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技术 >论政治民间话语和政府话语互动和博弈

论政治民间话语和政府话语互动和博弈

收藏本文 2024-02-27 点赞:34135 浏览:1576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探讨关注的是在各方合力的牵扯下、在公共事件中越来越常态化的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现象。我们对这一现象提问的起点是:基于政治的维度,将民间的集体话语表达看作是一种话语政治行动,它表征了底层民众对国家霸权政治的抗争与斡旋,而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则可以看作是一场抗争政治行动。我们力图通过“人的具体实践”在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之间寻找另一种中间路径。这一观点的基本检测设是:媒介技术并不能以根本上决定人的利用。反过来说,正是不同的“人”在特定社会文化场景下的“不同利用”赋予了媒介技术以不同的作用。基于这个检测设,本论文不关注事件本身的真相,而是着眼于不同的“人”、在什么样的话语环境中、如何利用媒介资源、参与建构与创造事件的话语实践。本探讨的核心不足是:在新兴媒体的平台上,在公共事件中,民间话语如何与话语进行互动与博弈、并在危机的最终解决中体现出来的?它可以拆分为两个不足:(1)各方行动者/言说者如何建构自己在传播活动中的身份?他们如何运用媒介资源对事件进行传播和呈现?这种传播和呈现对于事件的最终结果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究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我们有可能减少话语博弈的风险和危险,更好地进行良性对话和互动?为了探讨的方便,我们以总体上切分出了四个行动主体:职业新闻人、知识分子、公众、政府,并以运动场的比喻模型为浅析框架,以两起新媒体事件为基本浅析单元,对它们分别进行了考察。探讨发现,不同群体的特点、内部情况、与其他行动者的联系这些因素在他们各自的新媒体实践和利用中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于不同群体的作用,依据他们在“国家——社会”中的角色、位置而相应不同。但是,互联网并非仅仅是原有政治力量的延续和呈现,人们的实践、结盟、分裂等等政治行动无时无刻不在“创造”、“转变”着什么。而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民众中、在网络行动者的能动和实践背后所反衬出的,正是人们对于政府的认知和与政府联系的想象。在两场公共事件中,政府始终是抗争行动中“想象的靶子”,这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心态的失调与错位、执政者传播意识与技能的缺乏与两极化的不信任。我们认为,正是这种联系错位最终决定了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较少“互动”而更多偏移到非理性的“博弈”同时,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在西方经典论述中,社会和政治运动的终极目的在于和政府、国家形成“对话”;而在中国,网络抗争行动的目标和历程却依循着“形成压力”、通过具体博弈来推动个案解决的逻辑来进行。由此,争议性事件的历程和结果往往取决于每一次具体的博弈,而无制度性的保证。对于未来的可能,我们认为,在媒介生态变迁的场景下,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可能还将处于一个循环之中:提出挑战——政府回应——调整——再挑战——再回应——再调整……。在这个历程中,几方行动者的话语和行动实践可能会带来某些好的或坏的后果,而这又会导致进一步的调整。但是,尽管面对挑战,在这个动态历程中,政府并非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位置,它实际上也掌握着积极主动的可能,并且是互动历程的关键一环。但是,在媒介生态变迁的场景下,僵化、停滞、制约已不可能,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调试性和灵活性。同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对策,在消极与积极、防御与攻击之间结合才是明智之举。关键词:政治传播论文抗争政治论文新媒体探讨论文

    中文摘要6-8

    Abstract8-10

    绪论10-44

    第一节 :探讨缘起:不足提出的现实背景10-17

    一、 网络舆论场的兴起:以2003年孙志刚事件说起10-12

    二、 以“一哄而起”到“双重话语空间”:“后孙志刚时代”的媒介变迁场景12-17

    第二节 :论述准备与核心不足17-26

    一、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论述脉络17-20

    二、 抗争政治论述与中国情境下的修正20-23

    三、 互联网政治学相关探讨的启发23-25

    四、 不足提出25-26

    第三节 :浅析框架与探讨策略26-33

    一、 浅析框架26-29

    二、 探讨策略29-30

    三、 案例选择与资料说明30-33

    第四节 :个案综述与章节安排33-40

    一、 个案综述33-39

    二、 本论文章节安排39-40

    本章注释40-44

    第一章 :职业新闻人及其话语实践44-73

    第一节 :“台前”发言与“幕后”推动:宜黄事件中的职业新闻人45-51

    一、 “兴于微博”:偶然被发现的新闻消息45-47

    二、 “微博直播”:“线上”与“线下”的组织与推动47-50

    三、 “抢尸风波”:幕后推动与救助当事人50-51

    第二节 :职业新闻人群体的话语与行动特点51-61

    一、 “抗争”性职业行动的线上延续与革新51-58

    二、 话语实践的“双重属性”:“公共性和私人性的模糊”58-61

    第三节 :不足与反思61-70

    一、 “记录者”还是“参与者”?:职业新闻人的身份游移61-64

    二、 话语抗争中的戾气与成见64-66

    三、 群体内部的两极化:“他们”和“我们”66-70

    本章注释70-73

    第二章 :知识分子的公共参与73-108

    第一节 :以“士大夫”到“公共知识分子”: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知识精英74-80

    一、 士大夫传统的延续与断裂74-75

    二、 以“文人论政”到“媒介知识分子”:媒介成为主要活动场所75-77

    三、 公共知识分子的提出与社会建构77-80

    第二节 :钱云会事件中的知识分子:“集体行动者”的形成、变化与消失80-100

    一、 以“线上发言”到“线下行动”的生发81-86

    二、 “姿态式的群体行动”:学界观察团的组织、行动与话语特点86-98

    三、 “行动者”的消失:观察团内部的分歧与行动终止98-100

    第三节 :行动的作用与反思100-104

    本章注释104-108

    第三章 :两场话语抗争中的公众108-148

    第一节 :作为消息来源的“公众”109-118

    一、 提供线索与网络爆料110-114

    二、 消息来源的异化114-118

    第二节 :作为网络主体的“公众”118-130

    一、 对话语的消解与颠覆119-129

    二、 反制约对策与行动129-130

    第三节 :以“陌生入”到“我们”:宜黄事件中的网络公民行动130-144

    一、 行动的组织与空间环境131-139

    二、 行动中的情感认同139-144

    本章注释144-148

    第四章 :最后一个行动主体——政府148-184

    第一节 :舆论漩涡中“被言说”的政府:负面出场148-156

    一、 “受难”情节中的官-民矛盾149-151

    二、 “不让说”与“不知道”151-153

    三、 “雷人雷语”式的形象建构153-156

    第二节 :政府在公共事件中的“自我言说”156-169

    一、 “通告”与“表态”:自我言说的两种话语类型157-162

    二、 “通告”与“表态”中的“路径依赖”162-169

    第三节 :政府角色的不足与困境169-181

    一、 各方联系的失衡与错位170-178

    二、 习惯性思维与新媒体时代178-181

    本章注释181-184

    结论与反思:回到场景184-187

    附录1:南都报系员工个人微博注意事项187-189

    附录2:南都微博管理大纲(试行)189-192

    附录3: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规范利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192-196

    附录4:《南方人物周刊》公共知识分子评选名单(2004-2009)196-199

    附录5:学界公民乐清观察团乐清钱云会之死观察报告(第一阶段)199-2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