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体育教学 >简论动议新形势下开展小城镇体育新动议如何写

简论动议新形势下开展小城镇体育新动议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1-07 点赞:17396 浏览:731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结合国务院提出的“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的指导方针,指出开展小城镇体育——一种新型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必将推动我国农村体育较快的发展,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农村体育小城镇体育全面建设计划
前言
在我国2001-2010年体育与发展纲要中,小城镇体育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城镇体育的发展越发显得迫切。我国也同许多发展中的国家一样,早已制定了有关发展城镇体育,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在推动农村体育中,《纲要》指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居住分散,农村体育的重点应放在乡镇。以乡镇为龙头,村民居委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辐射力的组织网络,使我国群众体育扎根于更广阔的空间和基础上,最终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
小城镇的概况与相似度检测地位优势

(一)小城镇的概况

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在农村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具备城市的一些基本功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型社区。包括县城、县城以下较发达的集镇或乡级行政机关、文化中心所在地,以及在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怎么写作中心,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社会经济聚集与辐射,社会经济要素配置和城乡结构协调整合等基本功能;也具有催化农民的职业分化和人口的社会流动,促进乡镇工作的崛起、启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等社会效益。1978年,全国小城镇2173个,2001年底发展到20312个。现有镇区人口约3亿人,这是巨大的历史跨越。预计2020年,全国市镇人口的比例将提高至54%以上。

(二)小城镇体育的相似度检测地位优势

小城镇虽小,但它点多、面广,背靠城市,根植农村,既不乏城市的特点和功能,又与农村保持着较强的联系,体现着城乡两种文化的结合与交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充足的缓冲力。小城镇不仅是农村工业化的基地,作为城乡一体的接点和城市的重点,它的作用还在于能综合提高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丰富农民生活的内涵,为农民创造各种发展机会,促使他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现代化演变。另外小城镇地处城乡结合点,上可承接城市包括体育在内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辐射,下可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源于:论文怎么写www.udooo.com

因此,选择小城镇作为拉动农村体育发展的支点和城市体育向农村渗透的接点,从而促进城乡体育走向一体化。
开展小城镇体育的必要性

(一)小城镇体育的发展要以农村体育为基础

中国农民8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存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说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则中国群众体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农民问题,忽略8亿农民的体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正因为如此,由于地方行政机构在改革中将体育行政部门纷纷撤销与其它部门合并,使得体育部门的行政职能受到削弱,基层体育工作受到冲击,特别是全国体育先进县评选活动这一激励农村体育发展的行政措施被撤销之后,中国农村体育如何较好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加强小城镇学校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中的一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农村中小学生体育更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我国农村中小学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制约我国选拔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因素。农村中小学体育投入不足体现在:一是体育师资严重不足。这就使得很多中小学生对体育理论理解甚少,甚至得不到最初级的体育项目训练,何谈体育专项的提高与体育各项目的普及。二是场地器材严重匮乏。调查发现,在贫困地区的一些小学,甚至连个乒乓球台、篮球场都找不到。中学的经费投入虽多一点,但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

(三)促进小城镇体育发展和培育农村体育的成长

由于教育附加费的停征,使得农村教育主要靠政府投资,这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远远不相适应。我国有3亿农村少年儿童,他们是国家的主体,是体育后备人才的主体,对他们教育的落后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的方针指引下,将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小城镇体育。优先发展不是孤立发展,在探索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和推进小城镇体育过程中,始终将农村体育的发展置于视野之中,辐射农村体育,从而最终带动整个农村体育的发展。
开展小城镇体育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的支持一方面体现在应根据各地小城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为顺利开展小城镇体育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另一方面体现在资金的支持,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项资金,才能进一步搞好运动设施建设。运动设施的建设,除了必须的生活设施以及赏心悦目之外,努力打造一种适于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等户外运动的良好环境将更为重要。同时,运动设施的建设还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虽然这种构想的实现还较困难,但在观念上我们至少应有这种准备。
加强小城镇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体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但在我国却处于一种非常落后的状态。广大的居民尤其在农村,一旦离开了学校之后,体育便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仅就承担社会体育指导任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项就存在太大差距。距王凯珍等做的《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研究》表明:381个活动点共有指导员1359个,点均3.6人;其中获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者261人,占16%,点均0.6个,指导员中非在职者889人,占6

5.4%明显高于在职者。城市社区即使如此,那么小城镇社区体育可想而知。

因此,在小城镇体育建设中,在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的小城市环境中,每一块运动场都显得非常宝贵。为了充分利用已有与将要有的体育设施,加强专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也是一项当然的配套工程。
促使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在国家经济能力还不足以很快解决体育场地问题以前,合理利用学校的场地也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学校的场地设施虽然不足,但在全国体育场地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且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使学校场地更多地靠近社区,因此学校体育场地是理想的居民健身场所。学校场地设施向居民开放不仅可以解决居民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场地的利用率,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流、衔接。在西方大国,大众体育活动主要是依据学校体育设施开展的,他们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充分保证场地设施使用的组织有序性及利用率。这一有益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加强小城镇居民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都市化的发展,必将推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相应改善和提高,社会体育的发展是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锻炼,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因此,在小城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的体育活动,鼓励家庭体育的开展。真正起到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的启蒙体育教育。有利于带动辐射周边居民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
概括言之,小城镇体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有其相对的特点和优势,较好的开展小城镇体育不仅能培养居民的体育意识,促进体育观念的转变,而且对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前面实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吕树庭.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N].中国体育报.200

3.6.26.

赵晓红.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7-38.
[3] 雷继红.21世纪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探析[J].中国科学学报.2005(5):157-158.
[4] 王道平.都市化发展与社区体育建设[J].湖北体育科技.2001(4):31-33.
[5] 魏积东.对我国小城镇体育管理的理论研究[J].管理学家.2010(4):51-5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