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地理教学 >功夫功夫在诗外学年

功夫功夫在诗外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2752 浏览:755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古代文论中的“养气”一说,便是主张“诗外”用功者。实践证明,学作文者须重“诗外”之功,而教人作文者也须在如何引导学生多阅读,善感物,诱发其创作兴趣与抒望上多花点心思。
关键词 养气;作文
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古来经验之谈甚多。但考其大略,不外两种主张:一偏重于“诗外”用功,一偏重于“诗内”用功。
古代文论中有“养气”一说,便是主张“诗外”用功者。此说源自孟子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魏文帝继而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他所说的“气”,显然偏指人的才性,强调其先天性。但人的才力不是从天而降的,即便是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恐怕也与其才学涵养的深浅有很大的关系。就写作而言,真正对一个人作文水平的提高,艺术境界的推进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学”。所以,古代的文气之说实际强调的是后天的努力对培养作文能力的决定作用,“养气”就是加强才学修养,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养气”的具体内容除却读书明志,涵养知识外,还包括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及自然的陶冶。宋人苏辙也说“文者,气之所形”,但他认为“养气”之法最重要的还是游历,作文得有江山之助。这与王安石嘲笑董生三年不窥园是一样的道理。后来陆放翁提出“功夫在诗外”,正是对前人经验的精辟总结。
以上主张“诗外”用功者强调的都是学识见闻,其途径主要是读书游历。但读书游历倘只为积累知识与学习前人经验是不够的。因为作文与人的性情亦有很大关系。陆机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认为文由情生,情因物感。可是倘若一个感觉迟钝,性情麻木的人见落叶、柔条而不动声色,心如止水,又何情之有,又怎么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呢?明人李贽提出“童心说”,清人袁枚标举“性灵说”,都强调文章之中须见作者真性情。倘无真情实感,任你知道多少作文之法,恐亦束手无策。童心也好,性灵也好,关键都必须让人善于感物,有一颗敏感细腻的“诗心”。然而,对于人的性情的陶冶,远比单一的积累知识见闻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尤其对我们长期以来偏重理论、技能与道德说教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更要求我们将功夫从“诗内”转到“诗外”。
那么,历史上主张“诗内”用功者又如何呢?宋江西派诗人最重技法。黄庭坚宣扬“句法”,吕本中大谈“活法”,却被后人讥为“剽窃之黠者”。明李梦阳尤重拟古,云:“文必有法式,然后中谐音度,如方圆之于规矩。”后来桐城派古文家及清翁方纲一面大谈“文法”、“诗法”,一面又谆谆教导不可“”。
总结前人经验,学作文者须重“诗外”之功,积累知识,陶冶性情;而教人作文者亦不可只在“诗内”打转,须在如何引导学生多阅读,善感物,诱发其创作兴趣与抒望上多花点心思。

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udooo.com

而,我们一直以来的语文作文教学,从课文分析到作文指导,恰恰偏重于“法”的总结与传授,偏重于“诗内”功夫。教记叙文往往强调记叙文的要素是什么,教说明文则反复申述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似乎不懂这个法、那个法,学生便不会写作似的。事实上,学生作文的最大困难常常是“没什么”好写,而非“不会”写。就说写游记吧,学生或者没有出门旅游过,或者登了山,看了海也木然的没什么感触,更不必说“情满于山”,“意溢于海”了,那又怎能写出好作文来?作文不像临习书法,若无自家内容,掌握再多的技法,又有什么作为呢?
由于没有内容,学生只好查重。父母离异,亲人亡故是他们常编的故事。古人辛辣嘲笑过的“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的伎俩我们的学生倒无师自通,神会其“法”了。怪他们“不择手段”吗?不这样便无物可言呀!所以不是我们的“法”传授得不够多,不够扎实,而恰恰是我们忽略了“诗外”的功夫。有多少语文老师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把落实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当作自已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呢?又有多少学生读了十余年的书却不知如何做读书笔记、不知如何查找资料呢?知识营养不良的学生作文怎能言之有物,文笔如何能不枯涩?
我们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博览感物,对他们的作文却又约束甚多。第一便是“思想健康”。这本来没错,问题是“健康”的标准常常过于狭隘,仿佛惟有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是健康的,写了生活的阴暗面,抒发了迷茫灰暗的情绪便不健康。可是孔子说:“诗可以怨。”太史公认为古来好文章“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韩昌黎疾呼“不平则鸣”。学生也是有“怨”的,也是有“不平”的,如果我们总不让他们怨,也不教他们如何怨,却非得再三强调“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这正是导致学生作文说检测话,抒检测情的病根所在。纵观古今文学,有多少名篇佳作不是牢骚文字?我们太看重了作文的功利作用——说教、应考,却忽视了文学的本质——抒情。
在我们过于固定的教学方法的约束下,学生不能抒情,不懂抒情也产生不了什么情。我们教育下的学生太理性,太没。在小学里,一年级的学生课堂上思维最活跃,许多稀奇的想法让你耳目一新。他们可以说爬到树上,人接人倒挂下来,象猴子捞月亮似地将掉入水缸中的小伙伴拉上来,也可以造出“我不小心飞到天上去了”的句子。但四、五年级的学生就明显地多了分理智,显得“冷静”多了。因为老师对前面的那些“荒唐”的想法似乎并不欣赏。
刘勰有言:“吐纳文艺,务在笔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⑨所以作文不是硬做出来的,只有让学生广泛的阅读,积累知识,并诱发他们亲近自然,培养其敏锐灵动的“诗心”,丰富其情感,激发其言志抒情的,再加上良好的语感,然后才可以“闳中肆外”,水到渠成。
作文无法,功在诗外!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