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党建 >文化传播视野下长征精神新探

文化传播视野下长征精神新探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33455 浏览:1566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革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进展大繁荣若干重大不足的决定》,提出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磨练而成,它是革命文化传统的杰出代表。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长征精神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多偏重于以其内涵到现实作用的探讨,本论文欲借助传播学的论述框架对长征精神传播的体制机制及传播规律进行深入探析,并深思其现实作用。本论文正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的是长征精神传播内容的大众化。首先依据在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时对长征精神内涵的论述,把长征精神的内涵高度概括为五个方面,然后围绕这五个方面进行论述。针对文化水平极低的传播受众,红军将士在传播中运用了大众化、通俗化的群众语言,把长征精神传播到沿途的广大军民之中,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第二部分探讨的是传播主体的组织化与传播客体的广泛化。长征中,战火纷飞,存活和战斗条件都及其恶劣,但红军的宣传教育等文化传播工作,仍开展的有声有色,这主要得益于红军有健全的传播组织机构。该章分别以党、政、军、群四个方面对长征精神的传播主体进行了梳理,对传播客体的浅析则主要以红军内部、沿途群众、国民党官兵和其他群众四个群体进行了浅析。最后,以传播主客体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进行了浅析。第三部分探讨的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与传播手段的艺术化。红军将士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集思广益、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利用了大量风格迥异的传播媒介。创造出的新媒介突破了传统的方式,收到了奇特的传播效果。主要采取的传播媒介有标语、报纸、演讲、广播电台、特殊教育等。在传播手段上,采取诗歌、美术、歌曲戏曲等形式增强了传播效果的艺术性。多种传播手段的复合利用,更加凸显了传播效果的艺术性。第四部分探讨的是传播效果的深刻性与持久性。深刻性主要包括:使民族解放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人心;使沿途群众对红军倾力相助;使部分白军官兵哗变或保持中立。持久性主要包括:播下了革命火种,建立地方政权和武装力量;保护政治符号,传承革命理念;长征精神传播的另一重要效果是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第五部分探讨的是长征精神传播的启迪。根本上面陈述的对长征精神传播体制机制和传播规律的探讨,结合当代社会不足,提出了四种启迪:①要充分体现传播客体的切身利益;②要充分重视各种传播媒介与传播手段的运用;③形式政策教育与革命文化传统教育相铺相成;④以“三贴近”为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论文的革新点:一是拓展了探讨视角。以往探讨者对长征精神的探讨,大多是以长征精神的内涵上为切入点,继而探讨对当今时代的启迪价值,鲜有对长征精神传播的体制机制进行探讨,以而导致对长征精神向纵深化探讨形成了论述障碍。本论文在探讨视角上以探讨长征精神传播的体制机制为切入点,探讨长征精神成功的传播经验,对当代深入开展革命文化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有较大的启发作用。二是探讨策略的革新。本论文借用文化传播学的论述探讨框架,分别以长征精神的传播内容、传播主客体、传播媒介与传播手段、传播效果及启迪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通过对长征精神传播的各传播元素的浅析,揭示长征精神传播的体制机制,总结出长征精神传播的规律。关键词:长征精神论文文化传播论文传播体制机制论文传播效果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

    摘要6-8

    Abstract8-11

    1. 引言11-16

    1.1 选题作用11

    1.2 探讨近况综述11-13

    1.3 论文框架及革新点13-14

    1.4 论文核心概念14-16

    2. 传播内容的大众化16-23

    2.1 传播理想信念与事业必胜的精神16-17

    2.2 传播不怕艰难与勇于牺牲的精神17-18

    2.3 传播实事求是与独立自主的精神18-19

    2.4 传播顾全大局与紧密团结的精神19-20

    2.5 传播紧靠群众与患难与共的精神20-23

    3. 传播主体的组织化与传播客体的广泛化23-29

    3.1 传播主体的组织化23-25

    3.2 传播客体的广泛化25-28

    3.3 传播主体与客体间的良性互动28-29

    4.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与传播手段的艺术化29-36

    4.1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29-32

    4.2 传播手段的艺术化32-35

    4.3 复合利用艺术性更强35-36

    5. 传播效果的深刻性与持久性36-42

    5.1 传播效果的深刻性36-39

    5.2 传播效果的持久性39-40

    5.3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40-42

    6. 长征精神传播的启迪42-47

    6.1 要充分体现传播客体的切身利益42-43

    6.2 要充分重视各种传播媒介与传播手段的运用43-44

    6.3 形势政策教育与革命文化传统教育相铺相成44-45

    6.4 以“三贴近”为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5-47

    结语47-4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