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英语教学 >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重构怎样

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重构怎样

收藏本文 2024-01-10 点赞:31573 浏览:1444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信息化进程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改革,对具有文化现象特征的教学模式,提出了革命性要求。文章讨论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提出了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重构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学模式;继续教育;信息化
:A
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它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相互联系的因素。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的简洁体现,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对教学模式划分有多种方式,美国人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合著的《教学模式》,依据不同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归纳了四类教学模式:一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发展;二是个人教学模式,着眼于人的潜力和整个人格的发展;三是社会交往教学模式,着眼于社会性品格的发展;四是行为修正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行为习惯的控制和培养。
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过去的教学模式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与获得,注重教师“如何教”。随着对教学过程学生主体性认识的广泛深入,产生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理论,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模式尤其是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理论与条件已基本成熟并形成了相应的推力。

一、信息化社会与技术推动教学模式的发展

具有文化现象特征的教学模式,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且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之上。一个时期相对稳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关联,而教学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则与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相适应。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思想、教育任务、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将随之变化,原来同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以致不能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最终引起由量变到质变而发展为新的模式。
信息技术发展及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为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20世纪50年代以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加工理论的产生,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社会对人的工具性要求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等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从信息化进程引发的知识爆炸现象而论就十分明显,教学的目标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需求越来越凸显。
信息化环境下实现教学任务的工具、手段以及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关系等都随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演进而进步和衍生。信息化进程孕育着教学模式的革命。

二、重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重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是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具体要求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主体是在职人员的教育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将“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摆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重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传承于全日制教育的教学模式不适合继续教育

多年来,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传承于全日制教育,但又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多方面的冲突和束缚而无法取得相应的效果,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就好比用种花的模式来种草,结果草没长好。
首先,在目标和内容上,继续教育参照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和知识体系,没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用性和技能型的特点;其次,在教学组织上,由于继续教育学生只能是在业余时间来参加面授,其时间投入和精力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再次,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也不能照顾到继续教育学生的学习差异性等特点,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另外,教学对象的差异性问题、教学过程的监控性等问题都与全日制教学模式不相适宜。

(三)网络教育教学作为继续教育教学手段还没有能成为一种新的模式

网络教育的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随时乃至随处可学的目标,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反复呈现。网络搜索引擎可以让学习者享受海量信息资源,多媒体技术又能改善教学资源呈现效果,网上交互技术、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的强大功能都给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元素。
但是网络教育的教学尚不能构成一种模式,其理论基础和积淀都不完备和充分,仅从教学活动组织方面来看,就明显地缺乏沟通、反馈、分析、控制等,有的教学机构甚至仅仅把教师的课堂录像或讲课ppt简单地搬上了显示屏,结果效果不佳,仍然不为人们认可。

(四)继续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缺失

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显露出来,教师和学生对这点都不够重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方面的,也有管理及体制上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很少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教学设计,而学生长期在封闭的没有活力的教学中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习惯于听老师讲考试信息然后应付考试。
二是师生间缺少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教和学的双方时空分离是影响师生交流的一个因素,也是全日制教学优于继续教育教学的地方,也正因为这一因素,使得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搬全日制的教学模式,应当积极地充分运用现代的网络、通讯技术,创新创造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

三、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重构的基本思路

(一)自觉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形成与信息化环境相适宜的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的革新首先取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革新。
首先,应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为指导来重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原则。将分析、设计、开发和评价等阶段作为教学活动的完整过程来考察,同时注重教学系统结构的动态性,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看做是一个相互活动的动态过程,并有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策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其次,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重构还应以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为指导,信息加工理论吸收了行为主义和传统认知理论的有益成果,认为学习起源于环境与学生已有知识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认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有目的的、主动的、有意识的建构的过程。这些教学理念指导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利用各种控制学习行为和过程的教学策略,将客观知识融进学习者经验中;应不断加强学习环境的构建,努力创设学习情境,促进有效学习。

(二)重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要素

从结构与要素的关系来看,教学模式结构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内部各要素的优化和有机组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应围绕继续教育教学目标,从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出发,分别对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学生支持怎么写作的提供和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考察。而要使得这些基本要素发挥作用,显然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为实现途径。图1呈现的是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重构的基本思路。

1.精心设计学习资源

过去教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udooo.com

学资源以单一的教材为主,没有体现信息时代的新要求,而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学习内容并达到充分共享,可以实现有效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在当前数字化资源渐趋丰富的情况下,应重视应用性和技能性知识的内容设计,进一步结合课程特点和成人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成人学生多元化渠道获得学习资源的需要。

2.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现成人学生学习的个别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应依据信息加工和程序教学思想,采取动态交互的网络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甄别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风格,然后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类型设计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程序,从而满足成人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求。

3.提供学习支持怎么写作,实现有效沟通,维持学习动机

人的学习活动或学习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的,学习过程中获得适当的激励和体验,可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往往希望得到更多的学习支持和交流,在学习活动中应探讨积极运用“温馨提示”、“学习建议”等快捷的信息提示,建立合理的师生交互激励机制,实现有效的沟通。

4.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为教学评价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在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机制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探讨适合成人学生特点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手段,一方面可以实现在课程考核的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的笔试方式,采取实践报告、项目报告等多元化方式;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的评价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各学习环节的自我诊断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5.充分运用网络和计算机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多种元素进行量化分析

在对各类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三)重构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条件和保障

重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仅仅有指导理念和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
首先,在意识上要充分认识到重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大力推进继续教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只有在广泛研究并进行创新实践的情况下,才能走好重构之路。
多年来,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继续教育办学的规范性上,关注招生和毕业环节,而几乎没有真正关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这不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
其次,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离不开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也离不开教学管理体制的转变。教师要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学生要学会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不断提高信息运用能力素养。高校也应更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观念,改变不合时宜的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
最后,教学模式的重构要注意扬弃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传统教学中合理的成分,也要根据环境条件注入新的元素和新的机理。
教学模式的改变和重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思考,将感性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理论层次,最终发挥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
参考文献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编委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美]R.A.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钟志贤.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势与走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7,(2).
[6]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查有梁.论教育模式建构[J].教育研究,1997,(6).
[8]陈从建.成人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9]何履胜,罗能,闫智勇.“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成果公报[J].继续教育,2011,(3).
[10]侯志伟.突出特色创新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2011,(3).
【责任编辑:李养正】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