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一数学教学 >简谈探析国际贸易实务“课岗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简谈探析国际贸易实务“课岗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23506 浏览:9936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职业教育应针对专业特色,结合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岗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核心课程模块与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有机组合,为培养技能型外贸人才打下基础,提升专业怎么写作产业发展能力,以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岗融合;技能型人才
1672-5727(2012)11-0049-02
“课岗融合”的涵义
“课岗融合”是指职业教育与岗位要求之间相互融合,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就能直接上岗。在课程设置上则要充分融入岗位要求,定期与企业互动,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按岗位分模块实施教学,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出口的各个环节,并能操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已在高职教育界达成了广泛共识,得到了一致认可,并且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课岗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国际商务领域的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国际商务行业涉外商品贸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易、怎么写作贸易的谈判、储运、检验检疫、报关保险、制单结汇、出口核销及退税等工作对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书的同时,还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探索卓有成效的“课岗融合”高职培养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相应突破性的改革与进展,并应重构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
“课岗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选择一定数量的外贸企业进行互动,定期了解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企业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有实际经验的人才。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时,98%的企业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践能力薄弱,78%的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40%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对于外贸业务流程不熟悉。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一专多长,要熟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对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注重掌握的知识进行调查时,95%的企业认为国际贸易人才应该强化外语技能,90%的企业认为应该重点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80%的企业认为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例如,新修订的《国际贸易术语通则2010》,就是必须熟知的新规则。还应该注意的是,大多数企业认为贸易人才应该熟悉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日趋活跃,贸易纠纷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外贸人才懂得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自己的利益怎么写作。此外,精通外语和计算机也是外贸专业人才必备的素质。

(二)确定“课岗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要瞄准外贸行业,在专业设置上紧跟外贸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上满足外贸行业的发展需求。笔者认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同时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规范操作能力,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现代商务操作技术,熟悉国际经贸法律、规则与惯例,在外贸公司、外贸企业、报关行、外运公司等单位,从事外贸单证、外贸跟单、报关、货运写作技巧等工作,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等一线岗位,精通外贸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制定“课岗融合”的教学计划

应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围绕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我院制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运用外语和计算机两种工具,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做贸易和解决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仿真及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面,学校建立了模拟实验室,通过教学模拟和仿真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通过实训基地教学,学生能真实感受到实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开发素质拓展项目,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缩短课程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也缩短学生读书与就业的距离。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模拟教学手段,使学生直接在实验室局域网上进行国际贸易模拟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尽量采用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理论分析与案例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施“岗融于课”的措施,建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外贸行业对接协作机制

“双选派”融职业岗位要求于课程教学中一是定期选送教师进企业,每年检测期派送一定量的教师进企业,了解岗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入岗位要求,并且有素材可讲,学生也会觉得课程有含金量,能促进良性的教学循环。二是定期请企业选派代表进课堂,定期邀请企业的一线人士来校做讲座,按工作流程分模块进行。例如,请外贸公司的业务员讲解建立业务关系,请资深跟单员讲解全程跟单,请单证部门的人讲解缮制单据,如此等等。这样既可解决企业人士无法在固定时间上课的问题,又可解决学生学习真实案例的问题,可以做到双赢。
“双身份”交替学习融职业岗位实景于课程教学中每学期派送学生到协议企业的实习基地实习,达到以在校学生与企业职工的双重身份在学院与协议企业交替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公司各种真实场景;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可做到有的放矢。
“双导师”融企业实际于教学中每门专业课课堂教学以专题方式,采取校企联合授课形式开展,理论部分由校内教师讲解,实践内容由企业代表指导。采用“师傅+教师”的教学模式,既能解决理论知识单薄的缺陷,又能弥补实践操作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

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