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体育教学 >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收藏本文 2023-12-31 点赞:3851 浏览:1102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应该是在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而不能是教师或学生开放性的二度创作。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突出学生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和构建文本的作用,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2 重视朗读作用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国古代的教学策略十分强调诵背,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
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策略,将会推动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让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3 激发阅读思维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对阅读内容的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深思,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教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学生心头涌动的感情,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

4 培养深思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和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理由引导到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来,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策略和途径。
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
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
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5 养成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6、提倡“海量阅读”

“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如果能真正做到“海量阅读”,那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可以到达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可以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为此,我们可以给不会拼音的一年级新生编一本他们能够“自学”的小册子——《读儿歌识汉字》。
这本小册子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儿歌。如《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儿歌的后面,附上要认的字词,先带着学生唱一唱、念一念,之后我就教他们“自学”生字的办法:念儿歌下面的生字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到儿歌中找。
第二部分结合入学教育选编《小书包》、《国旗》、《坐得正》、《写字姿势》、《爱护眼睛》等儿歌,孩子们喜欢读。
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情境歌,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生读熟儿歌,认读儿歌下面生字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
第二阶段: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有了一年级的基础,语文课本学生们来说很简单。从二年级开始,只消半个月时间就能读完整本语文书。我的教学策略也很简单:一是略读教材,如《小英雄雨来》《猎人海力布》等,学生自己默读一遍就行了;二是精读的文章也不去条分缕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读,学生诵读的文章越多,朗诵、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级时,不经过预习,只要默读一遍,或听一遍录音,学生就能有感情朗读。
第三阶段:四、五、六年级 “海量阅读经典”。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已完全掌握了常用汉字,写作能力也基本过关,语文课上有大量的时间用来持续默读,一星期读10~20万字轻而易举,实现了真正作用上的“海量阅读”。可以先学习历史故事为经典铺路。再阅读古代经典,作用深远。最后阅读文选和现代小说,完善知识体系。
总之,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