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初中德育 >诚信教育系统构建策略和途径学报

诚信教育系统构建策略和途径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4614 浏览:136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诚信,是中

学术论文下载www.udooo.com

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是维系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并就如何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是维系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诚信教育在我国诚信建设中历时久远、传统深厚,对在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历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理应为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自觉促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因此,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有其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时代意义

诚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石,它对人格的塑造、品德的培养有决定作用,与民族的自强、社会的进步也息息相关。个人诚信淡漠则无法立足社会;国家诚信缺失则无法跻身世界。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大学生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个人诚信的提高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精神,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诚信已经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也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核心的价值。

2.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2004年,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诚信为重点,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窗口,而诚信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说教较多,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上不够具体明确。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则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明确化和具体化,实现了有的放矢,为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有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教育意义重大。诚信是大学生立业成事的前提,无诚业难立,无信事难成。不可否认,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问题,通常表现为:考试舞弊、伪造贫困证明、简历注水等。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外,还与目前高校对诚信教育重视不足,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等有关。因此,应改变高校传统的“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道德素质的教育”的不平衡局面,真正实现“德育为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怎么写作。

4.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缺陷,亟需完善

目前,对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基本达成共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但在方法和力度上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理论多,实践薄。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上,主要集中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研究,以及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上,而对诚信教育的可行性、方法性、策略性的探索研究尚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其次,制度有,执行难。尽管高校针对大学生诚信状况出台了一些管理规定,但在工作中能否严格、公正的执行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再次,形式固定,方法单调。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课堂教学的说教来达到目的显然不切实际,开发更多载体,通过多种形式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诚信教育体制就显得颇为重要。

二、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担负着振兴民族,发展国家的历史重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于个人、于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建和谐校园,将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师生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正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所言:“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在校园内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对个人而言,诚信校园文化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浓郁的诚信校园文化氛围能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2.加强师德教育,发挥教师的诚信楷模作用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与个性发展。高校应加强教师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学习,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在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宿舍管理等诸多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中,应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课堂内外言行一致,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诚信的榜样和典范,用诚信的品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在高校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3.提升“自律”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除了校园文化熏陶和教师榜样力量之外,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更是不可或缺的“内因”。“道义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要引导学生将诚信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恪守诚信;帮助学生学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让学生学会道德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4.优化形式,丰富载体,力求诚信教育的多样性、实效性和连续性

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可以提高诚信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是拓宽课堂教育渠道。高校除了发挥“两课”教学在加强诚信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还应将诚信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去。二是针对不同的年级学生开展相应的诚信教育活动,因材施教,如在低年级学生中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团日、党日活动,启迪学生的诚信意识;在高年级的学生中组织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真正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性,自觉按照诚信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深入研究和挖掘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社团在诚信教育体系中的实效。四是利用网络媒介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通过主题网页或网站、开通微博等方式,开展互动的诚信教育活动,完善反馈机制,为诚信教育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以此增强诚信教育的连续性。

5.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约束机制

高校在诚信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将“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约束机制,这是大学生诚信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新生入学时将学生的诚信记录作为学生档案的重要内容,毕业时将其融合到公民诚信档案体系中。通过将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与全社会的诚信档案系统接轨,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和诚信氛围的营造,以此为基础在全社会推广普及,点亮社会的信用之光。此外,还必须严格制定和遵守档案管理使用制度,严格限定业务操作规程和使用权限,保证大学生诚信档案安全、合理使用。
(2)构建诚信褒扬奖惩机制。诚信的奖惩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奖励制度,使守信的学生在学校的诚信表现与记录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二是惩罚制度,针对考试、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网络道德虚拟等现象,学校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惩罚,并进行针对性的诚信教育。
(3)完善诚信监督体系。高校诚信教育需要构建一套立体式、全方位、全过程的体系,其中,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舆论监督是公开性的,强化舆论监督的力度,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宣传诚信行为的正反面例子,对于扬善惩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是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任重而道远,既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协力构筑一个有效的诚信道德体系。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依靠高校自身的优势条件、结合高校发展的蓝图规划建构大学生诚信道德平台,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贯穿到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中,把诚信道德建设融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牟萍.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3]李弘阳,李佩芸.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诚信观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10-12.
[4]李国秀.必须注重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155-155.基金项目:博士基金(63121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