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地理教学 >质疑问难质疑问难,让语文课堂更加灵动设计

质疑问难质疑问难,让语文课堂更加灵动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16943 浏览:715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及能力,是当务之急。然而目前现状不容乐观,不敢问、不会问的学生大有人在。每位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创设良好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营造健康灵动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质疑问难 语文课堂 灵动
《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善于质疑的能力,意义重大。

一、质疑问难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质疑问难。例如教学《大海睡了》一文时,我在讲大海里虾、鱼、小海龟等动物时,孩子们的话匣子突然打开了,他们提了很多问题:“大海睡了,那大海里的小动物会不会睡觉呀?”“以前我也看过大海,怎么就没有发现大海有课文中写得这么美呢?”,这样丰富多彩的感知活动,给学生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思维空间,在自主探究、讨论等活动中寻找答案,把学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说质疑问难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二、质疑问难是认识事物的途径

“读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想象事物的未知领域,想象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趋向。如《雨后》一文,我出示了这么两段文字:“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质疑。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很有分量的问题:“为什么哥哥跌了一跤,说糟糕的同时,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为什么妹妹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源于:大学生论文网www.udooo.com

这样,通过质疑问难,学生看到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所以说质疑问难是认识事物的途径。

三、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的开始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问题。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善于发现问题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容易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思维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古人称学习为学问,要学就要问。问是开山斧,问是深耕犁,问是学的手段,学是问的目的。因为只有学生能问、会问,才有创新的可能。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能力,使之敢于问,善于问。所以说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的开始。

四、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注意转换角色,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学生探讨,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马上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只有营造这样宽松的课堂氛围,才能会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后顾之忧。

五、创设良好情境,让学生想问

因为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甚至采用“激将法”让学生产生质疑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使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质疑的乐趣。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与准备,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的质疑、解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儿童的内心丰富真实,充满灵性,在小学语文课堂质疑中,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虚心听取孩子的发问,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挥自己对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营造健康灵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甘华鸣等.创新的策略[M].红旗出版社.1999.
何名申.创新思维修炼[M].与建设出版社.2000.
[3]高玉祥等.认知心理[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作者单位: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编辑/杨俊飞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