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 >初中美术教学人文要素题目

初中美术教学人文要素题目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4428 浏览:142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和艺术性,因此很多人认为“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创新是很难实现的。我认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素质”的。因此应抓住“人文”这个要素,发挥出学生所长,舒畅学生所想,传授学生所需,就是我们新课程的基本要素。所以我希望能在美术课中体现一种浓郁的人文精神,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创意。希望自己能因材施教的去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和想法,由于初中的特殊年龄阶段,应该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中,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能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关注并了解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美术作品,让其将自己投入到一个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情境中。同时要给孩子们更自由,更宽松的氛围去创作、思考,而不仅仅是做一些强制性、机械性的美术作业和任务。
关键词:创新 创意 人文要素

一、以人为本的“人文要素”教学理念

人是这个地球上最充满智慧的生命,处于支配地位。因为人有丰富的情感和思维,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要把人的意志灌输给学生,任何一个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性和主题都是要展示给人看的,都是以启迪和震撼人的心灵为最终目的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起主体作用的学生,带领学生走进课题情境之中,使学生主动、自觉、愉快地进行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们的情绪和情操。创造新颖、独特,充满吸引力的导入方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次教学当中都要学会导入创意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内心世界并贴近主题的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寻找情感的脉搏。要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需要人文主义认知和感通的心理,使课堂内充满人文要素。
同时,更要加强师生的情意交流,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传授知识、技能有一良好开端。让学生带着人文要素,对美术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出强烈的求知,让学生了解美术,爱上美术,知道为什么学美术。

二、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先“看出门道”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内容,它包含欣赏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其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在孩子们还不完全懂得绘画及相关美术艺术技能的时候,我要先让他们懂得欣赏艺术。德国哲学家穆勒曾经说过:“任何人心中都有一副最美的图画,而且会在看到与之接近的艺术作品时产生共鸣。”因此我在教学当中加大了欣赏课的比重,而且打破了传统的拿出几幅艺术作品“滔滔不绝”的给学生们照本宣科填鸭式的讲解。而是要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我通常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们收集自己最为欣赏的艺术作品的资料,让学生自选自解,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
(二)在课堂上出示自己选取的欣赏作品后,让其讲解其中所展现出的艺术构成和艺术特点(如色彩,线条,比例等),以及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
(三)让其他孩子对该艺术作品中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掘了每个学生的艺术方向,同时也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的做法,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主人地位,而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让学生在讲解作品中懂得欣赏,自然就发现了艺术之美和人的主观情感释放的点,从而产生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及人文共鸣。

三、“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力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必须抓住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每一个机会甚至创造机会去鼓励他们。他们才会发展,才会共同提高,调动了学生的各方面的感官,激发了兴趣为下一个环节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在创造教学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有正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程度,由浅入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他们一把,甚至给他们动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他,使他有勇气画下去。还有的学生可用鼓励的语言,例如“你作画方法对的,略注意某一点就更好”、“很好,就这样画下去”、“构图不错”等,逐渐培养他们自信心。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以克服思维定势。例如创造思维练习可以小题大作,一题多作。
同时应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突出、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在课堂中老师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这里你才能真切地知道学生的体验,获学生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共同活动,共同思考、共同创造。共创"我动他也动"的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
至于课后的作业,我把能省略掉的条条框框都拿掉,很多时候不限制作品形式和内容,只要孩子们能理解和讲解出其中的艺术性即可。因此这些孩子在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创作出不少具有创意性的作品,我也因此对每个孩子的艺术特点和方向更有了把握,有助于在日后教学当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