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语文教学 >修辞[标签:标题1}

修辞[标签:标题1}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12300 浏览:555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竹自古就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我国竹种类繁多,竹名和竹的异名别称也不少,下文拟对竹名和竹的异名别称及其形成的修辞路径作一番分析,揭示竹名和竹的异名别称的修辞文化内涵。
关键词:竹名别称文化内涵
L·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强调“语言就是构成了我们整个生命和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就是“人类存在的文化模式和基本状态”。著名历史比较语言学者L·R·帕默尔在其论著《语言学概论》中提出“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种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的了。”语言是一套由语音、词汇、语法组成的结构系统,它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礼仪风俗、审美心态等。词汇是构成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重要元素,因此考察词汇就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考

学术论文下载www.udooo.com

察某个民族的内心世界和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
上古时代,竹的诞生和命名都具有神秘意味。《山海经》中有“竹之诞生”的传说:“相繇既戮,厥土唯腥。三堙斯泹,寻竹乃生。”意思是说,相繇被杀戮之后,血流遍地,腥气异常,人们三次用土镇压,泥土都塌陷下去了,后来在这块地上长出了大竹子。[3]彝族创世神话《开天辟地》中说,地上原无竹林,是创世祖先之一的八哥上天找到玉皇大帝,要了三把竹子种,从天上撒下来,地上才有了竹林。考古资料证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民们就已开始用竹制造竹器。西安半坡遗址发掘的陶器上有竹编织物的印迹,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发掘有竹席等200余件的竹器实物。由此可见,竹自古就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我国竹种类繁多,竹的异名别称也不少,下文拟对竹名和竹的异名别称及其形成的修辞路径作一番分析:

一、竹类名称:形成的修辞路径和文化内涵

《说文解字·竹部》记载“竹”:“冬生草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属皆从竹。”我国是产竹大国,竹类十分丰富,它们形态各异,用途广泛。古代中国多用单音节词为各种类型的竹命名,如:
篥、笎、笍、笒、筇、笚、笷、笗、笣、筀、筪、箬、箖、箎、箘、箛、箂
篁、箭、篃、箺、篈、箽、篣、篟、篜、篻、簊、簕、簟、簝、簢、簵、簬
现代竹类名称多为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词语的结构关系多为偏正结构。这表明在汉语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词汇的双音节化是一种很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多层次、多侧面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思维的精密化使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人类眼中的世界不再是简单的、平面的、孤立的,而是多元的立体的互相关联的。当需要对事物更加精密的界定的时候,人们发现,因为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能从不同角度定义事物,因而比单音节词更有优势。因此,思维的精密化反映在语言中,就表现为大量的双音节和多音节词逐步产生。[4]这些竹类名称不仅特色鲜明,其形成的修辞路径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
构成方式例子
名词性语素+竹月份+竹三月竹、八月竹
人物姓或名+竹司马竹、东坡竹、鲁班竹、孟宗竹
动物名或动物的某一部位+竹猫竹、蚱蜢竹、龟甲竹、牛角竹
植物名或植物的某一部分+竹桃竹、桂竹、丁香竹、桃枝竹
矿物名+竹铁竹、黄金竹、云母竹、水银竹
地名+竹或竹类名川竹、黔竹、华山竹、云南龙竹
动词性语素+竹吹竹、刺竹、扛竹、摆竹
表竹形状、质地、性能的形容词性语素或表竹形态特点的语素+竹或竹类名淡竹、苦竹、涩竹、酸竹
赤竹、红竹、黄竹、金竹
香竹、鼓节竹、红壳竹、阔叶箬竹
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说过:“一个对象的名字并没有权力要求成为该对象的本质,它不打算成为‘存在者’,并不打算给我们以事物的本来面貌。一个名字的作用,永远只限于强调事物的一个特殊方面,而这个名字的价值恰恰就在于这种限定与限制。”[5]这些命名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人们解读竹的独特视角,这个视角是考察人们对竹认识的重要路标。人们在给竹命名时,有的采用提取它在人们感官中呈现的某方面的显著性作为其区别字,再用“区别字+基本层次名称”这一命名方式,如“苦竹”的命名方式即是“味觉语素+类名语素”,突出“苦竹”味苦甘的特点;“五彩竹”则突出它呈黄、蓝、绿、灰、白五种颜色的特点。还有的竹名前一部分用喻体,后一部分用本体,命名方式采用“喻体+本体”,喻体限定修饰本体。如竹心如花瓣的“梅花竹”, 银色的短节竹像挂在树上的链条一般的“银链竹”。有的竹名中的喻体情况比较特殊,如“凤尾竹”中的喻体“凤”修饰“尾”,而“尾”又限定“凤”,前后三个语素皆不可更易;“蚱蜢竹”、“橄榄竹”只有两个语素(“蚱蜢”为双音节语素)。张弓先生曾说过“比喻可以造成语言的具体性、实感性、鲜明性,并且可以通过“喻体”透露说话人对本事物的爱憎情感,表示对本事物的褒贬意味、肯定否定态度”。[6]总之,这些区别字和喻体再现了人们的主观审美情感,表明人们对不同种类的竹的颜色、形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特征有着详细的了解和认识,它们在人们的感知中表现得最为显著,成了人们给竹命名时自觉或不自觉的视角。
有的竹名显示了丰富的文化蕴涵。民间传说“斑竹”是娥皇、女英的眼泪染成的。《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久悉为之斑,亦名湘妃竹。”后因此称之“斑竹”或“泪竹”,也称“湘竹”、“湘妃竹”、“文竹”、“筠竹”。历代文人雅士对此多有题咏,如唐刘禹锡《曲》中有:“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宋赵令畤《蝶恋花》(尺素重重封锦字)中有:“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有的竹名可以引申出新的赋予文化意义的词语,如人们用“绿竹”喻指文士雅聚之所或喻美质盛德,陈著〔沁园春〕《寿应葺芷参政(傜系)》中有:“宜多寿,与瑶图同庆,绿竹歌公。”
二、竹的别称:形成的修辞路径和文化内涵别称即正式名称或通常名称以外的别名,它与本称之间是同义词的关系。竹的异名别称(以下列举的例子出自徐成志等编著的《事物异名别称词典》)很多,它们形成的修辞路径各不相同,如:
修辞手法例子

喻青玉:竹青如玉,故称。唐白居易《秋霖即事联句》:“竹霑青玉润,荷滴白珠圆。”
寒玉:竹清冷如玉,故称。唐雍陶《韦处士郊居》:“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玉干:竹干青绿,如同碧玉,故称。唐卢纶《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玉干百余茎,生君词堂侧。”
玉管:竹中空,色如碧玉,故称。唐韩琮《风》:“凉风玉管来秦甸,暗褭花枝入楚宫。”
青岚帚:以竹形如长帚,故称。唐陈陶《竹》:“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玉槊:竹挺直如长矛,故称。宋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之二:“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人绿卿:竹绿影婆娑,故拟人化称之。王彪《临池赋》:“碧氏方澄,宅龟鱼而荡漾;绿卿高拂,宿烟雾以参差。”
此君:唐白居易《东楼竹》:“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绿玉君:唐陈陶《竹十一首》之一:“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
竹君:宋李亿〔征招〕《梅》:“这奇绝,好唤苍髯,与竹君来共。”
蛇祖:宋梅尧臣《乾明院碧鲜亭》:“怀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
抱节君:竹劲直有节,故拟人化称之。宋苏轼《此君庵》:“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
青士:竹色青,有寒士气节,故称。宋陆游《晚到冬园诗》:“岸帻寻青士,凭轩待素娥。”
篬筤君:清曹寅《使院种竹》:“昨宵值雷雨,洗涤开芊眠。颇思篬筤君,卧起相周旋。”
碧虚郎、圆通居士
此外,竹还有“明玕”、“青琅轩”、“筠”、“浮筠”、“潇碧”、“琅轩”、“不秋草”、“妒母草”、“虚中子”、“滔沿”、“郁离”、“管若虚”等别称:
明玕:晋陶潜《读山海经》:“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
青琅轩:唐元稹《种竹》:“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轩。”
筠:唐韦应物《闲居赠友诗》:“青苔已生路,绿筠始分箨。”
浮筠:唐陆龟蒙《双吹管》:“长短截浮筠,参差作飞凤。”
潇碧:唐韩愈《城南联句》:“潇碧远输委,湖嵌费携擎。”
琅轩:宋梅尧臣《和公仪龙新居栽竹》之二:“闻种琅轩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来。”
不秋草:金马天来《赋丹霞下寺竹》:“人天解种不秋草,欲界独为无名花。”
竹的多种别称是由其自身特征、特性的多重性和人们观察体验的多角度决定的,大多反映了竹的颜色、形状、习性等特征。这些别称有的同时容载了人们不止一个视点感知到的信息,例如“青岚帚”既表现了竹的颜色,又突出了竹形如长帚的特征;“玉槊”既反映了竹色如碧玉的特点,又显现了竹挺直如长矛的特征;“抱节君”既体现了竹“劲直有节”的特点,“君”字又表达了对竹的尊敬之情。与牧业民族有关牛马的名称较多类似,众多的竹别称说明了古代中国竹的普遍程度和重要程度,带“君”、“士”、“卿”字的别称还反映了文人们对竹的敬重和喜爱之情。这些竹的别称词,在古诗文中营造出不同的美学境界,折射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
总之,人们通过对竹的强烈感知及细微的观察和分辨,形成了大量指称竹的词语。这些词语反映了古人通过观察,已能借助这些专名来指称或突出这类事物细微处的特点或差别,并通过事物的外表特征对事物作初步的归类。它们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竹的情感反映和态度取向。
注释:
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998年版,第99页。
[英]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9页。
[3]黄崇浩:《“竹王崇拜”与<竹枝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4]张林:《名词“政”及其衍生词语的文化意蕴》,华中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毕业论文,2006年。
[5]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源于:论文要求www.udooo.com

年版,第187页。
[6]张弓:《吴语动植物名称中的修辞现象分析》,修辞学习,2000年,第1期。
(郑洁福建省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365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