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技术 >探究失当网络舆监督失当与其治理学术

探究失当网络舆监督失当与其治理学术

收藏本文 2023-12-29 点赞:16579 浏览:713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互联网的迅猛进展使得网络成为推动政治变革的力量之一,民众不仅可通过网络媒体更加自由地获取政治信息和表达意见,且能凭借所占有的信息资源行使其监督权及开展监督活动。而网络媒体的独有优势以及我国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也使得监督更为自主和自觉,于是一种新型的政治监督形式——网络舆论监督得以蓬勃进展,并逐渐成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天价烟”、“华南虎”、“案”、“徐涌案”等一系列典型案例表明:网络舆论监督彰显出强大的力量,为民意的表达和聚集提供了新平台,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推动社会主义化进程……它越来越被社会和民众所关注和重视。但网络舆论监督有着典型的两面性,其失当不足严重影响着网络舆论监督自身和现实政治的进展,甚至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网络舆论监督的本质以及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体现、原因等,并积极寻找出相关的治理途径和办法,使网络舆论监督形式变得更加合理有效。所以,网络舆论监督失当及其治理的探讨尤为重要和必要。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网络舆论监督探讨的论述基础,在诠释网络舆论监督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探讨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机理,把握论题的探讨对象。第二部分概括了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主要体现及其引发的负面效应,并列举部分典型案例加以说明。第三部分是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诱因和演化机制,明晰造成网络舆论监督诸多不足的理由以及失当行为的一般运行历程。第四部分主要以治理思路和治理对策两个方面来寻找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积极效应的有效途径。治理思路主要有矫治舆论监督权的滥用与无力、补充和制约正式监督权的行使、增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和实现网络媒体权力的规范行使,而具体对策则包括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规制、强化对网络行为的立法与监控、加强对网络媒体行业的监管、加大对网络新闻进行核查与清理、注重网络主体的培育与教育及增强电子政务平台的互动功能。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论文失当论文治理论文

    中文摘要3-5

    Abstract5-10

    导论10-23

    第一章 网络舆论监督的一般原理23-32

    第一节 网络舆论监督的构成要素23-26

    一、舆论监督权23-24

    二、网络媒体权力24-25

    三、网络信息传播25-26

    第二节 网络舆论监督的运转机理26-32

    一、以价值为导向26-27

    二、维权与为动因27-28

    三、以约束权力为目的28-29

    四、以意见监督为内容29-30

    五、以网络舆论为形式30-32

    第二章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及其负面效应32-44

    第一节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主要体现32-39

    一、网络暴力与人肉搜索32-33

    二、网络谣言与舆论操纵33-35

    三、群体极化与集体无意识35-37

    四、道德法官与媒体审判37-38

    五、信息爆炸与网络民谣38-39

    第二节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引起的负面效应39-42

    一、侵害被监督者的隐私权和名誉权39-41

    二、妨碍正式监督权的有效行使41-42

    三、助长网络社会的暴力与混乱42

    四、削弱党和政府的合法权威42-44

    第三章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诱因及其演化机制44-53

    第一节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诱因44-49

    一、网体因素44-45

    二、网络技术因素45-46

    三、监督体制因素46-48

    四、社会环境因素48-49

    第二节 网络舆论监督的负向演化机制49-53

    一、以背离事实的网络新闻为起点49-50

    二、以缺失理性的网络舆论为中心50-51

    三、以强调行动的网络社团来极化51-53

    第四章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治理的思路和对策53-63

    第一节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治理思路53-56

    一、以矫治舆论监督权的滥用与无力为切入点53-54

    二、以补充和制约正式监督权的行使为立足点54

    三、以增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为着力点54-55

    四、以实现网络媒体权力的规范行使为落脚点55-56

    第二节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治理对策56-63

    一、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规制56-57

    二、强化对网络行为的立法与监控57-58

    三、加强对网络媒体行业的监管58-59

    四、加大网络新闻的核查与清理59-60

    五、注重网络主体的培育与教育60-61

    六、增强电子政务平台的互动功能61-63

    结语63-6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