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构建型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构建小结

构建型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构建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5352 浏览:167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积极探索构建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研究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每所高校都面临的重要课题。而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教育理念的提升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了以研究型本科教育理念为先导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在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突出研究型教学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倡导研究型本科教育理念

1.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

基于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是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的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教师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兴趣”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目标上,强调把知识的“宽口径”与突出的“学习兴趣”这二者结合起来;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实施以学科交叉和综合性为背景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实践环节中。

2.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研究型本科教育的实践理念

学生既是知识的渴求与崇拜者,也是知识的探索与研究者,具有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体现研究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机会,引导本科生进入科研平台,让学生了解科研、体验科研;鼓励教师把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把学校的优质学科和科研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本科生的教学资源;倡导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关系,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的制度,形成教学互动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3. 倡导基于研究的自主学习模式是研究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判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启发式和研讨式为主,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强调创造学生参与科研的条件,提供学生进行开放实验的平台,鼓励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实验,从事创造发明,参与团队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4. 科学高效的教学支撑环境是研究型本科教育的管理理念

在实践中,学校积极探索教务管理新模式,强调决策围绕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理念展开,通过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来引导研究型本科教育理念的实现。在教学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分制和专业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提供“柔性”的管理制度和自由的空间。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怎么写作于教学为根本目标的高水平教学硬件和教学环境,构建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怎么写作与管理平台,为教学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工作平台,提升管理水平。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结构

1. 以新版培养方案的制订为契机,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新版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培养全面发展、崇尚个性、拥有现代品质,具有鲜明特色,怎么写作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结构体系、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突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进一步优化公共基础类的课程设置,加大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力度;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注重体现学科基础知识的覆盖面、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和研究特色;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扩大实践教学周数;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增加设置创新教学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提供教学条件和发展空间。

2. 优化课程设置,倡导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在学校层面上,搭建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在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的同时,设置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信息技术以及艺术等在内的选修模块。在学院层面上,构建了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平台,由各专业或学院按照一定的学时选择和确定课程。在专业层面上,实行了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的结构设置,逐步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通过一系列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范制度,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符合研究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3. 构建以“基础—应用—创新”为主体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

以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学科竞赛为突破口,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了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研究性为导向、以“基础—应用—创新”为主线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在实践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训练,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了由基础性实践、应用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相互联系和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了有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训练的政策环境。
4. 实施多层次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拓孕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沃土针对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校提出了“努力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机会”的人才培养思路,设立创新教学环节,搭建研究性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等较高层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使广大学生在个性化培养和研究性学习中从事科技创新,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提高。开展大学生学术与科技成果奖励计划,对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申请获准专利、学科竞赛获奖以及依托毕业设计发表的论文等进行奖励,鼓励学生研究、实践与创新。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构建研究型本科教育支撑体系

学校设立本科教育专项资金,以强化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以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导思想,积极与教育部、北京市“质量工程”建设接轨,构建并实施了校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为研究型本科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撑。

1. 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大力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加强基础学科专业,着力培育特色专业,整体提升了我校专业建设水平。以专业办学水平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招生计划调整为手段,建立了专业布局的动态调整机制。学校现有8个教育部、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均依托学校国家重点学科开展建设,利用优质的师资和科研资源,形成了“高起点、精内涵、强应用、重研究”的人才培养特色,为我国的煤炭能源工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目前学校各招生专业平均就业率超过了95%。2008年,学校安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 推进课程与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方式方法与内容改革

引导教师从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要素出发,深化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大力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经过建设,学校课程体系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开始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密切联系学科、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重点支持建设了一批能反映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要求的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开展教学团队和名师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

充分发挥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以课程、专业为核心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教学名师。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教授、副教授上讲台比例逐年提升。近年来,学校多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名师,多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并评选出一批校级教学成果和优秀教学质量奖。

4. 加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完善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不断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专项建设,显著改善了实践教学环境,增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为本科生的科研训练、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积极吸收先进理念,在高起点上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突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制度化,在管理队伍、管理研究、管理制度、管理手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段等方面下工夫,实现了教学管理上的改革创新,建立了严格规范、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保证了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1. 深化学分制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面对研究型本科教育的新要求,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等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保证各类教学活动都能有章可依、照章办事;严格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一视同仁,有力地保障了教学秩序的稳定,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深化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制订普通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开展了转专业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专业学习选择;完善了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流程,一批学子得以到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深造;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得以更加深入地接触科学研究的实际,触摸专业技术发展的脉搏,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提升。

2. 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学院—学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学校层面,实施了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一把手”制度,成立了教学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讨本科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思路;规范了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制度,组织教学督导组,每学期有计划地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开展质量评价,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质量分析。在学院层面,每学期通过下达教学任务,开展期中检查和召开年度教学工作总结会,对教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规划。在学生层面,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全面听取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实现质量监控由单视角向多视角转变。

3. 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教学网络怎么写作与管理系统

投入专项经费开发并不断完善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怎么写作于教学为根本目标的教学管理与怎么写作平台,整合学生教师信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基础设施等教学信息,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力地强化了教学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怎么写作职能,提高了教学怎么写作层次和教学决策水平,达到了保障教学运行、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拓展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影响面和受益面。

4. 开拓国际化培养新途径,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类国际竞赛,着力打造与国际知名高校互派学生为主要内容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平台。学校每年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选派优秀本科生赴外学习,使尽可能多的本科生在学期间有国外学习与交流的经历,开阔国际视野。
[责任编辑:周 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