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财政税收 >> 财政审计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23038 浏览:10587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2)09-000-01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国际经济发展存在的一般问题,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均衡发展被打破,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深入,这种趋势不断扩大,这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我国的社会稳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探讨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概述

区域是一个地理行政概念,它是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划分的有限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不再局限于空间范围,而是逐渐与经济挂钩,这就是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指在经济上有着比较密切相关的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按照人类通常经济活动的空间的分布规律来划分的一种区域。
区域经济的划分有着不同的依据,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多元化,只有通过区域经济研究的途径,才能够全面透彻的去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展现状,方便协调我国经济发展。从目前学界的观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大致有区域和对象研究方法两种。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国内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对此,我将从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经行分析。

(一)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各个经济区域的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GDP的比例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最多,同时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GDP的比重最大,达到9.1%,西部地区次之9.0%,东北地区8.7%,,中部地区最低,仅为

7.1%。

我们还可以分析,各区域经济组织的财政收入能力。相比而言,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的组织财政收入能力最强,达到21506.6亿元,几乎是西部地区的八倍,其落差之大,引发人深思,东部地区地处沿海一带,自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民营经济比较活跃,这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比较多的财政收入。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受惠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老工业政策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使得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两区域经济发展飞铲迅速,其地方政府的组织财政收入也有所提高。

(二)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

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udooo.com

产业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产业分工不同,其发展基础也有所不同,按照一般理论来眼,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重,其经济发展就比较活跃。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的比重仅为6.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就占了大约93.4%;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3.6%,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 86.4%;而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3.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6.2%;东北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

1.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8.6%。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给予地方政府的一定税收管辖权

在税收管理中,政府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上个世纪分税制的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急剧减少。因此,为了又换地方财政收入,应当给予地方政府的一定税收管辖权,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我们可以参照各国的先进经验可知,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均衡的目标,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时,还要注重地方政府的施政积极性,例如,政府可以赋予一些地方政府的某一方面的税收立法权,可以对地方政府经行减免税、回收赦免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来扶持地方的财政收入稳步提高。

(二)落后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应与产业政策目标相结合

我国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不能解决,一方面是地域性的因素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政府的优惠政策不适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因此,要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应该从落后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应与产业政策目标相结合这一条道路来实现,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可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参照各国有效地实践经验我们可得,对这一对策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基础工业高新科技产业进行技术支持和税收优惠、大力扶持民族特色产业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缓慢,主要是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品找不到渠道等,针对这些因素,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要想改善这些状况,就应当将改善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积极鼓励投资融入西部紧密相结合,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进一步扶持的产业和项目,针对具体产业和项目实行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通过税后优惠实现的补偿作用,从而争取为在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投资软环境。
参考文献:
马庆林.中国经济区域划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南方金融.2009(07).
陈飞,高铁梅.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8(06).
[3]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