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技术 >网络核心要素与现实效应

网络核心要素与现实效应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12997 浏览:5688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一个技术工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超出了技术本身。就社会和政治层面而言,“网络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现实社会的补充,有时甚至超越了现实社会而对人们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学者将网络视作进一步进展的必经之路。由于网络鲜明的自由、平等、开放等极具性质的特点,人们在网络中体现出来的对政治话题的兴趣远远大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程度。通过网络平台表达看法、交流观点、发表评论成为很多人参与政治生活的便捷方式;在网络尤为发达的欧美地区,“电子”已经成为现实;政府在制定新政策之前通过网络征集民意以作为参考。种种迹象表明,网络对政治的进展的确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以此为依据将网络视为政治的新的生长点似乎也并不为过。当然网络带给政治的也不建全是乐观的消息,很多学者也指出了网络对于传统社会的破坏力。网络的开放性似乎已经超出了自由的界限,语言暴力、群体极化、协同过滤等现象在网络中比现实中更加严重;网络的去中心化结构被大部分用户视为分散权力的利器,但是相对的,权力的扩散既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对抗,也可能导致相反的情况,即催生出一种技术性的权力专制。然而不论学术观点如何,我们都必须正视网络正在转变世界这样一个事实。网络毕竟还是一种新的形式,而不等于本身。虽然我们不能断言网络能否引领世界进入真正的、自我治理的直接时代,但是作为一种现实政治的补充,作为一种有效提升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网络的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于这一点,笔者结合传统论述的观点,对网络的概念及核心机制进行梳理和浅析。本论文围绕网络这一核心主题,在对网络相关论述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对网络的概念、基础要素、实现途径以及自身缺陷进行全面性的梳理。结合论述的有关概念与现实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浅析了在信息技术进展的背景下,网络对权力分配、公民权利以及政治心理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网络对现实政治发生影响的途径和结果,以及网络对现实的政治和社会进展可能造成的危害。第一章主要诠释了网络的概念与内涵。网络以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技术。传统的大众传媒容易被权力机关所制约,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信息垄断。网络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组织结构是分散式、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这使得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摆脱了权力实体的制约,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转变了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它提供了政治要求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讨论参与平台,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第二章浅析了网络的两个基础要素——信息自由与表达自由。信息与表达自由是政治的两个基本前提。充分了解信息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自由发表意见,了解他人的意见并与其进行讨论才能形成共识,寻找出最佳路径。如果缺少了这两个前提条件,那么也就无以谈起。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自由共享,使公民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多元化;网络赋予公民更多的话语权,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言论,或参与到讨论中。更进一步地,信息是一种可分配的资源,在信息时代里,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权力。网络实现了权力的分散与重组,建立了新型的权力运转机制。第三章以网络的主体——公民——的角度,浅析了网络对公民的主体身份认同的影响。人作为社会属性的身份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定位和行为逻辑,个体对于集体的认同是构成社会系统的基础。传统社会里的身份认同是一种习惯和经验的积累和学习历程,人们在外界的规范下建立起符合社会要求的身份定位。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个体突破了现实社会对于身份认同的约束,允许个体可以完全按照自我的意愿建立个性化的身份认同,用不同的性格特点在网络中行动。人们的身份定位脱离了现实社会的束缚后,消解了原有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对个体的影响力和制约力。人们不再满足于按照既定的身份轨迹生活,而是意识到自己作为行为主体对社会发生影响的权力和能力。第四章浅析了网络的现实效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网络对于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放式的讨论空间和制造公共舆论。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网络社群实现的。网络利用自身的技术特性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便捷的交流空间,人们以不同的话题中心群体为单位,各自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议题。网络社群中的讨论避开了现实因素对个体意见表达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共领域的功能。通过在网络社群中的讨论,人们的意见最终被汇总成为公共舆论,使民众的声音能够被大众所知,并影响到政策的制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入与扩大,以及公民社会的初步培育。第五章浅析了网络对现实的社会政治造成的破坏。网络的出现以根本上转变了当代社会的的情况,并以此为起点使人类在心灵和身体上都完成了存活空间的拓展。但是这种高度的自由带来的不仅是直接或协商的兴起,也同样造成了对社会秩序和政治系统的巨大冲击。数字鸿沟可能导致新一轮的两极分化,群体极化和协同过滤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极端思想的蔓延,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重构可能导致两种相反的权力重组——无政府主义或是新型的集权统治。这些都是当我们期望网络能够实现政治的新一轮进展的同时必须要注意的不足。关键词:网络论文论文信息资源论文表达自由论文认同论文网络社群论文政治参与论文

    中文摘要4-10

    Abstract10-22

    绪论22-53

    一、不足的提出22-31

    二、探讨综述31-41

    三、探讨作用41-47

    四、探讨策略与论文框架47-49

    五、可能的革新与不足49-53

    第1章 网络的论述内涵53-101

    1.1 、技术及其联系53-69

    1.1.1 技术、媒介与的基本概念53-57

    1.1.2 大众媒介与的一般联系57-69

    1.2 网络的属性69-81

    1.2.1 网络的技术特性70-76

    1.2.2 网络的属性76-81

    1.3 网络的内涵81-101

    1.3.1 网络的概念界定81-90

    1.3.2 网络的一般特性90-101

    第2章 网络的基础——信息与表达自由101-158

    2.1 信息与101-118

    2.1.1 信息的社会性101-107

    2.1.2 的信息基础107-112

    2.1.3 网络时代的信息自由112-118

    2.2 表达自由与118-137

    2.2.1 表达自由的内涵118-122

    2.2.2 表达自由的价值122-127

    2.2.3 网络时代表达自由的进展127-137

    2.3 网络时代的权力格局137-158

    2.3.1 对“信息即权力”的解读137-143

    2.3.2 网络时代的社会与经济管理143-150

    2.3.3 网络时代的权力分配:知识即权力150-158

    第3章 网络的主体确立——身份认同158-204

    3.1 基于社会属性的身份认同158-166

    3.1.1 身份158-160

    3.1.2 认同160-163

    3.1.3 自我163-166

    3.2 网络中的身份认同166-185

    3.2.1 网络中的身份识别166-171

    3.2.2 网络中的自我认同171-179

    3.2.3 网络认同:多元与兼容179-185

    3.3 网络中的政治认同185-204

    3.3.1 网络时代的权力分散185-198

    3.3.2 网络时代政府与公众的角色转变198-204

    第4章 网络的实现途径——网络社群204-259

    4.1 网络社群的涵义204-225

    4.1.1 社区、社群与网络社群204-211

    4.1.2 网络社群的形成211-217

    4.1.3 网络社群的特性217-225

    4.2 网络社群对的影响225-242

    4.2.1 线上公共领域225-231

    4.2.2 构建多元化的利益群体231-238

    4.2.3 培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238-242

    4.3 网络社群的现实效应242-259

    4.3.1 扩大政治参与242-248

    4.3.2 变革政府管理248-253

    4.3.3 培育公民社会253-259

    第5章 网络的负面影响259-308

    5.1 虚拟的身份=虚检测的?259-273

    5.1.1 数字鸿沟之下的社会分级259-267

    5.1.2 网络公共领域的非公共性267-273

    5.2 ——被超越的边界273-290

    5.2.1 网络中的非理性言论273-278

    5.2.2 群体极化278-285

    5.2.3 协同过滤285-290

    5.3 无政府与技术专制290-308

    5.3.1 信息过剩290-294

    5.3.2 全球网络的背面——无政府主义294-301

    5.3.3 技术统治的恶果——信息集权301-308

    结语 网络:重建的可能性308-31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