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英语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活动认识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活动认识探究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21878 浏览:958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从而促使校本教研活动的迅速开展。近年来,我们历史教研活动的形式多样,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以课例为载体,通过同伴的互助合作,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基本流程,即前行为→反思 →新设计→反思(调整)→新行为,并多次反复为样的流程,达到了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我们对校本教研活动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导致有的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成为无效行为,从而 无法达到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下面,我就自己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实践,谈谈对开展有效历史校本教研的探究。

一、校本教研要有明确的主题

有的教师认为,现在的校本教研与过去的教研组活动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流程反复多次而已。过去的教研组活动,往往是一位教师开课,同组教师听课、评课。这样的教研活动对开课者固然有一定的帮助,他可以通过同伴的评价认识自己这节课教学上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但他只是"学会教"这节课,并未认识到"为什么要这么教",也未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教学问题的根源。对听课者而言,固然也会有所收获,但他们更像是位旁观者,听完课后对这节课作一番如此"好的"这般"不足"等评价,有时是碍于面子,更多的是事不关已,笼统地稍作点评,草草了事,并未认真地探讨教学问题的症结和对策,也没有对照他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果校本教研只是对这种活动流程的反复,那么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显然是有限的。
研开课、评课活动与我们现在所开展的日常校本教研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别。首先表现前者缺乏一个明确的主题,使教研活动的目的性强。因此,在开展每次校本教研活动前,应先确定一个主题,使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主题的选择是否准确,直接关系教研活动的效果。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暑检测期间召集教研组会议,每位教师在对上一学期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再对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归纳出大家共同教学问题,确定为新学期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然后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方案。例如,在历史学科内容的常规考试、考查中,材料分析题占有很大的分值和比重,而学生在这一题型上往往很容易失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普遍感到困惑。初中历史新课标在"知识与能力"要求中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借助史料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但在初一年级的人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初一新生在阅读材料、分析历史问题上的能力特别薄弱。因此,我们初一年级历史组把一个学期的校本教研的主题确定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于该主题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容易调动他们参加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因而参加校本教研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而且,该活动围绕主题展开的,无论开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只是研究小组的合作伙伴,在课例研究时所针对的是课例,所以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无所顾忌。通过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可以促进历史组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可以建立起融洽的同伴关系。
实践证明,确定一个准确的主题是实施有效校本教研的关键。

二、校本教研要关注备课环节

在以"三个阶段两次反思"为基本流程的研究中,我们认识到,由于更多地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行为,从而忽视了对第一阶段即前行为中备课环节的研究。我们知道,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功底、教师基本技能等到多方面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这一环节的研究,可以发现教师自身存在原不足和问题,以便及时加以调整和提高。例如,初一年级历史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为主题的校本教研中,选定以《洋务运动》为课例进行讨论。在开课前,我们要求承担开课任务青年教师先进行说课,谈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及其理由。大家对这个教学设计方案提出了以下疑问和修改意向:(1)材料过多、过多、过难,阅读量超越了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2)每一内容都采用展示文字材料、提出问题、引出知识点的设计,学生在阅读、分析材料时缺乏必要的知识铺垫,难以理解。而且这种程序机械,模式单一,容易导致学生视觉的疲劳,甚至感到厌烦,学习失去兴趣。(3)大量补充课外史料,或多或少忽视了对课本现成史料的运用。(4)材料过多、过难,课堂内学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势必在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直接"代劳"'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自然被子教师所替代。(5)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过于依赖课本,不够客观。针对开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历史组教师经过认真讨论,认为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理念陈旧;二是对初一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的认识不足教育心理学知识缺乏;三是对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未能加以关注,没有及时补充、提升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通过这次活动,既使每位教师认识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历史专业知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也促使每位教师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大家积极参加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了解史学研究的新动态和新成果,更新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全程研究在从源头抓起,即关注备课环节,新理念、重过程、有内容、多思考、善质疑,以开好头,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实践表明,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实施有效校本教研的前提。

三、校本教研要重视教学案例的撰写

教师在每一个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的收获和体会,甚至还有许多困惑或新的思考。我们认为,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或者在一个主题的研究告一段落后,教师应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时总结自己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感受或经验。通过撰

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写教学案例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从而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以提高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同时,撰写教学案例还可以记录教师教学经历、专业成长的过程,帮助教师明确自身今后专业发展的方向。此外,我们把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研究小组内进行交流,让大家共享教学研究工作的成果,相互借鉴教学经验。这不仅使我们历史组形成一种良好的科研风气,而且使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教学案例是实施有效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确立准确的校本教研主题民,关注教师行为的全过程,善于总结和反思校本教研的认识到经验,加强同伴的互助合作,及时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才能达到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真正使教师认识到参加校本教研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促进教师集体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从而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