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初中班主任 >改善高职高专类院校课程设置和就业脱节对策

改善高职高专类院校课程设置和就业脱节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6993 浏览:2249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的问题已经引起各高职高专院校和社会的重视,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与就业岗位紧密相结合,因此必须做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动态跟踪社会人才需求、订单式培养、校企互动、整合教育资源、编写实用教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等工作。
[关键词]课程设置高职高专就业对策
[作者简介]李春迎(1956-),男,河南扶沟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与教育管理。(河南郑州45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与就业要求脱节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2400450055)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26-02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毕业生就业难、生存压力大、发展空间有限等,其中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大多与本科院校类似,注重于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联系不紧密,有的内容还是很多年前的,较为陈旧。因此,学生学习后到了工作岗位还是需要重新培训就业技能,学校里面教授的基本不能直接用于现有工作岗位。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只有对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进行合理、准确、科学的定位,才能提高各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和科学性。

二、改善高职高专类院校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的对策

为了推动高职高专类院校课程设置与就业相配合的深入开展,本文针对省内外高职高专类院校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学工结合与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按照“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全方位怎么写作行业企业”的思路,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由各系部根据自己所开专业的情况,与本地区、本行业与相关企业开展产学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怎么写作社会的长效机制,形成自己学院和系部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应该成立校企合作发展中心,以为企业提供优质怎么写作为宗旨,以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为保障,疏通校企合作的渠道,实现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深度融合和学生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按企业工作岗位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共赢为出发点,实现校企高度融合,做好工学结合,实现学习工作于一体。
2.动态跟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高专院校要想真正做好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紧密接轨,就要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不断研究社会、企业及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的动态变化,关注对专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的分析,不断跟踪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情况,并向企业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哪些知识和能力,将以后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
3.推进校企无缝对接。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建立实践教学的动力机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的激励机制,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评价机制,完善实践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拓展教育和培训怎么写作领域,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4.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对口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校企信息交流,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确保“订单”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首先,学校要主动与企业沟通,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其次,订单企业要不断向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及企业生产中的难点,保证接收写作培养学生的数量,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5.整合教育资源,进行专业课集中培训。作为高职高专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自身的职业教育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主动地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在教学和课程设置上大胆打破呆板的、程式化的传统模式,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不同需求,在专业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上作出有益的探索还远远不够,还应该走出学校,与社会上的兄弟学校、企业、单位、培训机构等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目前高职高专教育资源整合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实行“校际联合,资源共享”的培训模式;第二,实行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联合办学的培训模式;第三,实行与企业、单位联合的培训模式;第

四、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成立教育集团。

6.鼓励教师编写与岗位紧密结合的实用性教材。在院校的教材建设中,应做到基础理论课和通用性强的专业课鼓励选用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特色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可依据教学大纲鼓励、组织本校教师自主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讲义或实验实训指导书。在编写时要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相结合,以适应学生就业实际,学院可优先立项建设直至推荐正式出版。
7.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提升高职教育的管理水平。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达国家都有办学形式灵活、政府主动干预引导职教发展、普遍采用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专业设置适度超前并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根据本国国情创建适合自己国家经济特点的办学模式、强调工学结合校企联手的办学方式等特点。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都具有短周期、重能力、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在能力培养上,除了一般的操作能力外,这些学院还都强调学术和职业专业能力两方面的均衡发展,强调一定知识的拥有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及其相互的均衡。
对于新专业的开设,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不是消极地等待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针对未来的技术发展,组织超前的专业教育,以储备新兴行业最缺乏的人才。尽可能地做到以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怎么写作。将传统本科院校研究型的高新技术学科有计划下移到职业技术教育层次是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又一要求。这些发达国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速,使得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发生变动,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职业岗位,急需进行新的专业设置。
凡是成功的模式,都具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与本国实际情况深度结合。因而,必须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树立“大职教”观念,采取更加灵活的学制。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高职教育入学资格上取消考试录取制度,实施免试注册入学制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学理想。还可采用法国短期技术学院招收技术高中毕业生的做法,实行招收“三校生”制度,此外,我们建议普通高职教育可以将现有的三年学制缩短为两年。更短的学制有助于教师端正认识,有助于快出人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打造良好社会环境。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以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方面,应当赋予高职院校更大的自主权。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及时新开或者调整专业、招生规模,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所设专业滞后现象。在校企合作上,管理各高职院校的地方政府或者行业厅局要负责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牵线搭桥,要利用自己掌握的政策信息优势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进行指导。人事和劳动管理机构要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社会劳动准入制度。重新核定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级别,更新考评内容使之适应时代要求,同时严格考评制度;可以考虑将部分职业资格认证交给一些有资质、信誉好的大企业来做。
第三,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市场调整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岗位能力分解为主要依据安排每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要互相兼顾,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成组化。课程设置要针对职业岗位群,考虑不同行业发展的高新技能要求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生培养目标上,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研究该行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上,要注重模块化教学和项目导向,以学生完成具体一个项目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要尽可能地摒弃传统的卷面考试,改为实训考试,真正将考核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起来,在学时分配、教师薪酬、考核制度上都要有所体现。
第四,拓宽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拓宽思路、放开眼界,尤其是从中专升上来的职业学院,更要扭转普遍存在的传统的重工轻商,重生产制造业轻怎么写作业的观点。通过对社会需求的认真分析规划好专业结构,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在这些新专业中迅速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
第五,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优化师资结构。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和结构问题是困扰高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邀请国外发达国家专家介绍职业教育发展、专业设置、资格证书制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估制度,以深化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有社会工作经历的人才到学校任教;在聘用周期、单位归属、薪酬制度上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选派高职教师到企业实地考察或者在岗实习,吸取借鉴先进经验。鼓励教师社会或自行创业,可以采取学校提供办公场地入股或者提供担保、教师出资出力的形式组建企业,企业在盈利后可以按股份比例分成,学校也能创收,也能提高教师研究实践技能的积极性。
第六,加强产学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开展怎么写作,和企业合作,承揽企业的不同级别的职工培训工作,为社会培养和培训更多更优秀的实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要扩大社会办学,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使学校教育跟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必须突出高层次技术能力人才的培

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udooo.com

养,调整高职专教育课程,借鉴国际上好的职业教育经验,加大教育培训设施的投入,注重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句连云,王晓莺.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设置的探索——以医学营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09(24).
[2]张健.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5(6).
[3]童如山.“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