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党建 >离异离异家庭抗逆力

离异离异家庭抗逆力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10284 浏览:446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一个大学期间父母离异的大学生为例,以抗逆力(Resilience)理论贯穿日常的工作实践,探索如何对面对逆境的大学生进行保护,挖掘自身的抗逆力,走出逆境,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离异家庭;逆境;抗逆力
1 引言
家庭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父母离婚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重大的。一般认为,家庭结构的变化必将给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在一个人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这种影响或伤害会有不同的表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已满十八周岁,他们已经进入了“成年阶段”,被认为生理心理的发育基本完成,成为“大人”,而不再是“孩子”了。然而,面对父母离异这样的家庭重大的变化,仍会有部分的大学生受到重创,偏离原来的生活轨迹,不知如何面对这样的“逆境”。也从而容易产生情绪、交往、学业等种种“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受到父母离异、社会压力骤然增加而社会支持却相对减少、个体自身发展及经济贫困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心理状态的调整要比其他同龄人显得困难,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本文以一个大学期间父母离异的大学生为例,以抗逆力理论贯穿日常的工作实践,探索如何对面对逆境的大学生进行保护,挖掘自身的抗逆力,走出逆境,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所指的抗逆力,是成功应对逆境的能力。
抗逆力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个体应对危机和压力的研究中逐渐发展起来

源于:查抄袭率职称论文www.udooo.com

的。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面对相同的危机和压力,人们的心理反应却不尽相同,有些人能够很好地应对面临的挑战。而有些人则完全被危机和压力所击败。[3]抗逆力理论是优势视角的构成之一,是优势视角的重要概念。“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4]抗逆力“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是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正向的、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力。”[5]
抗逆力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6],抗逆力理论认为,逆境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所处的环境中存在使人奋进的力量,要重视工作对象具有的可能用于扭转局面、消除负面情绪的力量和资源。因此,在实务中,必须对工作对象的经历、故事和表述保持足够的兴趣和关注,以便随时发现并利用工作对象体现出来的优势和力量,为工作对象所用,达到应对逆境、缓解压力、适应社会的目的。

2 案例陈述

X,男,21岁。大一起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为一般困难。X入学后成绩一般,比较爱玩网络游戏,但比较节制,数学基础较差,高等数学一直未能及格。X在二年级上学期末引起了辅导员的特别关注,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出现较多的缺考,了解情况后得知,X人在学校,但不去参加考试,考试的时候就在宿舍睡觉,或者跟其他同学一起出宿舍,但是不去考场。老师和同学提醒他去参加考试,X也满口答应,但最终还是没去。结果,大二的上学期,X的成绩单上亮起了大面积的红灯。个别谈话后,X表示是自己没有学好,没有信心去考试,并表示以后会补上不及格的课程,会好好学习。
不久,X的外公来到学校,与辅导员沟通了X的一些情况,这才知道,X的父母在X上大学前关系已经比较紧张,有离婚的想法,但是为了X能顺利考上大学,就没有付诸行动。X上大学后,父母的关系没有好转,矛盾不断,决定要离婚,时间正好是X的大学第二学期。X得知后很受打击,精神萎靡,闭门不出,愈加沉迷于网络游戏。
过了一段时间,X的父母正式离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X的心态有了一定的变化,接受了这个事实,交流时也不再那么沉默了,稍微活泼了一些。
辅导员对X保持了持续的关注。除经常个别交流外,也发动班级同学,特别是室友、班干部经常予以关心和提醒,结伴一起自习和其他活动等。与班导师交流了X的情况,请班导师也予以关注。同时,X的外公也经常来学校交流他的情况。X的外公非常担心他的学习,因为X回家后也是玩游戏,不出门,也听不进去话。爸爸也管不住他,爸爸也没有稳定的工作。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X的成绩除了数学,基本上都能及格,也在逐渐的补上以前的课程。但由于之前积欠太多,因此仍被黄牌警告。沉于游戏的情况时好时坏,但没那么严重了。
大三大四时,X随班级同学一起定期运动,锻炼身体。与此同时,学院主动联系了一个勤工助学岗位,以期能对他有所帮助,不过X经常以某种借口缺席。

3 工作过程

3.1 界定“问题”

学生工作长期以来是“问题视角”的。在X身上,问题突出的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以及沉于游戏上。如果只着眼于问题,那么很容易把他放在“坏学生”之列。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有时候好坏学生的分野是没有意义的,还会掩盖许多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优势视角”应当获得更广泛的运用。从看学生的问题到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优势,认为虽然学生的生活中面临诸多的逆境,导致学生出现情绪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工作中更应该看到学生自身以及所处环境中隐藏的对抗逆境的能量。在学生的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流中引起的失衡,也就是“生活中的问题”。
对X来说,造成逆境最主要要的因素是父母离异,家庭结构发生变动。这是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一度使他的生活陷入谷底,导致其大二上学期大部分科目缺考。
从家庭成员的关系上来看,X与母亲的关系较好,但是父母离异后随父亲居住。X的外公对X 的情况最为关注和忧心,但觉得X不和他交流。在家庭经济方面,在父母离婚前,母亲的收入比父亲要高,并且稳定。父母离婚后,家庭收入也成为一个问题。
X在班级中口碑较好,与部分同学关系也不错,大家普遍愿意帮助他。从他自身来说,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逐步走出逆境,接受现实,从回避问题到迎接挑战。但是,在做事和沟通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这表现在他在做勤工助学工作时经常缺席。

3.2 挖掘抗逆力

(1)降低逆境对个体的影响
父母离异这一结果造成了X所要面对的逆境。面对逆境,需要规避许多危险,减少逆境对个体的伤害。要降低逆境对个体的影响,有内外两个因素。首先是内部因素,也就是X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所获得的抗逆力,适应压力,迎接挑战。显然,X对逆境是十分敏感的,逆境影响了他的认知和行为,他自身的因素在降低伤害方面作用有限。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得知他面对的境遇前,主要靠他自身的因素来对抗逆境。外部因素是家长的关怀、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提醒和照顾,这能够及时的发现X所处的情境,及时关心他,避免出现进一步的影响。首先保证心理和生理上的安全。也就是说,先要适应逆境。
(2)保护性因素
在尽量降低逆境对个体的影响后,要发现X周围的保护因素,内外合力,协助其对抗逆境。对X来说,保护性因素主要来自同学和老师。
X最初出现的问题是学习上的,第三学期出现较多的缺考。沉于游戏方面也有所加重。老师经常谈心,同学们平时叫着他上课、上自习,班级活动也叫着参加,这样保证他正常的交往和生活,避免进一步的消沉下去,产生更多的问题。这样,虽然所欠缺的学分很难在短期内补上,需要分两年逐步完成,但是他的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缺课很少,除个人补考,考试也都能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积极参加,人也开朗了。现在看来,各种保护性因素还是非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udooo.com

常重要的。
(3)主动积极的改变
最主要的其实是X自己的主动性,也就是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挥所具有的抗逆力。从回避问题,到面对问题,再到迎接挑战。回避问题即是X回避考试的时候,情绪消极,此时他处在逆境的谷底。几个月后,他自己接受了现实,开始正常的上课、考试、交往,但游戏占用了很多时间。再过一段时间提出更高的要求,试图让其放弃游戏,但是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他表示能够控制时间,每天1-2个小时,不会再毫无节制。接下来的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玩游戏的时间上有所反复,但能看出他的努力。最近,他主动随宿舍同学定期锻炼身体,这更是一个积极的改变,身体上积极姿态的背后,是内心积极心态的反映。
(4)提供机会
在他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提供给他机会。本学期在学院为他联系了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他也愿意来做这个工作。提供这个岗位的意图,是帮助其行为养成,发现自身的价值,部分解决其生活问题,学会工作中的交往,拓展其生活空间,巩固其对抗逆境的信心和能力。目前,效果正在观察。
4 反思
就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大学生远不是孤立的,大学生只是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的背后连接着若干重要他人,特别是家庭成员。很多时候,大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都反映着“家庭的问题”。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大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要特别的关注。在工作的过程中,“优势视角”非常有用,我们需要视角的转换,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帮助每个学生健康的成长。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度进行,个体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逆境将成为常态,因此,抗逆力的培养也是十分迫切。面对逆境和危险,能够积极面对并且寻求解决,而不是消极的逃避,这也是我们学生工作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张海燕. 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9.7
夏金元,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9.7
[3]朱孔芳、刘小霞,上海市回沪知青子女抗逆力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10.1
[4]Dennis Saleebey编著,李亚文、杜立婕译,2002/2004,优势视角——社会工作时间的新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5]田国秀、曾静,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第1期
[6]赵罗英,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优势视角”模式,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第2期
作者简介
陈庆升(1983-),男,山东莒南,汉族,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