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世界文本世界和李商隐诗歌意境认知诗学

世界文本世界和李商隐诗歌意境认知诗学

收藏本文 2024-03-14 点赞:6574 浏览:2134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Paul Werth教授最先提出文本世界论述并形成了基本的论述框架,后又经语言学家Joanna Gins对该框架进行进一步改善和补充。世界论述最初源于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吸收映射论述、图示论述、框架论述、合成论述等众多认知学论述的思想,是认知学论述的新进展。和其他认知学论述一样,文本世界论述重视过去体验,探究个人对外界事物和事件的心里表征,语境对文本浅析的影响巨大。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委婉含蓄、意境丰富并充满幻想,在李商隐的众多诗歌中,为人们所传诵的多是咏物诗、情诗、政治诗中的咏史诗。文本世界包含三个层级:语篇世界、文本世界和亚世界,本论文将利用这三个层级分别浅析这三类诗歌,探寻意境的心理表征和形成历程。在语篇世界层面,主要通过探究共享知识形成的共同场,来浅析咏物诗中的意境、寻找诗人高风亮节情操、不随波逐流的品格。而人类关于一种知识的储备通常是很多的,不是所有的都是必须必要的,正是文本驱动机制的作用,人们才会选择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第二层级的文本世界定义了世界的构建元素:时间、地点、物体、人物,这些元素界定了一个世界在时空上的边界,为世界里的内容作准备。功能推进命题推动情节的进展,是情节向前推进的动力,推动历程可分为:物质历程、联系历程以及精神历程。物质推动多指人物的活动以及事件,联系历程通常是静态的,多指陈述、场景描述等,精神历程体现出人类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深思历程。本论文用第二层级浅析李商隐的爱情诗,他的情诗通常不可能只包含一个世界,但是在这个层级文本主世界是浅析的重点,寻求诗人对梦中人的相思。亚世界是对主世界的偏离,分为指示世界、态度世界和认识世界三种,每个亚世界都可以想成一个意境。指示世界通过指示语在世界间穿梭,包括表示时间、空间、人物、物体这些变量的而变动形成。态度世界处理人的愿望、盼望和目的,而认识世界则是处理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把握,这个把握程度可以绝对肯定到非常没有信心,反应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历程。在这一层级,运用各个亚世界浅析咏史讽喻的政治诗里的意境,各个世界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着推动机制,进而实现诗歌整体意境构建。关键词:话语世界论文文本世界论文亚世界论文意境论文心理表征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8

    Chapter 1 Introduction8-10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0-16

    2.1 The studies on the text world theory10-13

    2.2 The studies on Li Shangyin's poetry13-16

    Chapter 3 The Discourse World and Artistic Conceptions16-22

    3.1 Exploring context16-19

    3.2 Common ground and text-drivenness19-22

    Chapter 4 The Text-world and Artistic Conceptions22-38

    4.1 Building the text world22-27

    4.1.1 The definition of world builders and their types22-25

    4.1.2 Function-advancing Propositions25-27

    4.2 Exploring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e text world27-38

    4.2.1 The text-world level in practice27-32

    4.2.2 Narratives and metaphors at the text-world level32-38

    Chapter 5 Sub-world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s38-53

    5.1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b-worlds38-48

    5.1.1 Deictic sub-worlds38-42

    5.1.2 Attitudinal sub-worlds42-46

    5.1.3 Epistemic sub-worlds46-48

    5.2 Exploring artistic conceptions in sub-worlds48-53

    Chapter 6 Conclusion53-55

    Acknowledgements55-56

    Bibpography56-5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