应。这种震动也引申到其他类似自然现象中和人的思想界。
由震字组成的词组有:震霆、烨烨震电、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声震遐迩、地震、震灾、震源、震中、震级、震情、防震、抗震、余震、震惊、震怒、震骇、震慑等。
娠shen:女+辰。怀孕期间的妇女,其孕娠发展过程: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產生出婴儿的胚胎;胚胎逐日生長起來,一開始这种變化是肉眼看不见,用手也摸不着到的,而後到一定時期,比如懷孕三個月后,胚胎在母体中迅速成长起来,母體腹部隆起,大人可以用手撫摸自己的胎兒;而到十月分娩的时候,胎儿已经发育成为一个五官齐全,身体有一定重量的婴儿。總之,在十月懷胎的過程中,这种变化的确是很大的,這与“龙”(即“辰”)的身体能够迅速的由小变大的情景是一样的。
“娠”字本义:母体怀孕过程如同龙的身体能够迅速由小变大。

摘自:论文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