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产业经济 >论方法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办法论基础与其当代作用学术

论方法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办法论基础与其当代作用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35805 浏览:16052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力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关键词:辨证法;政治经济学批判;社会现实
1005-2674(2013)05-014-06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曾经遭到德国庸俗经济学家们的指责:一方面,他们认为马克思在形而上学地研究经济学;另一方面则指出,马克思没有为经济发展开出药方,而只限于分析既定的经济事实。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的跋中无奈地说:“人们对于《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这已经由对这一方法的各种相互矛盾的评论所证明。”保罗·斯威齐在研究马克思的方法时也认为,“方法论的讨论,似乎是令人生厌和吃力不讨好的。但完全避开这个问题,却有招致严重误解的危险。”
对于《资本论》的有关争议,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提到,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科学,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它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对于写作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恩格斯表述得很清楚:“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决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批判,决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既然经济学家无非是这些规律的代言人和辩护人,那么,这种阐述同时也就是对全部经济学文献的批判。”因此,马克思把《资本论》的副标题确定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并通过“革命的辩证法”的贯彻,实质性地超越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对于方法论的正确理解和定位,成为通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枢纽。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革命的辩证法”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指出,首先要解决的是与政治经济学本身无关的另一个问题,即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待科学?正确的研究方法对于划定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在本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黑格尔辩证法的遗产

在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前,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都是形而上学的方法。对此,恩格斯指出,“一方面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它具有完全抽象的‘思辨的’形式,黑格尔就是在这种形式上把它留下来的;另一方面是平庸的、现在重新时兴的、实质上是沃尔弗式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这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写他们那些缺乏联系的大部头著作时采用的方法。”这两种方向就本质而言,都是形而上学的,是在历史和现实之外从事科学研究。
黑格尔以前的近代哲学还属于反思哲学,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停留在主观精神的外部反思中,根本没有触及到事物的客观内容。黑格尔要求对这种反思哲学进行尖锐的批判,他要求思想进入事物,要求意识具有客观内容。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某种意义上超出了“沃尔弗式的形而上学”,“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平行着,”这是黑格尔辩证法积极的一面。就此而言,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是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一般运动形式的人,并且公开承认自己是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学生,他本人甚至在某些地方使用了黑格尔的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要害则在于它神秘化的形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辩证法“在它现有的形式上是完全不能用的。它实质上是唯心的,而这里要求发展一种比从前所有世界观都更加唯物的世界观。它是从纯粹思维出发的,而这里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这个事实是什么呢?就是人的感性一对象性活动所生成的那个领域——现实的生活世界,或者说,是那个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这才是一切科学理论的真正出发点和现实基础。马克思指出了通达这个领域的道路,那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形式的简单形态上建立起来。”从而击破、瓦解全部形而上学的内在性。“马克思并没有把所谓的‘辩证方法’——它的性质恰恰在于不能与其‘对象’隔离开来——作为抽象的工具‘承接’过来,而是研究了它在上述领域中的运用,考察了它的一贯的执行,并最终也把它运用到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中,”从而在存在论上使政治经济学批判成为描述人类历史的新的“实证科学”,完全脱离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

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

列宁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性就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a)历史地;(b)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c)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恩格斯高度赞扬了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具有相同的奠基性作用。从马克思所发动的这场哲学革命对全部形而上学传统的颠覆性来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既是对资本原则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同时也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通过《资本论》及其手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稿等相关著作的写作,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彻底改造,“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体,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黑格尔把观念神秘化为现实运动的主体,而马克思的颠倒则发现了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从而把辩证法作为事物自身的原则,而不是思维的原则。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部分,马克思明确地表述了辩证法的核心精神,即“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祟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巨大工程,辩证法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得到了彰显,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方法论;另一方面,通过辩证法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划分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主义经济学之间的界限,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得以确立,辩证法成为普遍适用于研究历史科学、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的唯物主义方法。就此而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科学方法论的确立是相互呼应的两个方面,并且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现出来。

二、“革命的辩证法”与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一部分,马克思专门写作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来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清算,马克思从根本上超越了黑格尔,并揭露了全部形而上学的秘密所在,并专门讨论了他的方法与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之间的本质区别。

1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黑格尔是近代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伟大综合者和完成者。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唯心论,即作为一般“哲学”、作为整个形而上学最后的和最高的成果的批判,也是对整个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传统的清算。马克思谈到黑格尔所谓“自我意识的外化设定物性”时,指证了这一设定意味着“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然而“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即只是抽象物、抽象的物,而不是现实的物。”另一方面,“纯粹的活动”或无限的“自我活动”,作为完成了的内在性之主体性,其“内容也只能是形式的”,是“脱离现实精神和现实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就此而言,马克思指出了全部近写作技巧性形而上学的理论困境,即无法突破意识的内在性。所有“哲学家”共同的形而上学前提就在于:“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世界在思想上的独立化了的表现当作这个现存世界的基础。”
黑格尔发现了超越主观因素的“客观精神”,即根植于人类社会秩序中并超越于特定个体的普遍因素,并试图通过这种充分和完满的最高精神支撑起主观意识和客观现实的相互渗透,达成自我意识与外部世界的和解。然而,黑格尔“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的人的现实的历史,而只是人的产生的活动、人的形成的历史。”精神只能在思维进程中,把现实发生着的社会历史运动把握成概念、范畴、逻辑的运动规律,把活生生的现实关系抽象化为僵死的概念体系,又通过对立面之间否定之否定的运动,给僵化的体系注入活力。因此,黑格尔哲学只能站在世界历史的尽头,总结过去历史运动的经验规律,而不能真正进入客观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革命性的力量。黑格尔虽然反对外部反思的一般原则,然而他却把社会历史运动置入抽象的形式中,绝对精神最终成为形而上学的最高样式,即最彻底的抽象化。

2 辩证法的社会现实基础

在黑格尔哲学中,作为认识主体出现的人,并不是感性的、现实的人,而是作为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或者意识,而认识的对象则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历史的抽象意识,从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不能真正认识客观实在,自在和自为、客体和主体之间的根本对立成为被移入思维中的感性现实和抽象思维的对立。在黑格尔看来,“逻辑学是精神的货币”,也就是说,逻辑学是普遍的、一般的抽象思维,它作为理性的狡黠,同样属于外部规则游离于客观实在,它把人和自然界的外部对

源于: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立移入了思维内部,然而,逻辑学的存在基础恰恰是现实的人和自然界,或者说,是以人的感性一对象性活动所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
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所采取的、与黑格尔哲学直接对立的基本原则,即现实的、特殊的、实在的感性确定性,也就是以自身为基础的肯定,这与黑格尔思辨原则所坚持的否定之否定所包含的肯定、自我肯定和自我确证是完全不同的立场,也是以批判的态度对旧哲学以及实证科学所进行的存在论基础的转换。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了真正克服旧哲学的途径,首先在于理论出发点、基本原则的彻底转换,即“如何在思维中再现现实?如何构建一个能够理解和代表社会的抽象的范畴模式?”
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哲学不是以社会历史运动为现实的起点,而是以纯粹的、抽象的概念为逻辑起点,并为现实的社会历史运动找到了抽象形式的表达,而作为现代知性科学的经济学正是以抽象的一般关系为起点。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唯心论基础的同时,借鉴并吸收了辩证法的积极方面,即通过辩证法突破主观意识的限制,使思想进入现实,开创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当作研究的方法和历史的逻辑来使用,……从关于这些形式的概念中得出了明确的社会形式的结构与发展,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之所以把这些概念看做是可能的,是因为这些概念本身就是从具体的社会发展中抽象出来的。”因此,辩证法的直接旨趣指向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及当下现实生活,即如何使思想真正地理解社会现实,只有通过这种根本性的批判,人才能够真正地理解自身、理解现实以及社会历史的运动。

三、辩证法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贯彻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讲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所谓抽象的方法就是将范畴、概念进行逻辑演绎的研究方法,它是从最一般的抽象概念出发,追寻概念自身发展的逻辑,展示出经济关系发展的整体,这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作为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资本论》第一篇中对资本和货币的价值形态研究正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马克思所使用的另外一种方法被称为“连续渐进法”,即“由比较抽象的东西,一步步地推向比较具体的东西,即在研究的连续阶段上,逐步舍弃简化的检测定,从而使理论有可能对越来越大的现实领域加以考虑和作出解释。”虽然表面看来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家们采用了相同的抽象法,但抽象原则或者纯粹逻辑本身是不能提供任何知识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来使用这种方法。马克思在批判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的同时,也对政治经济学方法进行了批判。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贯彻,正是马克思抽象方法的独特运用,“这种方法会考虑到历史的、具体的、具有根本性的规定性。同时,按照辩证法的方式,这种方法也会在同一场运动中始终寻找到每一种规定性的动力和趋势。” 分析社会历史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其一是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通过一步步的范畴规定之后,在分析中获得越来越简单的概念,最后得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这是政治经济学形成时期走过的道路;其二是从抽象到具体,“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现的起点。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于是,马克思在抽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同时,马克思指出,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一切社会科学,或者说一切现代知性科学,所使用的抽象的研究方法,都窒息了活生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割裂了理论学说与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在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时,正如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一样,应当时刻把握住:无论在现实中或在头脑中,主体——这里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都是既定的;因而范畴表现这个一定社会即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常常只是个别的侧面;因此,这个一定社会在科学上也决不是在把它当作这样一个社会来谈论的时候才开始存在的。”现代知性科

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学这种抽象的、把握现实的方式,即逻辑的、概念的、范畴的方式,在马克思看来,是现代形而上学的产物,它从模糊的表象开始,对现实进行抽象,变成简单的范畴规定,从而推演并使之适用于人类社会一切历史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说,主体总是把现实关系的一个侧面抽象、固定下来,变成一个永恒的规定性,主体把自身既定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加之于过去一切社会发展中,而忘记了任何规定的产生都有其发生作用的社会条件和历史前提,从而抛弃了抽象规定的现实基础。虽然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可以从以往的历史经验中抽象出具有共性和一般性的普遍形式,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诸阶段都具有其特殊性,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这些形式上的共同性,而是本质上的历史差异性,这些历史差异决定了为什么会从一个历史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历史阶段,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现实的社会条件下生成的。当我们在谈论这些属于一切社会形式的抽象规则时,需要以批判的方式澄清其界限和范围。马克思就是要从经济学家以之为自然必然性的、毋庸置疑的前提出发,对其理论预设进行前提性的批判和反思。
马克思认为,在经济学产生发展之初就是使用分析的方法,把现实中具体的关系以经济范畴、概念的方式抽象为一般的关系,整个经济学体系就是通过这些简单的范畴、概念构筑起来。如何使抽象的范畴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再现其具体的总体性,或丰富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第二种科学意义上的正确方法。马克思指出,经济学的研究以现实经验为起点,然而在思维进程中,我们不能把它作为直观或表象的起点,而应该把它作为许多规定的综合,或者多样性的统一,即表现为一个结果的生成过程,而不是一个抽象的逻辑起点,这就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不同于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根本区别。在经济学实证研究中表现为自明性的东西,作为自然必然性的、毋庸置疑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那里被置入了各种具体规定性的关系结构中,同时又是社会一历史进程中的生成结果。我们所触到的社会现实,它不是本来如此的铜墙铁壁,而是由其存在和生成的历史前提和现实条件所构成的,它必将随着历史条件的成熟而出现,也将随着社会现实的改变而消解。

四、“革命的辩证法”的中性化危机

辩证法的科学化、中性化危机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所谓的现代性,就是指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或者资本主义文明的原则和纲领。现代性,即资本主义文明有两个基本支柱:第一是理性形而上学,这是它的思想体系和观念领域;第二是资本,这是它的世俗动力和基础。两者具有共谋关系,即无批判地、实证主义地承认资本的统治权力,把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种非历史的自然法则,一种没有任何前提和界限的永恒神话。

1 辩证法的现代性危机

经济学作为现代知性科学,在17世纪产生之初就是通过把生动的整体分析为各种抽象概念来构筑经济学体系的。直到19世纪,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都已经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作为当今时代的圣物,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则支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经济学所建立的范畴体系日益堕入抽象的一般关系中,知识作为一种推理能力,“它不停留于任何特定的内容之上,却知道如何将普遍原则运用于任何内容之上。”一般原则可以任意作用于任何给定的事物,然而这是以牺牲个别事物具体的、现实的内容为代价。
辩证法的中性化危机开始于追求方法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将建立在统计基础上的一般性经济学原理和规则运用于孤立的事实和片面的体系当中。方法的科学化、中性化所带来的后果,一方面把资本主义描绘为符合自身逻辑规律的自然、永恒的社会制度,从而无法说明社会现实的历史性特征;另一方面,科学理论本身就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当它以自身的直接材料作为科学概念之必然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时,便自然地站在了资本主义的立场上,从而“不加批判地接受了作为既定客体的性质和作为‘科学’的、不可变的、基础的社会规律。”
马克思把斯密、李嘉图等称作开明的国民经济学家,是国民经济学中的马丁·路德,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却被马克思指认为“庸俗的经济学家”就在于后来的经济学家的理论已经失去了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度,而堕落为维护资本主义现存制度的保守力量。在马克思看来,作为现代知性科学的经济学甚至没有达到黑格尔的高度,黑格尔为理解人类自身的历史、为批判主观精神的“外在反思”开拓了一条道路,尽管是以思辨唯心主义的方式。而知性科学由于采取外部反思的方式,主观精神的一般概念原则游走于事物的表象,却不进人事物的客观内容,从而无法真正理解社会现实。

2 把握辩证法本质的当代意义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开篇便提出“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在今天仍然有必要加以追问,这关乎到我们能否走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重新回到马克思。在第二国际严重歪曲马克思思想的背景下,卢卡奇指出所谓“正统仅仅是就方法而言”,“唯物辩证法是革命的方法”。第二国际的理论家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为“经济决定论”,在近代形而上学因果观念的框架内,无批判地把历史唯物主义变成了实证的“知性科学”。同时,这一经验实证主义的态度也阉割了辩证法的革命性质,把其作为百试百灵、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可以任意附加于各种理论之上的中性方法,如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质被命运般地遮蔽了,“革命的辩证法”遭遇到了近代形而上学的中性化危机。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突破了理论与实践的狭隘对立,使理论成为能够“掌握群众”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也要求“实在本身应当力求趋近思想”,即就在于其以“辩证的方法为基础”。如何来把握马克思的方法在其整个哲学理论中的地位?卢卡奇针对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指出他们并没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udooo.com

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只是把辩证法从外部附加到孤立的、局部的事实,“因而,这种似乎非常科学的方法而具有不科学的本性,就在于这种方法无法看到和说明其作为基础的事实的历史特性,”这甚至还没有达到黑格尔的高度。卢卡奇同时指出,这一倾向在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经济形式的拜物教特征,所有人的关系的物化,劳动分工的不断扩展只是抽象合理地分析了生产过程而没涉及直接生产者那种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潜能,所有这些改变了社会的现象和这些现象被认识的方式。这样出现了‘孤立的事实’,‘孤立的’综合事实和分离的、专门的科学(经济学、法学等)。它们的出现似乎为这样的科学方法的发展大大地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力图把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殊的经济形态的发展描述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而非追求永恒的、必然的经济学公式。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是从批判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开始的,这一批判的展开必然通过“革命的辩证法”来克服直接的、简单的、纯粹的既定性,并将历史性注入社会生活的孤立、片面的“事实”当中来实现。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诉求,正是对这种明明白白的“既定存在”的否定。马克思的全部批评就是针对这个对象,就是针对这个对象的所谓‘既定’对象的形态,因为政治经济学的要求不过是它的既定的对象的要求的镜子式的反映。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既定的”对象提出问题,他向对象、对象的性质和对象的范围、从而向对象存在的领域提出问题,因为一种理论思考其对象的形态不仅涉及到这一对象的性质,而且涉及到对象的存在领域的情况和范围。”
现代意识形态是一种无批判的实证主义,它把私有制、异化劳动作为人类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前提。而马克思却说,我们只知道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马克思把历史的维度真正贯彻到了人类社会生活领域,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击破关于现代性的独断论,击破关于资本主义制度永恒不变的神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存在的历史前提和基础,及其在历史进程中走向灭亡的界限,并提出了这样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运动”,即共产主义运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真正的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的实现以及自然和社会的根本和解,必然需要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启蒙。因而,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变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孙立冰 [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