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初中班主任 >公共教育学教学方式转变探析

公共教育学教学方式转变探析

收藏本文 2023-12-19 点赞:28398 浏览:13173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公共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其教学方式大大滞后于其内容的发展变化,滞后于中小学教学方式改革。实现公共教育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一是要明确新型中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转变教育学教学观念;二是要构建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三是要改革教育学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专业发展教学组织形式
[作者简介]郭清丽(1966-),女,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与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河南焦作454000)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28-02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其教学方式大大滞后于其内容的发展变化,滞后于中小学教学方式改革。近年来,一些新理论被引入教育学课程,新理论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而教育学教学方式,与这门学科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及所传授知识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教育学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理应在这门学科中率先实践,然而教育学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反倒落后于中小学教学方式改革,失去了教育学教学应有的示范性。这不仅影响到师范生当前的学习方式,并有可能对他们今后的从教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促进公共教育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公共教育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新型中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转变教育学教学观念

公共教育学是体现师范院校师范性的标识性课程之一,是教人为师的学科。其教学方式,理应与中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相一致,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明确新型中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是教育学教学方式改革的前提。教育学课程目标实际上有两个:一是教育学知识,二是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但是,在教育学课程具体实践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师范生系统化行为方式(即教育技能技巧)的形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学知识便成为公共教育学教学的中心,它既是公共教育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学授受的核心,更是评价课程效果的依据”。教育学教学基本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体验,重课堂轻课外。以灌输式、认同式、封闭式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不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经多年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式却少有改变。一些教育学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很不适应,教学方式跟不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与新型中小学教师教育目标相悖离。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的优良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教学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学观;二是教育教学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三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
依据新型中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教育学教学目标要作调整,教育学教学观念也要转变。公共教育学教学要改变以往单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确立以师范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目标。教育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育理论课程,要着眼于教师未来发展,为师范生今后的教育实践探索和进一步的教育理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教育学教学,旨在唤醒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培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
公共教育学课程目标要得到充分实现,其教学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首先,要转变教育学教学的出发点。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为主动,学为被动。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难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教育问题意识与及理论思维能力。所以,教育学教学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目标与任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关注他们多年来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经验和体验,并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建立联系。教师要转换角色,从“教书匠”走向“研究员”。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教材和个人理解确定学习目标,使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除此之外,要转变教育学教学中心,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传统教育学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概念、原理、法则的学习和掌握。这样的教学只能给学生一个分析的逻辑知识体系,而不能给他们一个生动的教育世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进行学习,可以在教育学知识与学生经验间建立联系,可以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建立联系。学生以教师(或学生)设置的教育问题为线索,相互探讨、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变教育学知识的接受过程为教育问题的主动探索过程。把师范生对教育生活世界的体验呈现出来,让师范生的经验、感受、见解、智慧、问

源于:论文写法www.udooo.com

题、困惑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构建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构建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打造一支素质出色的教育学教师队伍,是教育学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条件。教育学教师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学校教育专业与心理学专业,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对转变教育学教学方式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教师们都是认同的。之所以在转变教学方式上滞后,一是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不健全,改革的外部推动力不足。如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后,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相当重视,然而并没有针对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育学教师培训的相应举措。二是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从时间与空间上限制了教育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里重点说明第一个方面。
构建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包括教育学教师的进修培训机制、联系中小学机制及教研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公修教育学教师培训机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育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一样缺少有关新思想的“个人实践知识”,缺少实践新教学方式的能力。新课改后,有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轮训,却没有针对教育学教师的培训。人们对教育学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重视远远落后于对中小学同样问题的重视。师范院校是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当前我们不仅要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更要从教师教育的源头开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新型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对教育学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与提高。另外,让教育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对转变其教育观念,提高其实践新教学方式的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过程,也是教育学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
其次,要建立教育学教师联系中小学制度。这一制度能为沟通理论与实践搭建桥梁。教育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只是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而应以基础教育为强大动力,在实践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提高专业能力,特别是解决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能力。教育学教师应成为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指导者,而不是旁观者。通过联系中小学,及时发现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最后,完善教师教研机制。一是要建立公共教育学教师教学共同体。教学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成员有共同愿望,彼此信赖,能够平等对话,相互协作。这是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教学资源共享,教师间有效合作的保证。二是要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在每个学期初要一起讨论这门课的内容,了解各自在课堂上做些什么,对个体备课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三是要进行专题研讨。通过案例交流、教学设计交流等,促使教师之间的专业互动,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推动教学和教研反思,为教师发展寻找新的支点,使教研更具实践意义。

三、改革教育学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教育学教学基本上采用单一的课堂形式,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相对封闭,学生学习方式受到极大限制,基本以听讲为主。就学习时间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师范院校的教育学授课时间为每周3~4课时,每课时45~50分钟,共16~18教学周。教学时间仅几十个课时,教育学课程内容较多,许多教师只能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就教学空间来看,集体教学是公共教育学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在“预置空间”——教室中进行。学生人数少则四五十人,以一个专业班为单位;多则一百多人,往往由同一专业的多个班级组成。班额过大,“交流空间”“协作空间”“探索空间”被压缩至最小。教师只能采用讲授方式,几乎不存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及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公共教育学教学时空资源的局限性、封闭性,只能使它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对话交流”“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沦为纸上谈兵。
要改革课堂教学固定班额、固定教室、固定教师、固定时间、固定教学内容的做法。首先,可采用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如,以一百人左右为一个大的教学单元,再分为3~4个小的教学单元。由多位教师负责教学工作,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大班适合专题讲授,节省资源。每次由一位主讲教师围绕教育学中某一中心问题讲授,时间通常1~2个小时,给学生提供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信息。学生以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为主要学习方式。大班教学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作业的布置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课前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课后作业布置可借鉴国外大学大作业的形式,一学期可以布置3~4次。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要作大量阅读,收集很多资料,有时还要参加些教育实践和调查,一般需要一两周才能完成。小班教学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模拟教学法等。
其次,教育学教学可向课下课外延伸。通过自学辅导、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拓展教育学学习时间与空间。教育学有些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有问题通过教师个别辅导解决。有计划地给学生推荐相关阅读材料(特别是中外教育论著),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教育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分小组或独立承担一两个小型研究项目。题目一般让学生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自己来选。学生通过亲自调研、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与地点上网学习,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互动。
最后,考核制度作为一根富有权威性的指挥棒,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理应与教学方式相一致。根据培养规格,教育学考核,既应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需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再仅仅是闭卷考试,课堂答辩、平时作业等均可以作为评价手段。
当前,公共教育学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改革势在必行。公共教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我们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式与教学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观念的转变固然重要,但是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雷晓云.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意义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2]潘建华,白莹.默会知识视阈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3]李允,陈立峰.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现状反思、观念重建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