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图书馆 >> 博物馆学 >高校年鉴编撰和高校信息公开关系探析

高校年鉴编撰和高校信息公开关系探析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29226 浏览:13364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校年鉴作为最能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发展的档案史料,因其史册性、资料性、检索性和权威性的特性,逐渐成为学校领导决策、教职员工查考的一本实用工具书。2010年9月1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高校应将在履行教育管理等职能中形成和掌握的信息,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之外,一律向社会公开,并在《办法》第十二条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学校网站以及新闻发布会、年鉴、会议纪要或者简报等方式公开学校的信息,直接指定高校年鉴作为高校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窗口,把高校年鉴编撰和高校信息公开这两项工作关联到了一起。
年鉴框架结构与信息公开内容
年鉴编写规范是学校年鉴编撰工作的准则,通过类目、分目和条目三层结构来架构年鉴的基本框架,以条目为基本单元涵纳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一段时间内保持框架的相对稳定,必要时根据学校年度实情,适时调整部分条目。参阅中国人民大学(2010)、山东大学(2010)、苏州大学(2009)及苏州市职业大学(2010)等部分部属、省属高校和大专院校的年鉴,可以看出各高校年鉴框架中有许多共性条目,这些条目在类目或分目的归类及描述上有所差异,但呈现的内容属于同一主题,且条目与《办法》第七条要求的高校应当主动公开的12大类信息的多数内容相近或类似。详见比对列表。
年鉴编撰与信息公开的融合与差异
由右表看出,高校年鉴条目基本涵盖了高校信息公开规定的12大类信息,两者有着相当高的契合度,只有少部分信息,因为注重的角度略有不同,或无须在年鉴中反映,或反映详略程度有不同,而稍有差异。两项工作皆在公开学校履行教育管理职能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和能够公开的信息,互相借鉴和重叠的内容较多,存在着紧密的融合性。高校信息公开可以借助年鉴内容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年鉴编撰也可参考信息公开内容,局部调整,适当增删条目,以期使年鉴条目更加完善、合理。
但是,两者又存有本质差异,不可混为一体。其一,时效性。《办法》第十七条指出:属于主动公开的信息,高校应当自该信息制作完成或者获取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限定了信息公开的时间,而年鉴通常是以上一年度档案为基础编研而成,时间段截然不同。其二,动态性。《办法》第十七条指出:公开的信息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20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新,对公开信息的动态更新、调整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而年鉴都是以年度为单位,属于静态信息,时间滞后性明显。其三,准确性。高校信息公开时效性决定了信息一旦公开,就不应轻易更改,甚至是删除,要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信息可能产生影响的预见性有相当高的要求,而年鉴可以根据档案内容来编撰,更容易把握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公开对年鉴编撰的促进
高校年鉴强调的是“编撰”,主要是面向全校师生,仅限于在“局部”范围内公开,不同于高校信息公开应当“主动”和“面向社会”的要求。但随着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年鉴成为高校信息公开的窗口,其信息势必也会具有“主动”和“面向社会”的特性。信息公开对信息时效性、动态性和准确性方面的要求,会对年鉴提高质量和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促进能力多元化
年鉴是“用有限的文字全面记录有价值的史料”,必须要对档案严格遴选、精心编辑,认真校核、付梓出版,才能完成“鉴往知来、怎么写作现实、保存史料、惠及后代”的使命。在高校信息公开背景

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下,年鉴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促使年鉴编撰人员能力多元化:政治观察、文稿鉴赏、信息鉴别方面的素质素养能力,内容精准、内容质量方面的严格把关能力,整体布局、文稿体例方面的编校能力,以适应高校信息公开和年鉴信息网络化的需要。
2 促进内容优质化
年鉴本身是一部体现学校办学风貌、办学理念及教育事业发展宗旨的内容翔实、脉络清晰的档案编研成果,信息公开赋予了年鉴新的生命价值,它不再是沉寂的、后台的资料史料,而是鲜活的、前台的信息汇集,反映现实、提供信息、怎么写作社会的作用愈加凸显,这就促使年鉴内容必须优质化:框架合理精准、资料翔实精细、内容可读精深、信息量大精彩,真正体现年鉴“存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作用。
3 促进形式网络化
传统纸质载体模式的年鉴已无法适应网络环境和信息公开环境,以多媒体形式传播年鉴信息的发展趋势,促使年鉴形式必须网络化:内容图文并茂、信息阅读便捷、形式多元媒体。充分运用网络新技术展现年鉴的最大价值和延伸年鉴的生命力。
公开信息网络时代的考验
《办法》中明确要求,以学校网站为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直接要求各高校将可公开的信息公布于互联网上,而年鉴网络化后其内容也属于网络信息,都具有了网络信息的特点:传播范围无法控制、影响范围无法知晓、公开后果无法预知,而任何人试图用任何技术与任何方式来“控制”信息,都是徒劳和无益的。所公开的信息必将要接受以下考验。
1 信息公信度
信息一旦公开,就面临着永远被“知晓”的状态,即使“朝令夕改”也不可能侥幸逃过“快照”技术的留存或是有意传播者的“散发”。信息的翔实性、准确性、可靠性、权威性等属性受到时间与空间的考验,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信息才能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有可能给学校办学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2 信息安全度
信息安全风险无孔不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公开信息的安全与学校网络安全息息相关,只有学校网络安全可靠,才能保证公开信息的安全;同时,信息公开的内容必须有所“限制”,不是所有的信息向所有的人公开,也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公开,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信息级保护尤其重要和必要。信息公开必须要有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支撑与保障。
3 信息认知度
所公开信息,是否能得到公众的认可?是否能有效地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否能准确地表达学校的意愿?是否具有权威性等等,都无人能左右,由公众说了算,由时间来验证。而信息认知程度又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对学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4 信息使用度
信息公开后,由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如何使用,是善意地、合理地使用,还是恶意地、断章取义地使用,都无法预知,无人掌控,然而又不可“放任自流”,必须引导信息合理使用、动态监控信息、关注信息的使用趋势。
在高校信息公开背景下,学校年鉴内容与高校信息公开内容的高度契合,注定了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势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只有充分利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广泛性和爆炸性,认真、慎重、严谨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才能借两项工作形成的合力,为学校依法治校、深化校务公开、保障各界权益、阳光办学、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2150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