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会计 >> 成本会计 >企业内控有着理由与完善措施

企业内控有着理由与完善措施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28140 浏览:1305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内部控制无论是对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制度改革的浪潮不断高涨,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对内控的认识问题、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内控流程的问题和企业的风险意识的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完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治理结构内控流程风险意识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与之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相继建立了内控制度,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刻的认识到建立内控制度的重大意义,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了有效的内控制度。本文重点阐述当前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完善措施,对不断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表达自己的见解。

一、建立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

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营情况日益复杂的现代企业中,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内控制度能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真实完整,科学的反应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

(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外部环境更加难以掌控,因此,只有通过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内在机制,企业是否有效建立内控制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三)规范员工行为,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

内控制度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并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预防了舞弊行为的发生,内控制度积极倡导企业的文化建设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而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

(四)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防范永远是企业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通过对风险的有效辨别、分析、评价,不断的采取措施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控制,特别是对重大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控制。

二、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问题

从企业实践方面,有不少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全面,具体表现为:简单的认为内控制度就是制写作度,应付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机关的检查。在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又往往认为完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工作,就是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变成了被动的应付工作;把会计控制和内部控制的概念混淆,认为会计控制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简单的把内部控制当成了只应由财务人员参与的工作;对事后监督检查关注较多,而对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有所忽视。事后经过监督和检查和有效的信息反馈,确实具有亡羊补牢的作用,但是当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已经为时已晚。

(二)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经营决策机构,管理层是决策执行者,监事会是监督机构。企业的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相互的独立性,存在交叉任职现象,关键岗位的人员重叠;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形同虚设;缺乏相互监督和制衡机制。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不能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从而导致控股股东或者少数的关键人可以独揽大权,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滥用职权甚至舞弊现象。

(三)企业控制流程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的职能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所有环节,像一个链条一样,连着企业的经营命脉,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经济效率,改善管理,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正经历着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现阶段不可否认的存在着制度的流程设计不健全,执行力差的现象,具体业务层面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严密,没有覆盖各个关键控制点;一些企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内控执行氛围,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与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结合起来,导致为了完成控制任务而执行控制的局面,执行主动性欠佳,结果肯定是事倍功半的。

(四)企业的风险意识差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盈利,就必须辨认分析并管理风险,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普遍缺乏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具体表现为:经营者风险意识薄弱。风险意识就是对风险的认识和防御能力,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足。在传统的内部控制时期,人们的风险概念还很狭窄,更没有自觉的把内部控制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对象都视作一种风险管理;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不足。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关键控制点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缺乏充分考虑,致使设计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大部分企业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领导层及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辨析

增强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的深入了解,使其明白内部控制不是指制写作度、应付检查,规章制度的背后应当是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内部控制的精髓在于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内部控制不是被动的完成制度规定的工作,而是一个及时、主动的识别和分析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确定并应对风险的过程。

(二)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首先,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逐步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提高外部独立董事的比重,杜绝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特别是董事长和总经理必须分设,关键职务须做到不相容。
其次,明确企业内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的责、权、利的划分。企业应坚持权责对等、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原则,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的股权关系和股权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
接下来要完善企业内部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应遵循互相牵制、相互制衡的原则,将相互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完善监事会制度,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此外,在董事会下设立主要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这种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加强内部控制的公司治理机制,在防止舞弊及财务报告欺诈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流程

企业内控制度的范围贯穿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下面针对两个业务层面的问题举例说明内控流程在设计上需完善的问题,以及在执行过程中需健全的问题。

1、销售业务中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流程中需完善的部分

控制目标:应收账款能够安全完整的回收,提高回款速度,将资金占用降到最低,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减少呆坏账损失。
主要风险点:没有定期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以及分析方法单一缺乏参考性;忽视信用管理,以及信用管理的方法不健全。
控制风险具体应完善的措施:应定期召开的应收账款的专题会议,应根据每个客户的授信额度分析应收账款超协议占用情况,听取不良应收账款的处理情况,催促收款。不能简单的统一的将所有客户以应收账款的会计凭证确认时间做为基准评价;重视信用管理,企业在授信之前先要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全面评估后,制定客户信用分级标准,对客户资信状况的调查应滚动或经常性进行,并及时对该客户的信用额度进行调整。

2、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需完善的部分

控制目标: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致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责任单位的约束条件,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主要风险点:对预算的编制内容不够全面,方法不够科学;预算的执行力不够;预算考核制度不健全。
控制风险具体应完善的措施:加强预算编制的全面性,逐步落实和推进零基预算。零基预算不是简单的从零开始,它的核心是重新评估所有的预算项目,零基预算能克服传统“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中的不足,不受既成事实的影响,一切都从合理性和可能性出发,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和细化;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制度。监督是有效执行的保障,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预算指标的有效执行;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考评制度。以责任中心为考评主体,以预算指标为依据,将公司、责任中心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彼此的利益相关体,并按照奖惩制度对各预算责任人进行考核与激励。
以上两个业务层面控制流程是诸多内控流程里的一小部分,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每个内控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制定适合自身需要的符合经营环境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方面,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各执行人员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企业通过对其内控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给予科学的奖惩,促进和加大内控的执行力度,从而使内部控制真正在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加强企业风险意识

1、加强经营者的风险意识

经营者只有意识到了风险,才会主动的采取措施,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此外,企业若想加强整体风险意识,对员工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形成人人参与控制的良好人文环境。

2、加强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

内部控制是围绕风险防范、风险控制展开推进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对象、目标任务、程序路径、手段措施等,都是风险控制的内容,因此,可以把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质内容归结为风险控制,把内部控制归结为企业风险管理。现代企业处于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3、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反应机制

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报告等措施,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企业应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随时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充分识别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应重点评估剩余风险,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与自已的风险偏好与最大风险容忍度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适应性,从而提升其执行力。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便于企业对风险情况加以判断并采取应对措施。

4、加强内部监督

鉴于企业在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加强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程序、方法和要求;其次,要加大内部审计的力度,并将其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而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便是风险管理,现代的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控制依然重要,而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焦点。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逐步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让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沙娜.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2(1):63—64
汪洪波.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完善措施[J].财会通讯,2007(1):47—47
[3]刘杰章.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措施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7(4):47—49
[4]龚春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2007(4):51—5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