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 >红色教育综述

红色教育综述

收藏本文 2024-03-24 点赞:24683 浏览:1173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红色教育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可让生命成功发展。当前,红色教育理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论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红色教育的内涵界定及其价值研究,红色教育的途径及方式方法研究,红色教育的教学资源研究,红色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尽管红色教育研究已经形成初步的成果,但从整体看,存在着零散化的特点,缺乏应有的深度和系统性。
关键词:红色教育;生命发展;研究综述
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①。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存在着严重的“无人化”或“人的片面化”倾向,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生命的正常发展。进入中专学校的学生,其认知心理、理想信念、道德素养等都直接受到了伤害,他们在这些方面也迥异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的心理机制、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决定他们需要的不是现实规范的束缚,而是榜样示范的感召;不是抽象的理论教育,而是内心感悟的舒张。惟其如此,方能有利于他们生命的发展。所以红色教育之于他们的生命成长犹如心灵鸡汤,有助于健全他们的人格心理,培养社会荣辱观,培植理想信仰,弘扬爱国精神,提升生命质量,使他们在种种不同的活动领域中愈益自主、自觉和自信,让其生命成功发展。
当代,追忆“红色精神”理应始自上世纪90年代的“翻唱红歌”,但学界从各个视角对“红色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却主要在2000年以后。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砥砺当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2008年以来,在重庆市委的大力倡导和组织推动下,唱红歌已成为重庆市人民自觉参与的文化活动,并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得到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②此后,唱红歌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江西卫视甚至把红歌年会当做一个固定的文艺节目。在此背景之下,“红色教育”逐渐进入教育理论的研究视野,红色教育的价值也日益显现,形成了一系列的红色教育理论成果。
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对红色教育的研究理论性资料并不是很多,比较有影响的理论研究资料有:龙海平的《大学生红色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占毅的《高校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探究》、王海建的《论红色教育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契合》、杨六栓的《论红色资源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合》、罗海英、乔湘平的《增强大学生红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张文、蒋纯红的《红色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乔湘平、李晓翼的《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等。相对而言,更多的文章是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如刘寿礼的《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研究》、程东旺、黄伟良的《红色文化与心灵洗礼》等。此类研究主要是以“红色文化”研究为载体将其扩散至文化、经济、时代精神研究等方面。红色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

一、红色教育的内涵界定及其价值研究

对于什么是红色教育,目前学界尚无一个统一的界定。颜茵在《贵州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认为,红色资源一般是指中国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包括物质与精神两种形态,其中物质是载体,精神是主体③;红色教育则是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罗海英、乔湘平在《增强大学生红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一文中认为,红色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利用中国诞生以后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中形成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精神,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④。关于红色教育的重要性,有的研究者认为,红色教育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⑤;有的研究者认为,红色教育更有助于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⑥,可以引导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培养品德意志,以达到知行统一⑦;还有的学者认为,红色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和和谐人格的培育功能⑧。

二、红色教育的途径及方式方法研究

红色教育资源其革命理论、革命经验以及革命精神的凝结,红色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和打造时代精神,其转化的途径方式是教育界探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途径上,占毅在《高校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探究》一文中指出,红色教育要以红色为主线,将高校军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网络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连成线、形成片、结成网⑨。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张泰城、肖发生在《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提出,红色教育应遵循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原则、讲授与体验相结合原则;在具体教学方法上,他们提出,根据教学媒介的不同,可以分为语言文字教学方法、音乐影像实物教学方法、受教育者活动教学方法⑩。在教学方法上,罗海英、乔湘平在《增强大学生红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主要有课堂融入模式、实践体验模式、文化感染模式⑾。此外,张茂林、钟丽静在《青少年红色教育探析》一文中则指出应该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方法,要开展实地红色教育活动,要举办红歌会与红色经典电影赏析活动,要开展走访老红军和老战士活动等⑿。

三、红色教育的教学资源研究

红色教育教学资源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但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应有的德育范式。基于此,有的学者着手调查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侧重研究红色教育资源利用现状,如颜茵的《贵州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⒀、周旺东、胡佐斌的《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现状调查研究》⒁;有的学者重点研究红色教育资源的整合及深度开发,如占毅的《高校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探究》,该文指出,军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教学资源必须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增强红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⒂;如李树生、朱君的《论湖南红色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该文主要分析了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深度开发应采取的若干策略和措施,以期让湖南红色教育资源的社会价值达到最大化⒃。此外,还有一些文章以“红色文化”研究为载体将其扩散至文化、经济、时代精神研究等方面,如湖南师范大学李琳的硕士论文《论红色旅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西安理工大学朱宇静的《延安红色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四、红色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

红色教育由于理论研究深度及其系统化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陈海燕在《高校红色教育的机理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中认为,高校红色教育的主要困境表现为: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影响了大学生接受;教育途径陈旧单一,严重影响整体成效;教育力量缺乏整合,思想认识有待统一⒄。龙海平在《大学生红色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一文中认为,当前大学生红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红色文化”的熏陶不足、教育途径形式陈旧、现实操作性不强⒅。薛平军对红色文化热的研究对如今的红色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他在《“四有四无”高校红色文化热存在的问题》一文中指出,高校红色文化热存在“四有四无”现象:即有组织无活动(或很少开展活动),有形式无内容(或内容往往转移到科研上去了),有学习无体会(或学习后无体会,也没有要求交体会材料),有过程无结果(或重过程不重结果,结果不是很明显)⒆。
综上所言,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红色教育研究已经形成初步的成果,但从整体看,就研究的对象而言,存在着零散化的特点,缺乏应有的深度和系统性,主要表现为没有专著。更为明显的不足是,研究的客

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udooo.com

体基本是大学红色教育,中小学方面的研究则更为表面化、感性化,中专红色教育研究基本上是个空白。
注释:
①王琪.刘春芸.生命是教育之本一种面对生命的教育感知[J].人民教育,2003,08:8.
②谌强.首届中华红歌会唱响山城重庆[N].光明日报,2010,10,26:9.
③颜茵.贵州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顺学院学报,2011,8:42.
④罗海英,乔湘.增强大学生红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7.
⑤程红兵.红色教育之魂:培植学生理想信念[J].中国德育,2011,6:74.
⑥杨六栓.论红色资源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45.
⑦朱君,蒋美群.论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79.
⑧郝英杰,赵治,王集令.谈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37.
⑨占毅.高校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7:53.
⑩张泰城,肖发生.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0,1: 75-76页.
⑾罗海英,乔湘平.增强大学生红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8-9页.
⑿张茂林,钟丽静.青少年红色教育探析[J].科教文汇,2011,6(中旬刊):64.
⒀颜茵.贵州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顺学院学报,2011,8:43.
⒁周旺东,胡佐斌.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08,5:23.
⒂占毅.高校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7:55.
⒃李树生,朱君.论湖南红色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4:185.
⒄陈海燕.高校红色教育的机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2:74.
⒅龙海平.大学生红色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1(中旬刊):209.
⒆薛平军.“四有四无”高校红色文化热存在的问题[J].政工研究动态,2005,22:1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