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产业经济 >探究陆路人口分布和交通能耗与相关碳排放要求

探究陆路人口分布和交通能耗与相关碳排放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2-22 点赞:5532 浏览:147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人口分布与交通能耗及其二氧化碳排放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于人口分布特点规划的交通设施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由此,探讨人口分布与交通能源之间的联系具有深远的作用。人口分布有着静态与动态两种体现形式。静态人口分布导致了各地交通密度不均,而交通密度又与运输行驶距离紧密相连;动态人口分布导致了交通运输量的波动。行驶距离与运输量分别是交通能耗增加的两大要因。本论文将以以上两条逻辑线索出发,量化人口分布与陆路交通能耗及其碳排放之间的联系。本探讨的论述作用在于:作为人口学浅析的延伸,运用人口分布的论述与策略,探讨交通能耗的影响要素与变化规律。以静态人口到交通密度,以动态人口到运输量,最终影响交通能耗及碳排放。一侧连接着人口、另一侧连接着能源。本论文的主要探讨成果主要包括:一、以静态和动态两条线索出发,量化人口分布与交通能耗之间的联系;二、根据交通进展与人口分布的协调程度,将32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六大区域,分别探讨了各个区域的交通特点;三、核算了2862个县级城市的交通可达性指标,并与人口分布特点比对,总结了分布规律;四、调整并校正了我国交通能耗及其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策略,估算了2008年全国公路与铁路的交通能耗约为21751万吨标煤,排放量约为42101万吨二氧化碳;五、首次计算了上海与各个省份间的运输能耗。以上海为收到端,山西(1.92万吨标煤)、内蒙古(1.64万吨标煤)等主要产煤省的铁路运输能耗最大;以上海为发出端,路途较远的新疆(2.13万吨标煤)、四川(1.87万吨标煤)等地的运输能耗最大。关键词:人口分布论文陆路交通论文能耗论文二氧化碳论文

    摘要5-6

    Abstract6-8

    1 绪论8-18

    1.1 选题的背景和作用8-12

    1.1.1 选题背景8-11

    1.1.2 选题作用11-12

    1.2 探讨的策略与框架12-16

    1.2.1 基本思路与探讨策略12-13

    1.2.2 主要内容与总体框架13-16

    1.3 主要成果与革新16-18

    1.3.1 探讨成果16-17

    1.3.2 革新之处17-18

    2 相关探讨综述18-23

    2.1 交通能耗的影响因素18

    2.2 静态人口分布、交通密度与能耗18-20

    2.2.1 静态人口分布与陆路交通建设18-19

    2.2.2 静态人口分布与交通密度19

    2.2.3 交通密度与能耗19

    2.2.4 交通可达性评价19-20

    2.3 动态人口分布、交通运输量与能耗20-21

    2.3.1 运输量变化与交通能耗20

    2.3.2 城乡人口分布与交通能耗20-21

    2.4 交通能耗与碳排放21-23

    2.4.1 工程技术模型核算交通碳排放21

    2.4.2 经济模型浅析交通碳排放21-23

    3 静态人口分布与陆路交通能耗23-43

    3.1 陆路交通进展与人口相适应23

    3.2 人口分布与陆路交通布局的直观比对23-25

    3.3 静态人口分布与陆路交通能耗25-40

    3.3.1 陆路交通密度模型25-26

    3.3.2 人口分布与公路密度26-29

    3.3.3 人口分布与铁路密度29-36

    3.3.4 陆路交通密度与能耗36-38

    3.3.5 日本人口分布与陆路交通38-40

    3.4 静态人口分布与陆路可达性40-43

    3.4.1 交通可达性的定义40

    3.4.2 可达性模型的要素40-41

    3.4.3 可达性模型的构建41

    3.4.4 可达性数据的来源41-42

    3.4.5 我国陆路交通可达性评价42-43

    4 动态人口分布与陆路交通能耗43-57

    4.1 人口、产业分布与铁路运输量44-45

    4.1.1 人口、产业分布与旅客运输量44-45

    4.1.2 人口、产业分布与货物运输量45

    4.2 动态人口分布与铁路旅客运输能耗45-52

    4.2.1 客运量模型45-46

    4.2.2 各地总发出旅客,总收到旅客的影响因素46-47

    4.2.3 各地到上海、上海到各地的旅客数引力模型47-51

    4.2.4 以上海为端点的铁路客运能耗51-52

    4.3 动态人口分布与铁路货物运输能耗52-57

    4.3.1 货运量模型52-53

    4.3.2 各地总发物、总收到货物的影响因素53-55

    4.3.3 以上海为端点的铁路货运能耗55-57

    5 交通能源及其相关碳排放57-72

    5.1 客货运输量与交通能耗57-58

    5.2 汽车保有量与交通能耗58

    5.3 我国公路运输能耗的统计58-61

    5.3.1 我国公路能耗核算策略58-59

    5.3.2 我国公路能耗核算步骤59

    5.3.3 我国公路能耗核算结果59

    5.3.4 新能源汽车的能耗59-61

    5.4 公路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61-65

    5.4.1 IPCC的估算策略61

    5.4.2 美国的估算61-62

    5.4.3 澳大利亚的估算62

    5.4.4 日本的估算62-64

    5.4.5 我国公路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64-65

    5.5 我国铁路运输能耗的统计65-68

    5.5.1 电力机车投入运营导致能耗强度降低65-66

    5.5.2 我国铁路能耗核算策略66-67

    5.5.3 我国铁路能耗核算结果67-68

    5.6 铁路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68-72

    5.6.1 IPCC的估算策略68-69

    5.6.2 日本的估算69

    5.6.3 我国铁路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69-72

    6 结语72-75

    6.1 基本结论72-73

    6.2 探讨展望73-75

    致谢75-7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