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音乐教学 >试析调动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试析调动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28082 浏览:1305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底蕴,包含着灵动深厚的思想情感和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但很多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究其一点,就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运用以情、情感共鸣的方法,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主动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和生活感受去探究领悟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师自身的素质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教师要注重提高修养,用自身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字,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这些都是可利用的资本。适时地展示和示范,可让学生在惊叹中效仿,于效仿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下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情感交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教学,用满腔的热忱去帮助学生、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真诚地感化学生,绝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歧视他们。如在教学史铁生的散文《合欢树》时,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与生活非常贴近,我就让学生做“小老师”,对作品“评头论足”。学生兴趣大大提高,个个畅所欲言,教师再加以适时点拨,学生自我领悟其中的佳句和作者传达的感情,效果很好。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大胆创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

二、借助文学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是现实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再现,有些形象甚至带有明显的原型痕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艺术真实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真实,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加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兴趣。如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散文,表现的是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及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字字句句饱含真情,非常感人。教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母亲真实淳朴的情感去体会文中的母爱。我引导学生:“你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母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母爱有什么特点?你们感受过如此深沉慈祥的母爱吗?如一句简单的嘘寒问暖,周末时给你做顿好吃的饭菜,睡觉时给你盖好被子、关上窗户,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说起自己的母亲。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感情。通过类似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对父母心存感恩。

三、利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典型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环境都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有的还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凝聚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此境此景中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环境描写堪称典范,作者运用精细的笔法描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典型场面。我逐步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提问:“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却遭到了无可挽救的失败。可为什么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通过这样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到老人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坚强性格,他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

源于:论文要求www.udooo.com

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此外,还指导学生理解小说中大海这一典型环境,它是与人作对的社会和自然力量的象征,老人在与之进行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老人这一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明白,人生虽然面临种种自然和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手段多种多样,培养兴趣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教师善于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机会,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作用,那么语文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陈剑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